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当草原上来了客人,不论相识与否,见面总是先问:“赛百奴!”(您好)。随后,主人热情地接待你到蒙古包里坐,叙谈中就以奶茶、奶制品和油炸面食招待。客人告别时,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日太!”(再见)
如果尊贵的客人在蒙古包里就餐过夜,或住上几天,主人将用“手扒肉”等食品款待你,席间还用哈达托着酒壶,用盘子托着酒壶,用盘子托着酒盅向你敬酒,这是表示特别的欢迎和尊敬。为了气氛欢乐和助兴,男主人或女主人手托金杯或银碗唱起敬酒歌劝酒,使你喝好喝足,尽情畅欢!
蒙古族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之日,也常用献哈达这一礼节。对于长者和客人还有递鼻烟壶的,这是蒙古族礼俗中的普通礼节。鼻烟壶是一个装鼻烟的小瓶,样子像个小磁瓶,制作精巧。牧民把它视作珍品,经常佩带着。陌着人相见,总是互行此礼表示尊敬。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略举鞠躬,然后互品对方的鼻烟。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长者欠身递壶,少者应单膝下跪双手接壶,互品之后还回。递鼻烟壶这是蒙古族人民对客人表示敬意和友好。一般在蒙古包里作客,落坐后,好客的主人常常要行这样的礼节。
在蒙古族的习俗中,过去有很多禁忌。比如:骑马或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包时要把马鞭放在门外;入包后坐在右边;离包时走原路,待送行的主人回去再上车或上马。在蒙古包内,主人献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睡坐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平素不宜用烟袋或手指指人头,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还有包里若有病人,便在门外右侧缚一条绳子,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者就不应入内等等。
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林牧渔经济体改革,以及文化的发展,随着广大蒙古族人民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步步深入,过去蒙古族礼俗中那些带着有宗教迷信色彩的东西日渐被人们所抛弃,而那些纯朴优良的民风习惯,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现在到了牧区普遍行的是鞠躬礼和握手礼,那些比较复杂的礼节除了在节庆之日使用外,日常很少使用,还有些禁忌也在不断的改变。相信,随着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富裕,蒙古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一些习俗礼节和禁忌也会改变和完善,不断吸收先进民族的东西,更加有利于本民族的开放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