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现亮“黄灯”-许晟-搜狐博客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现亮“黄灯”

预案实施三年多 协调机制仍不顺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元月9日,77岁的汪舜姣(音)熏蒸艾叶时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被送进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xx。医生指出,老太太在家使用炭火加热做艾叶熏蒸,处在一个相对密闭、缺氧的小环境里,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意外。

另据医护人员透露,此前两天,一中年女子因家中装修有刺激异味,暂时住在车库里并使用炭火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被送进急诊科抢救。早些时候,有市民在家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因煤气泄漏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两个月内,前往寻求救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不少于5人,但迄今为止未出现死亡和重大伤害病例。

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由燃煤取暖、炭火取暖、不当使用燃气热水器等造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这被定义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2006年9月,卫生部等部门共同制定印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以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预案》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其中,危害程度最轻和涉及范围最小的Ⅳ级为: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29人,或死亡3-5人;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预案》还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xx现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元月10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透露,去年入冬以来至今,我市未接到一起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报告;去年12月完成的当月分析报告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已被列为当前应当警惕和预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近期出现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因不符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Ⅳ级标准,原则上不被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加之相关报告流程及报告内容相对繁琐,或是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重视程度不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主因。

市气象局网站元月9日16时发布短期天气预告显示,“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转小雨,风向:偏南风,风级:2到3级,明晨{zd1}温度:1-3℃,明天{zg}温度:5-7℃,明天夜里到后天白天:雨夹雪转小雪”。

根据《预案》,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开展天气气候变化情况监测,在出现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通报,提醒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由气象部门或卫生部门发布一氧化碳中毒预警信息制度,在一些城市已被广大群众所熟悉。

在防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工作中,多达10多个部门和机构在应急响应程序启动中被赋予相应职责,不同程度存在因果联动关系。为{zd0}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更有作为,变事后介入为提前干预,加大宣传教育,积极排查隐患。

我市当前天气持续寒冷,居民燃煤用炭增加,阴雨天,湿度大,气压低,无风或微风,基本具备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气象条件。在用电尤其是电取暖成本相对较高情况下,建筑工地和困难人群家庭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机会性增加。

已经接二连三发生了的以及此后一段时间内或将可能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对我市的防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工作中各部门、各机构之间现阶段仍不十分顺畅的协作机制将是一个考验。





郑重声明:资讯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现亮“黄灯”-许晟-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