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白领的工作状况- qee320 - qee320 - 和讯博客
世界各国白领的工作状况 [原创 2010-01-26 15:34:56]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白领{yt}的工作……

  日本人田中(29岁)

  6:30,离开家门,他住距离东京30公里的横滨,是帝图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在车站旁边的快餐店买了早餐。

  7:42,在坐了半个小时郊区火车后换乘东京地铁。

  8:10,到达新宿站,这是东京地铁人流{zd0}的一站。

  8:21,走进位于大楼12层的办公室。尽管上班时间是9:30,但他每天都提前到,以便能安稳地吃早餐,看报。

  9:10,开始{yt}的工作---拆阅信件,为主任确定工作日程。田中在主任助理这一岗位已工作5年,每个工作日都这样开始。

  10:00,与主任的例会。今天是xx,因此,不仅要讨论今天的日程,还要为下周制订大致的工作计划。

  10:26,带着一大堆指示离开主任办公室,这{yt}又将是没完没了的电话和发送文件。

  12:25,已打了20个电话,还剩43个。不用说,今天肯定要加班了。

  15:20,上司让他起草一封贺信,然后译成英语、法语和德语发送出去。显然,周六也要工作了。

  16:16,上司去开会,田中乘机出去买便当。

  19:23,上司外出见一个人,田中还需要发送17封电子邮件。

  20:15,所有电子邮件都已发出。

  20:27,田中进入地铁回家,像往常一样拥挤。

  美国人埃林(34岁)

  7:00,芝加哥人埃林·克劳奇与丈夫一道出门去上班。她是国际狮社基金会资助项目部协调员。丈夫开车送她到地铁站,她从这里乘地铁到城市的另一端上班。

  7:21,埃林出地铁,换乘公共汽车。这条路线她已走了3年。办公室位于芝加哥郊区的奥布鲁克。

  7:45,到达办公室。埃林是个习惯早起的人,通常都是她{zx0}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到秘书桌上取信件。拆阅并回复。

  8:28,赶写日内瓦出差报告,并整理出差的各种票据,将数据填表供财务部记账。

  9:55,她需要汇报日内瓦会议上作出了哪些决定。电话响了。在她打电话时,女上司走过来,给她留个条,表示午饭后想同她谈谈。

  11:02,感到需要休息一会儿,起身与同事闲聊了几句关于休息日的安排,然后到咖啡间加点开水泡茶。

  11:17,回到办公桌前,开始回复早先挑出的信件。

  12:00,下楼去自动售货机买午餐。由于周围没有餐馆,多数同事都是自带午餐。

  12:30,午饭时间只有半小时,如若迟到会被罚款。

  12:35,埃林走进上司办公室,上司请她下周在另一部门的会议上发言。

  13:30,完成报告的校订,交给上司,开始向西海岸打电话。

  15:42,准备下班,关掉电脑,与同事道别。

  15:47,到达办公大楼旁边的汽车站。坐上车,愉快地戴上耳机,音乐将伴她回家。

  德国人马里奥(46岁)

  7:05,莱布尔芬市,马里奥·舍芬泽驾车去上班,他是莫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

  7:32,到达办公室,打开电脑,接发邮件,一边喝咖啡,一边与同事闲聊。

  7:52,查阅信件,开始研究图纸。

  12:03,奥与同事出去吃午餐。

  13:05,午饭后回到办公室给供应商打电话。

  15:00,离开办公室去生产线。工厂就在办公楼旁边。他要检查产品是否与图纸相符,以便确定是否需要修改。

  16:30,回到办公室,关掉电脑,准备下班。

  俄罗斯人安娜(55岁)

  8:20,圣彼得堡,安娜·尼古拉耶夫娜走出家门,她是养老基金会区分部专家。她通常提前40分钟出门,步行上班。

  8:56,到办公室,开窗通风,煮水,喝咖啡,准备文件。

  9:15,同事陆续到达,互相问候,一边做准备工作,一边简单交流一些新闻。

  9:20,正式开始工作,打开基金会数据库,检索。如果发现有何不符,她要去找监察员,他那里有需要的卷宗,或者去求助主管专家。

  10:45,{dy}个工间操,稍事放松,开窗通风,喝点咖啡。

  13:00,午休时间,有45分钟。快速吃完从家带的三明治,10分钟后走到街上,逛逛商店有利于放松一下。

  13:45,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领导给她布置了几项任务。她边喝茶,边吃点心。

  15:45,第二个工间操。因想在下班前完成手头工作,没有休息。

  16:55,下班前{zh1}1小时最辛苦,必须把各个卷宗送给监察员,并为明天工作做准备。

  18:00,乌拉!胜利大逃亡!

  总结

  日本人田中:工作11个小时36分钟,午休18分钟,上班路途1小时49分钟。

  美国人埃林:工作时间7小时32分钟,午休30分钟,上班路途45分钟。

  德国人马里奥:工作7小时54分钟,午休1小时2分钟。上班路途27分钟。

  俄罗斯人安娜:工作7小时49分钟。午休45分钟,两次工间操各15分钟。上班路途40分钟。

  再看看我国白领……

  我国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 买房成头号压力源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0时48分报道,来自《2009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买房、父母健康、婚姻和孩子教育成为白领四大压力源。

  该项调查是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管理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慈铭体检集团联合举办的,也是中国历年规模{zd0}的一次“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

  据介绍,此次调查涉及31个省和直辖市,589个城市,收集到全国各地51.3万份有效调查问卷。这份调查中对于压力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买房成为{dy}压力的受调查者达46%,成为头号压力源。父母健康问题则成为白领第二大压力来源,达38%,留守老家的“空巢父母”无人照顾的问题,成为“移民白领”的主要压力源。而“剩男、剩女”问题,则成为未婚白领不快乐的根源之一。而且城市越大压力越大,“移民白领”最担心“空巢父母”的健康。

  另外,在一道关于“白领排在前三位的心理状态”问题中,负面情绪尤为明显。选择疲倦感、平淡感、烦躁感的人数最多,分别占到了49%、46%和38%,而选择满足感的白领仅仅不足一成。

  调查结果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日历年龄”10年左右。也就是说,中年白领提前10年开始有衰老迹象。国企高层、私营企业主、新闻媒体、IT等行业过劳现象最普遍。

  谈及买房,国外80后日子也不好过……

  美国80后陷买房难 负债难还房贷难借

  开篇语

  80后买“蜗居”、年轻人找工作、BRT运营、官员“收礼”、河涌治理……这种种民生热点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牵动你我之心。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热点问题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今日起,国际部推出“热点问题看他国”专题,将视线转移到国外,看看各国政府和民众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又有怎样的智慧和经验可供借鉴。

  本报讯目前,拥有房子的美国人比例从上世纪50年代的55%上升到2008年的67.8%。拥有房子人数的上升,也让美国80后的年轻一代认为,拥有一间房子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但对于很多美国80后来说,不仅要努力还清大学学费债务、支付日益上涨的医疗保险费,而且可能连饭碗都难保,因此,拥有自己的房子对他们来说,似乎更是遥不可及。

  25岁~29岁美国人四成人有房产

  从美国统计局2008年官方数据看,25岁~29岁年龄层的美国人中,40%有自己的房子;25岁以下人群中,23.6%有自己的房子;35岁以下人群中,41%有自己的房子。

  在美国,结婚和生子仍是很多人买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已婚家庭中,年龄在25岁~29岁间已婚夫妇中,有58.7%有房;25岁以下已婚夫妇中37.3%有房;35岁以下已婚夫妇62%有房。

  年龄在25岁~29岁间的单身男士中31.9%有房;25岁以下单身男士中24.1%有房;35岁以下的单身男士31.3%有房。单身女士相应的比例分别为24.7%、17.3%和24.4%。

  个人住房开支约占收入三成

  美国劳工数据局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美国人平均税前年收入为63091美元,用在住房的开支{zd0}头,平均为16920美元,占27.8%。

  25岁以下的美国年轻人每年花在住房上的开支占收入约31.2%,25岁~34岁美国人的相应比例为31.1%。

  对于美国80后买房,美国理财专家马尼沙·萨克尔建议,他们买房的价格不应超过家庭年收入的3倍,此外还应准备大约两成的首付款。萨克尔说:“一对夫妇买房前,应准备好充足的应急现金。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应急金应该能支撑至少一年的基本生活。”

  美国非盈利机构Qvisory最近的调查发现,美国18岁~29岁的年轻人当中,约有20%的人失业。此外,随着学费上涨,美国80后大学毕业后背负的债务要比父辈多。为此,很多年轻人只能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

  10%的美国年轻人因工作不稳被拒贷

  Qvisory财政主管吉纳·格兰兹表示:“美国年轻一代正面临这样的危险:他们不仅比父辈更难找到满意工作,而且还可能要花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还清身上的债务。”在经济不景的环境下,美国80后工作不稳定,这使得银行不愿xx给他们买房,很多年轻人因此越来越难实现买房梦。

  美国房贷代理公司Loan Market收集的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在18岁~30岁的房贷申请者当中,超过10%的人在“工作稳定要求”指标上未能达标。

  通常,美国80后买房时只支付不到两成的首期,剩余房款需要向银行借款,这使银行对他们的xx申请审批更严格。

  Loan Market公司财政主管卢萨顿说:“对于首付不到两成的申请个案,银行往往要求申请者为目前雇主工作至少一年,或在目前的行业连续工作超过2年。因此,对于工作不稳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获得银行的xx难上加难。”

  个案采访

  稳定的职业是买房前提

  对象:卢比·马肯纳(Robbie Mckenna)

  职业:投资顾问

  年龄:30岁 婚姻:单身

  年收入:7万美元

  房子:去年买房,120平方米两卧室公寓,总额18万美元,首付3.5%,银行xx按揭30年,月供1350美元。

  汽车:Nissan Maxima 买时价格2800美元

  本报讯(记者王希怡)马肯纳在波士顿郊区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从事投资顾问和证券经纪工作4年,拥有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马肯纳估计自己收入水平超过同龄人平均线。他告诉记者,虽然有同行赚得比他多,但相对他们付出的工作时间会更多,承受压力更大。

  买房实现自由

  相对于每个月近6000美元的收入来说,马肯纳觉得自己买房与还贷还算轻松。他表示,在美国,xx机构提供各种xx方案,买房的门槛并不算高,但是一个重要前提是:一定要有稳定的职业。

  未婚的马肯纳认为,买房是实现独立和自由的重要一步。此外,从投资角度看,他觉得置业是一项很不错的长期投资选择。

  40岁才是“坎”

  尽管马肯纳身边不少同龄人都纷纷置业或将置业,但他并不认为房子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他说,不少美国父母愿资助子女支付首期,但子女并不会将之视为理所当然。

  迈入30岁对马肯纳来说不算是“一道坎”,虽然不少人在30岁时觉得“老了”,但他认为,30岁的自己比20岁时有更多人生经验,更懂得规划将来。马肯纳告诉记者,美国人大多数认为到40岁了才是转折点,才是“人生走下坡路”的开始。

  四大对策应对买房

  对策1:调低期望值

  虽然现在美国80后面临的挑战比上几代人多,但部分的问题根源在于期望值太高。据美国在线杂志Slate报道,现年29岁的詹尼菲尔与丈夫一起买了一套两房的公寓。但是,詹尼菲尔很担心自己在未来至少十年内无法生小孩,原因是他们买不起大一点的房子。

  事实上,在世界一些国家,拥有一套两房公寓已经是很xx的事情。

  对策2:不跟上一代人比

  贝斯·卡布林(Beth Kobliner)曾写过一本书,就二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给出理财建议。他认为,美国80后首先要学会不要跟前几代人比。

  卡布林认为,新一代年轻人成长在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年代,如今面临逆境,年轻人需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卡布林说:“看着父母的房子不断升值,年轻人对‘过得好’标准有过分的期待。”

  对策3:结婚生子不一定买房

  20多岁的吉曼兹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是一名评论专栏作者。他表示,他和太太以及女儿住在一间两卧室的公寓里,生活节俭,但他们并不在意。Jae说:“我们很厌倦听到人们说结婚或有孩子就必须买房。是的,那样很好,但很xx……特别是对现在的环境来说。”

  对策4:少背信用卡债

  46岁的托马斯·麦克尼斯是美国X一代的代表。她说:“我看到太多年轻人在透支自己的生活,依靠信用卡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东西。”对于负债,麦克尼斯有自己的深刻教训。她和丈夫曾背负1.8万美元的信用卡债务。“我们每次走向邮箱时心里都在发抖。那种恐惧收到账单的感觉至今仍在。现在,我们只用储蓄卡付款,我们不买我们买不起的东西,感觉轻松多了。”

  日本80后多为啃老族 三十难立不急买房

  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使得不就业、不成家,窝在家里靠父母养活的年轻人不断增加。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年龄在15至34岁的“啃老族”已达到64万人。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使得很多日本80后青年成为“失落的一代”。他们很多人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有些甚至自我封闭,没有社交圈子,快30岁了还窝在家里成为“啃老”的宅男宅女。有调查显示,一半的日本80后担心自己的未来。

  在日本大城市,80后的年轻人毕业后依然和父母居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使可能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但为了节省费用,很多年轻人依然选择“啃老”,甚至在结婚后仍和父母同住。

  这种现象,催生了“尼特族”(NEET,又称“啃老族”)这个新词汇的出现。他们日益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不爱买房四大原因

  没工作没钱 80后失业率超6%

  经济环境不好,日本很多没有固定工作保障的年轻人成为最容易失业的群体。

  以前,很多衣食无忧的日本80后不屑于当一名朝九晚五的工薪族。他们往往只在需要钱的时候去挣钱,从事的是一些弹性很大的短期工作,如便利店售货员等。钱挣够了,他们就休息,或出门旅游,或在家赋闲,自由自在。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有很多找不到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只能打零工,被迫沦为收入有限的“飞特族”(指的是没有固定职业、从事非全日临时性工作的年轻人)。

  截至2009年11月,日本失业人数为331万人,失业率为5.2%,而80后的平均失业率超过6%。

  根据日本警方2008年的数据,经济衰退和随之而来的失业导致更多日本年轻人xx。在2008年,20多岁的xx者人数有所上升,其中超过半数的人称失业是xx原因。

  房价跌势猛 有房子贬值一半

  在日本,买房并不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选择。日本的房价走势并没有呈现向上的势头。这使得许多本身积蓄有限的80后更加没有买房的意欲。日本很多房子在建造时的预期使用年限只在15年到20年之间,因此很多老房子根本卖不出。

  此外,日本政府规定只对一手楼房交易提供按揭和税费优惠。相较于美国76%的房屋交易都是二手楼交易,日本的二手楼交易只占总额的11%。

  日本很多工薪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中元气大伤。他们含辛茹苦工作攒钱买下来的“梦想家园”在泡沫爆破后迅速贬值,部分人还背负了大笔债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有超过62%的住宅为住户所有。截至2003年,日本家庭平均居住面积为94平方米。东京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为66.8平方米,农村更大一些。由于日本人的住宅更加窄小,因此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待在家外头的时间更长。

  父母愿“收留” 大部分80后未婚

  根据日本统计局2008年的数据,日本年龄在25岁~29岁的80后中,有71.4%的男性和59%的女性未婚。

  和欧美国家不同,那里的一般观念认为孩子成年后就应该独立,通常他们大学毕业后就会搬出父母家,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但在日本,结婚前和结了婚的年轻人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现象却很普遍。

  日本很多80后习惯于与父母保持紧密的联系,一家人在同一屋檐下居住,相处融洽。与此同时,很多日本家长也注意给成年子女独立的空间,而且不会过多干涉他们的私生活。

  很多80后依然习惯于从父母那里获得零用钱。现年24岁,在东京从事设计师工作的羽田奈良表示:“在日本家庭,父权家长制很普遍。但随着经济泡沫爆破,很多日本父亲在家庭里失去子女的尊敬和地位。有时候,父亲为了取悦子女,甚至得给他们很多的零用钱或者礼物。”

  重庆体检数据称白领生理衰老提前10年

  近八成教师有咽炎,xx尿酸高、血脂高,出租车司机多有颈椎病……昨日,市急救中心体检中心出炉一批体检数据,各行业各有自己的职业病特征。但也有共同一些特点值得重视:脂肪肝在各行业职业病种都名列前三,老年病脑溢血已经开始“进攻”30岁人群。

  职业病各有特点

  市急救中心体检中心护士长周莉介绍,去年底至今,不少单位都在组织员工体检,包括教师、xx、司机、办公室文员等。从体检结果看,各行业职业病各有特征。

  教师人群中,78%有咽炎,“静脉曲张”位居第二。

  xx的年底体检,尿酸高、血脂高两项成为职业病前两名。大多数xx表示工作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造成了内分泌混乱、新陈代谢慢,导致体内来不及排泄尿酸或尿酸排泄机制退化。

  出租车司机和火车司机的体检报告显示,高血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中也造成诸多耳疾。

  办公室文员、公务员多颈椎疲劳症状、手腕病、腰肌劳损和xxxx。

  脂肪肝位列前三

  各行业体检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新现象:脂肪肝跃升职业病前三。

  xx、教师、办公室文员、司机等体检者中,三成人患有轻重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而在以前,脂肪肝患者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其中饮酒人群、肥胖者、糖尿病患者是脂肪肝多发人群。

  周莉介绍,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如果市民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市民就需要重视了。

  白领衰老提前10年

  通过分析各职业体检报告,市急救中心体检中心护士长周莉指出,“报告显示不容乐观,脑溢血这种内科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已经潜伏到30多岁的人群中。”周莉说,不仅是脑溢血,“三高”也逐渐年轻化。

  重庆的这一数据,和全国一项健康普查数据趋于相同。去年底,由几大政府机构、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中国跨区域健康传媒联盟参与调查的《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出炉。调查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十余个城市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回收答卷300万份。经分析,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八大致死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癌)、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疾病。

  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实际年龄10年左右。

  体检项目

  量身定做

  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一项全面的身体检查费用在300元左右。包括五官科、肝胆科、心电图、腹部B超(女性则是妇科B超)、胸片、血项目(包括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

  市急救中心体检中心护士长周莉建议,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复制这些检查。不同的年龄、职业、性别的人,可以制定自己的体检项目。应酬多的人,需要强化肝功能检测;老胃病者,要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办公室“坐一族”,电子结肠镜可以体检一下自己的肠胃状况;心慌多汗易怒者,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记者朱隽 采写)

  各行业职业病排名

  职业    {dy}位   第二位   第三位

  教师    咽 炎   静脉曲张 脂肪肝

  xx    尿酸高   血脂高   脂肪肝

  司机    颈椎病   高血压   脂肪肝

  办公室

  文员、公务员 颈椎病、腰肌劳损 消化道疾病 脂肪肝

 

 

 

 

 

白领必知可致命的电脑病
  白领一族在享受电脑带来的高速便捷时,却也频频遭遇到了“电脑病”的困扰:颈椎病、干眼病、鼠标手、萝卜腿正渐渐向我们靠近,令我们备受伤害。可见,了解“电脑病”,防治“电脑病”,已经迫在眉睫。现在看看你有没有犯上这些“电脑病状”。

  电脑病状(一):屏幕脸

  致病原因:无论大事小事,全仰赖电脑记录,面无表情、肤色暗沉。

  缓解方法:

  1、不要在电脑周围摆放杂物,以免灰尘被皮肤吸附;

  2、使用电脑前擦些保湿霜;

  3、经常清洁键盘。

  电脑病状(二):萝卜腿

  致病原因:常常一坐一整天,繁忙让你的腿部肿胀,小腿肚上有血管凸起,这可能就是静脉曲张的前兆。

  缓解方法:

  1、一旦发现双腿酸沉、憋胀要及时就诊;

  2、每隔1小时要起立做10次简单的下蹲运动,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电脑病状(三):鼠标手

  致病原因:连续几年长时间加班工作,食指或中指疼痛、麻木,大拇指肌肉反应迟钝无力,引发“腕关节综合征”。

  缓解方法:

  1、避免上肢长时间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

  2、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

  3、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

  电脑病状(四):颈椎病

  致病原因:如果使用电脑时高高地架着胳膊,低着头,那么工作1小时就会感到腰背酸痛、肩膀麻木。

  缓解方法:

  1、在空调间颈椎要保暖;

  2、枕头略低,电脑桌也不要高于70厘米;

  3、每天坚持2次颈椎操。

  电脑病状(五):干眼症

  注意保护视力

  1、注意保护视力。要定时休息、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注意远眺,经常做眼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平时可多饮些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额外tips:坚守预防电脑病的法则

  正确的坐姿

  3、注意正确的坐姿。操作时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zh0}使用可调节高低的椅子。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眨眼睛或闭目休息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4、注意工作环境。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定期xx室内的粉尘及微生物,清理卫生时{zh0}用湿布或湿拖把,对空气过滤器进行xx处理,合理调节风量,更换新鲜空气。

  5、注意劳逸结合。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zh0}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散散步,做做广播操,进行积极的休息,或者在室内做眼保健操和活动头部。

郑重声明:资讯 【世界各国白领的工作状况- qee320 - qee320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