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滨
我们在以色列期间居住的拿撒勒城向北,就是xx的加利利湖(在《xx》中名为太巴列湖),加利利湖的北岸就是xx的戈兰高地。在加利利湖畔的度假中心有一间神秘的屋子,1988年以色列和约旦签订和平协议的秘密谈判,就在这间小会议室里举行。自此,约旦断绝了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军事和行政关系,为巴勒斯坦实行自治创造了条件。走进这间小屋,里面保持着当年会谈的原貌。约旦国旗旁摆放着侯赛因国王的头像,以色列国旗旁放着拉宾的头像。走出小会议室,主人指着夕阳下平静的加利利湖说:“湖对面,我们与三个阿拉伯国家接壤,黎巴嫩、叙利亚、还有约旦。正对着加利利湖的这一大块高地叫戈兰高地。”黎巴嫩、戈兰高地,还有约旦,几乎天天在电视上展示冲突、暴力和难民的主题,而此刻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宁静和安详,像这无风时节的湖面,波澜不惊。
加利利湖是耶稣传教和显示神迹最多的地区。《xx》中记:“耶稣离开加利利的拿撒勒,在约旦河接受了约翰的洗礼。”耶稣受洗处,今天仍是最xx的观光胜地,特别是基督教徒们来以色列的必到之地。受洗地在加利利湖旁的约旦河谷。约旦河不宽,是条安静的小河,两岸绿树成阴。耶稣受洗处是个小平台,有位神父,领着十多名穿着白色浴袍的信徒站在平台上念诵《xx》。从小平台可以直接走进约旦河,河里有穿着浴袍的信徒泡在水里。平静流淌的河水上跳动着斑斓的阳光,绿树间透出蓝天飘动的白云。大概这就是圣境气象:安详平和。
加利利湖畔有一座叫做“饼之奇迹教堂”。在“饼之奇迹教堂”对面的小山丘是xx的圣训之丘,又叫八福之山,据说就是在这座山丘上耶稣说出了xx的八句圣训:“虚心的人得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肖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八句圣训,集中体现了耶稣的教义和思想,被写入了《马太福音》。耶稣八句圣训被许多国家编入学校的教科书,基督的仁爱、和平、友善精神,应该说是人类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宗教的教义和圣贤的说教,刻在墙上或印在教科书上,现实的利益却挂在我们每个人的鼻尖前。充满圣迹的加利利湖,也是阿以冲突矛盾的焦结地区。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在和平进程中难以打开的3个死结。位于加利利湖北岸的戈兰高地,南北长约64公里,东西宽约26公里。戈兰高地原来由叙利亚管辖,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以色列北部富饶的平原地区和重要的经济都市特拉维夫和海法。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夺取了这块战略要地,得到了重要的战略屏障。同时戈兰高地又有重要的水资源,是约旦河的源头,每年以色列从戈兰高地取得的矿泉水就有2.43亿立方米,占以色列全年生活用水的12%!在干旱的中东地区水就是生命之源。战略和经济的双重利益,使以色列至今坚持占领戈兰高地,尽管让出了部分“缓冲区”,与叙利亚之间的和平仍然遥遥无期。
住在拿撒勒,与戈兰高地近在咫尺,我们决定去高地看一看。高地是军事禁区,如何前往?向饭店的老板打听。老板说,没有人去那里,也不知怎样去。问当地的其他人,问出租车司机,都回避这个问题。我从国内带来的旅游书里查到了这么一句话:“在约旦河附近的米茨佩·夏道托可以看到戈兰高地的全貌。”旁边一行极小的六号字印着:“从卡裁林乘N057路车,每两小时一班。”我们租上一辆出租车,一吃完早餐就出发。出租车向北行驶,绕过加利利湖,继续向北爬上山地。山地道路的两旁有一些新修的定居点,土地还荒着没有耕种。到了卡裁林,安静而整洁的小镇好像一个电影排练场,看不到什么人。车站还关着大门,看来这个小镇没有什么访客。司机向车站管理员问清了去米茨佩·夏道托的路线,我们又继续前行。再向北,就没有民舍了,路上偶尔驶过一辆辆军车。走了不到一小时,前面山坡上出现一个高高的纪念碑,戈兰高地到了。
这是远离村庄的一座战争纪念碑,一座水泥的三角形的碑,大约有15米高。纪念碑竖立在小山丘上,山丘下的平地,是人工修建的停车场。停车场旁有一个售货的咖啡屋。咖啡屋也是关着门。小店主人住在咖啡屋旁的小房里,看来这里只有他一个居民。宽大的车场可以停放十多辆汽车,繁忙的时候不少人曾经来到这里。从停车场走向纪念碑,小路边到处摆放着铁轨焊成的三角架,战壕里还躺着一排排的汽油桶,散乱的铁丝网,破旧锈迹斑驳的军车,被烟火熏黑的石头,这些旧战场的遗痕,告诉我们这里曾是炮火硝烟的前线。走近纪念碑的基座,看见碑座上刻着12个名字,估计是这个阵地上死去军人的名字。碑墙下有四只花圈摆成一排。4只花圈是由水泥和铁片做成的,铁皮剪成的花朵已经锈成褐黄色,灰白色的花圈上缀着褐色的花,让我的心一阵发颤。纪念碑的四周保持旧阵地的原貌,四野荒草萋萋。距离纪念碑和道路大约七八米的荒地里,半人高的草丛中拉着一道道铁丝网,铁丝网上有醒目的警告:当心地雷!再朝远处看,布满铁丝网的荒草中还有一辆又一辆战车,这些破损的战车,将战争凝固在我们面前。再朝西边远望,是戈兰高地大片平缓地区,原野上种着庄稼,生长着橄榄林,有一条公路穿过其间,向远方延伸。随公路远望,路尽头还有村落。据资料介绍,在以色列占领的高地里,还有5个村庄,村民拒绝以色列国籍,称自己是叙利亚人。眼前的纪念碑,力图给我们展现当年激烈而血腥的战场气氛,然而,放眼整个高地,安静得令人生疑。只有天上的云在动,草尖的风在动,偶尔有一辆车在远处的公路上爬动,时间缓缓地也在高地流动,这一切景象,和这个世界上任何高原一样,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就是这片宁静山地,在1973年xx的6日战争中震惊世界。
一场“6日战争”,几十万大军像是从地下冒出来,又像一阵风消失。虽然今天以色列让出高地部分“缓冲区”,交由联合国监管,但戈兰高地依旧像一个高悬在以色列和叙利亚头顶的xx,不知在哪一秒钟,就会被再次点燃引信……
啊,传递耶稣福音的加利利湖,高悬利剑的戈兰高地,彼此相邻,山水相望。离开以色列之后,想到在拿撒勒的那些日子,我常站在饭店房间的窗前:远处是加利利湖和戈兰高地,在山水之间,生长着一片又一片的橄榄林。啊,在橄榄树最多的地方,为什么和平却是最稀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