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来信对于当下功利浮躁社会氛围影响下的校园,无疑注入了一剂生机,“报告写得很好,有思想,文字也好,对老师有所启发”(指导老师评价),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值得一读。
————————————————————————
老师,趁专业教育的开设、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这一难得的机会,我说出了一些自己很想说出的话,关于我们的教育。
特意在这里附上报告中已经写过的一些话。希望老师能够抽空看看。谢谢!
————————————————————————————————
专业教育课程设计报告
——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
1.对专业的最初认识
小时候非常喜欢玩,尤其是爱到附近的家电修理店、废品收购站捡各式各样的电路元件、小工具来整天整天地做自己的小车、小船和机器人,萦绕在头脑中的是各式各样的想法:设计一个很小的汽车,天天开着上学;用电动机和发电机串联做一个永动机;在自行车后轮上装一个马达来给小灯泡供电(因为那时正好村里停了一个月电,做好后非常自豪啊);用三极管把我讲话的声音放大;探索录音机原理;……
感觉那个时候是最充实的岁月,思想是异常活跃的。只是条件有限,小学初中物理课本上的知识好少好少,又买不起书;同样爸爸妈妈也不大支持我做各种小实验,火电安全他们一直特担心(而我也的确把触过几次电,烧过衣服,有过几次爆炸和线路冒烟跳闸,不过都提心吊胆地瞒过去了)。所以我想还是乖点好好读书,将来有了知识和条件了再来潜心研究这个奇妙的世界。
书本是另一个知识的海洋。它将各种现象及其成因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宏观地,微观地,数学地,物理地,采用种种方式科学地解释现象的本质及其应用。渐渐地我发觉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情都是那么的表面,也许只是一两个词一两句话一两条公式推理就可以搞定的活我当时要一两天猜想、验证与应用于实际。当然,这就是科学的意义,它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一个广袤无边的系统,有了它,头脑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最强大的实验平台,{wy}的束缚就是知识的缺乏,记忆、运算能力的不够,准确度不高,再就是人会累会厌倦。
大概在有记忆以来就听说过计算机,不过它在我们生活当中扮演的角色还没见着。总觉得那个胖胖的显示屏特别神奇,好像它能思考,像它里面装着好多好多无法想到的东西。初以后课本上越来越多的涉及到计算机在本学科的应用,引导我们理性上网;高中的几本《信息技术》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把里面的东西看了不下于10遍,大有一种想见恨晚的感觉。以至于终于有{yt},在高中{dy}次计算机课上,我亲手摸到了电脑,看着指示灯闪动,看着屏幕几行英文划过,看着windows98的载入,看着熟悉而陌生的桌面的出现,激动了好半天。然后,一点也没有生疏的感觉,很自如地用起了记事本、画图、资源管理器等最常用的软件。那个时候,我已经熟悉了五笔打字。
再后来我有了一部PDA,可以从计算机上导入电子书、音乐、图片,下载学习资源,它可成了我的珍宝!在享受指间世界千变万化地同时,一直在想它是怎么实现的呢?我想某些功能有所提升可以吗?我还想它可以照相、录音、上网;可以做电流表电压表;可以测血压,测高度;可以打电话,可以看电视…… 这些功能今天都已经实现了。
观察计算机及与其相联系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成了我的业余爱好。不过不是简单的看某某新产品上市了,而是看哪些功能又得到了实现或是做得更好了。当然是没有太多技术知识基础的,所以也没能够深入,当然中学时代也不可能弄得很深。
只要有时间,我会搬起计算机方面的书来读。从旧书摊上淘来的书都有点老,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硬件和多媒体,10M的硬盘啊都那位笔者写的都让人流涎,网络更只是个传说。以至于,我到学校机房后发现,哇塞,学校设备好先进啊!居然是windows98耶!居然还连网啦!尽管知识都很旧,但那古香古色的扉页给人的感觉像是进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国度,那儿只要有想法,就可能被实现。才十多年的发展,硬件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特兴奋。
不光是在技术方面,我深深迷恋上了计算机,在文化层次,我的心也xx投入到了这里。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用为了设计一个可自动走出死路的玩具车再去削木头做轮子、拆邻家弟弟新买的摇控车(哈哈,真有过,太不好意思了)…… 听说可以通过简单的编程来模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与广大网友分享,可以查阅资料,听说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再就是,觉得计算机工作者都特酷,这里思想与行动,人与人,人与世界,几乎以零时延、xxx联系了起来,弹指一挥间,世界也可能因你而改变!这里有一种美,严谨之美,规范之美,01之美,速度之美,海量之美,模块化之美。况且,我是对将来的工作丝毫不担心的,其一,本身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很开心了,其他条件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其二,可是事实是,国内优秀人才还很匮乏,这行干得好可以很有成就。于是,我的志愿表里,几乎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dy}行{dy}列便是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本专业学习方法
收到录取通知书,很兴奋!十分期待盼望已久的大学生活,期待在四年里学到很多很多东西,期待能在将来工作中作出一番成就!
对能来我们学校我们专业学习,一直觉得十分的感激!因为我们的课并不如武大华科那样多,我们的管理并不如他们那样严,我们的课内学习竞争并不如他们那么激烈。刚刚好地,这为我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信,武汉理工出来的我们并不一定要比他们差;相反,我一定会比他们强很多,我想要让高中时的老师同学对我有新的认识。
大一感觉非常的好。因为我们专业对英语、数学、线代、离散等等的要求非常的高,所以本来对这些课不感兴趣的我也充满了激情。
专业课的实验当中,我是最积极的一员。尤其对C++情有独钟,可以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对一个问题深入思索。那种感觉是非常快乐的。
还有,不断地有新知识涌入,只要想学,拿出时间和心情,就可以掌握它们。以至于我坚信不移,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包括我们的命运和前途。
通过有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涉及到一个为人处事的问题----对人对事是否认真,和一个习惯问题----习惯优秀,就会自然优秀。广泛地阅读和参与,关心国际国内与身边的事,获取一些人文与科学知识,掌握一些学习的理论方法,再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专属自己的一整套思行体系。通过身边的不幸和举国的忧患加深对个人责任的理解,明白个人素质的重要性,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爱上生活并投入地爱一次,借助{zj0}学习的总原则好好地在大学读懂人生这本厚厚的书,以更好地走下去[1]。
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针对本专业而言,以我的亲身体验为例,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提。
一、就学习者而言
1. 通过各种资料尤其是从网上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针对一点展开调查与探索,关键是要产生兴趣与学习的动因。
2. 课前预习与摘抄,课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下就所学知识展开实践、探究等活动。
3. 每周一次小的总结,每月一次中的总结,每学期一次大的总结。
4. 与同学合作,共同开发一些小的程序,有问题和老师讨论。
5. 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准自己的研究方向,钻进去,做这方面哪怕只是本班本年级的牛人。
6. 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创新,做大,发表文章,帮助别人进步,超越自己!
二、就教育当局而言
1. 开展特色丰富的主题活动,引导同学们关心计算机,鼓励同学们在这方面有所深入。
2. 对有兴趣、有志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的同学特别培养,让他们带动整个学院的同学,形成一个大好的学习氛围。
3. 提供充分自由的环境,不给任课老师太大的压力。因为任课老师更加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一个能听取同学们意见、能以人格魅力融情融理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老师比一个很有成果的、很有能力但不善与同学沟通的老师在教学这一块要好。领导也一样。任课老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只是作引导和背景介绍,把更多的时间交同学们看书、推理与思考,适当地xx,适时地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被灌入的知识,其一有一种负罪感,其二一定不深刻,其三只于考试有点点用,过后就忘了。不爱学习的同学课上混混而过,或干脆逃课;一般的呢,跟着老师能保证考试还行,xxx书拿得到,就只这点用处;真正有点独立的学生,就只能空耗时间了,没课了,再去自习室研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三、 对专业的认识 (略)
四、对本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这正涉及到了困扰我几个月的问题:我们的课程设制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度问题。
大一的课是相当令人满意的,即便是公共课,如高数、思修,觉得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越来越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大二的物理实验和电路实验是必修的,为什么教学形式是全让学生被动的,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写时间写区区一份根本没有用的实验报告,为什么任科老师在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后只表示:学校有领导检查,所以我们也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在最开始讲过的,我特喜欢物理和电相关的动手实践,因为这是我最初的梦想。本来期待可以在给定的期间内,借助学校丰富的教学实验资源,来自己研究,动手做一件有特色的作品… 可是{dy}天老师告诉我们要用三个小时时间只是把分光镜调好;第二天同学们花5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抄书,相互抄,写一些自己根本不懂也不想懂的话来换取高分,然后下一次实验课上围到好忙的老师前给他批改,老师划个钩,给个分,就完了。
对时间非常敏感的我,每次为了分数而不得不浪费好多时间来大抄特抄抄完后都非常低落,宝贵的五个小时,加上非常有愧的情绪,让人很想不通。“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学校给的实验机会,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实验任务呢?”我也千万遍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尤其是每次看老师也是很负责地很关切地为我们讲解一些错误时。可是没有时间,因为接下来的原因。
凡是对自己负责的同学,都有这种感觉。所有这些观点绝非我一家之言。
其他课业的压力让人真挤不出时间来很认真xx地誊写书上那些既有的东西。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不会潜心研究实验原理,不会十分清晰地理解实验目的,也不一定会有种想把它个课学得特好的决心(这xx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于是,与其用10个小时将每次实验弄透,不如只花五个小时时间抄好报告拿高分。根本上说,我们不理解它于我们将来学习与事业的重要性。它所倡导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相互交流”“知行合一”,我们可以在很多自己感兴趣的、有方向感的、有动力的、也有着极大意义的事情上得到培养,譬如学习生活中,又如专业实验环节。我们的教育,花好大气力来引导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成果,而却往往忽视了根本的,情感,价值,与现实生活。为了赶一份除给自己分数外毫无用处的实验报告(对于95%的同学这是真的,本来写报告,总结自己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自己所获的成果,与人分享,有人看,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我们要冷漠地关上门,拒绝帮别人;关上心,说自己很忙不和家里朋友联系;缩回手,xx没有了时间与力量去帮社区、帮学校、帮社会做点份外的事…… 大学生的先进性是给不必要的学业和就业压力给泯灭了的。而如果我们能稍微改进一点点,真实一点点,大学四年的成长xx可以不必担心工作上带来的小小挑战。我们步入的是恶性循环。回来,至于极少数能在这种实验课上做得特好的学生,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学得更好;还有90%的其他同学,我们浪费的是300来人各十多次课(电路+物理实验,按2+5=7h一次课算)共21000小时时间!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是开设形式和检察机制的问题。当教育成了强迫,成了例行公事,我们的学习已经变质了。对于真想在大学学习的人,对有意义的学科,就算不开,他也会自学好,而且会是那种特有价值的学习者。可是,将一些意义不是特别重大的外专业实验作为必修课,就真有点不合理了。我觉得学校应加大我们的自由度;只要你有成果,只要你是在学习,能通过审核就行,给你适当的引导,给你提供充足的资源,但不强制你。我想,很多人更是抱着专业课可以,及它课及格的心态来学的。至于为什么大多数同学会在报告心得上写自己本次实验课程多么受益,体会有多深,结果很显然。其一,抄的;其二,说点好话能拿高分;其三,开设这种课大家更容易光明正大地抄,不担心挂科,也不会在乎浪费多少时间。从90%的人身上我们找不到改变这一现状的革命性力量。因此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很对不起老师和学校!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如此昂贵的器材在我身上都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感觉很惋惜。可是,在专业课的实验环节,我是最积极的一员,特有方向感,特有创新意识,也做得特受老师赏识。因为情感上有了归属,有了做好的冲动,也因为只要想做实验,有台电脑就可以,而且老师不对实现方案作过多的限制,有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等等。其他同学呢,或许稍许也有迷茫的,但不同于纯理论验证,纯导向培养少数精典学科理论开拓的研究型人才的物理电路实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公认的必要的,是我们的本职,也是很多同学的兴趣之所在,也很有条件做这一方面研究--电脑处处有,操作安全,使用经济,相关资料特多,成果很有实用价值… 我们没必要逼出一大群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科学家吧?然而我们真真需要足够多的有能力的、有专长的、能切切实实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而且是快乐的充实的工程师啊。
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也为了便于评分,物理和电路实验的步骤都是固定了的,学生只是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毫无方向地尝试,然后谁摸出来了相互抄一下,等待下课,祈祷老师给分高点…
一方面,没有多大收效的必修实验环节耗着大把大把的宝贵时间和资金,另一方面,专业实验环节这一块,我们重视得并不多。拿班上去年拿国奖的一位女生的困扰说,在大学想拿国奖真的很简单,可是真的却什么也没学会,对未来的发展很没底。她,我,还有我们广大的同学们共同期待的是,我们能够在本专业实验环节加大点力度,不让人笑话计算机专业学了两年连个字符串处理程序都不会做!整天打网游的几位同学时常问起我,你会不会做什么啦?改天教教我行吗?… 真真感觉他们不是不想改好,只是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最开始没把握好,之后没自信了,因而没动力了,因而没兴趣了,因而没行动了,因而更加没自信了,因而… 然后突然某{yt}受了什么打击或是震撼,哎呀以前被我小看的那小子居然比我混得还好啦?而我还在这儿深深地坠着,堕落着,很不安,于是发奋学习。拿起书本,xx看不懂了,比打网游还浪费时间,还不如继续陷下去好…… 这是他们状态的真实写照。而我们学校,还有我们这些走得还顺的同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搭个店,上两碗酒,鼓励鼓励,助他们跑到下一程;如果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在该领域有了独特的成就,那就更可喜了!
梦想着有一个和和美美的班级体,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学术问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思维异常活跃,成果卓然,老师则来同学们当中引导、xx,主持总结会,等等。在好的环境中,人都乐于上进的!相反在不适的环境下,人会放弃,会自暴自弃,会破罐子破摔,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以及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班上C++这一块我做得还好吧,也很愿意帮助大家。他们对我说过真心话的。他们不想这个样子,不想出去以后一点事都干不了被人瞧不起,他们堂堂大男生也会在空虚低落的极点躲着哭与自责。可是我自己纠结在应对考试当中忙缓不过来,找出来的时间好少好少。然后学校的对策是怎么样的?组织的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大家对计算机的兴趣等等的活动(我参加了风采学刊论文写作、程序设计大赛和网页设计大赛),对精英层可能有所激励,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学院的学习风气。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既是为数不多的特有潜力的领军人,协助他们做出成就,为学校增光添彩,带动整体学习积极性,又是(而且重点是)占80%的那部分等待就业,期待境况能有一点点好转的普通学生。他们也都是过关斩将走过来的,他们也是同龄人当中的精英,只是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很优秀的环境中不再突出;他们也需要关注与关怀;他们也期待而且xx有可能进入那20%的行列当中!而这方面,我们学校做得真的不够。
学校千万不要怀疑学生的能力和自制力。未来的社会给他们的压力已经足够让他们看清当下的形势了。至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沉迷于游戏当中“不可自拔”上文已经分析了原因,证明不是我们课少了,不是我们管理松了,更不是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守规矩越来越漠视一切越来越无能了!而是我们的本科教育不必要的课设得太多了,于是受限于教育条件又太粗放了;学生方面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破罐子破摔了,还有一部分人被逼习惯上了做表面工作,总体上又忙,可是又做着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心情经常郁闷,总是特压抑,瞎忙的忙,瞎玩的也忙,没有时间来思索自己了,没有时间和人交流了,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了,没有时间关心别人了,没有时间学会修身养性了,于是发现钱这么有用哦,发现权也这么有用哦,发现自己可以用些用以安身立命的东西来换取这些时,想都不想了就做了,乱了,迷了,醉了,醒来也没用了,继续迷糊了…
学校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你加大压力并不会使不愿学的同学开始学习,只会使想学的同学充满压力,因为时间不够而很难在兴趣和任务之间取舍,做一些表面工作,很不值!
不好意思上面说得也许有点过了。下面提供几点建议。
1. “免修制”的开拓。
“免修”,与选修、辅修等类似,是主动地、合法地放弃某一门课的学习。但目前学校的免修,需要本门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6],也就是说,目前的免修只是为了避免重复学习,而不是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所以有待进一步开拓其应用范围。我所设想的是,经批准,放弃某一门课的学习,以另一门课的学习或个人某一领域的实践研究来取代,涉及到的考核评定方式,另行制定。
2. 充分利用来自学生自身的先进性,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教学,鼓励相互帮扶,促进学院内班级间、年级间学习交流(但制度化后又带了一些问题,要看有什么好的方案了)。就我所做的一些工作来看,参与教学这一块,我在英语课上努力做过一些,感觉还行,尚待改善;相互帮扶这块,觉得每个人都可以选一个成绩强的作自己的老师,一个成绩弱点的作自己的学生,真心真意地为对方做点什么,知识上传中,中传下,相互交流,况且“述知”(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本来就是一很好的学习方法,只要不流于形式,效果会很好的;班内、班级间学习交流这一块,在与0906班内几位经常来访的同学的交往中,感受到了他们有别于我们的青春的朝气,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看出他们极需要适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点任科老师很难顾及,而我们高一级的可以,而且很乐意,从中共同学习和巩固了活的知识,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都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主要要做的作是,搭建起这样一系列平台之后,怎样保证它的顺利实施,不让它流于形式与产生新的弊端……
3. 给任课老师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按他们认为适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适当取舍与改进,极力避免形式化、做表面工作,重精而非多。尤其是手写实验报告这一块(它应该成为反映我们学习过程与成果的一个窗口),老师宁可慢点批,找负责的学生帮着批,也要让广大学生看到,对他的评价是公正的,对对他的创见是予以包容的,对他的努力是予以认可的,他的要求是求真知。你只要在上面写出真话,写出自己认为有深刻价值的东西就行了,不要让自己走入工作表面化的死胡同。另外鼓励学生与教师提交自己的各种有意义的作品与成果。
五、体会与总结
本次专业教育的开设非常有意义。真的迷茫了好久我们到底在学些什么,我们应有怎样的方向。这次专业教育学院几位领导和在读博士以他们的亲身经历,结合他们专攻方向的相关技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四堂课,让我们对学校的本科教学计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识了网络、BIOS等方面的先进技术,领会到了学科的深度与奥妙,并自此思考自己接下来两年方向该怎样选择,行动该怎样把握。
反思了自己选择本专业最初的动因,弄清了本学科的来龙去脉,了解了学校本科培养计划和对我们的要求,初步掌握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就业现状,感受到了来自院领导与优秀研究人员的渊知与期待,表达了自己对本科教育现状的一些想法看法,也初定了自己的本科阶段成长路线,热切地希望深入地畅游我们学科知识的海洋了。
就我个人而言,大一算是走过一个充实的铺垫期,自大二起,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专业领域,初步选定今后专攻方向,深入地做一些事,努力帮一些人,争取出成果;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等方面力求{zh0};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办起自己的特色,树立好的人格和信誉,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伴的日子里,我会在学业与事业之路上走好远,好远……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