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制药业是有机化学和生物专业热门的就业领域之一。制药业的前景如何?申请制药研究工作的途径有哪些?申请准备工作中可以利用什么样的资源?面试时如何应对展示自己?我们采访了即将进入制药业的韩翀,请他同我们分享他前段时间成功申请到在Genentech工作的心得。】
Ivy: 请先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经历。
Chong: 我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然后出国留学,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今年五月将会去三藩(San Francisco)开始在Genentech的工作。Genentech是成立于1976年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被认为是生物制药工业的开创者。
Ivy: 你是怎么走进有机化学这个专业的?
Chong: 高中的时候受化学老师的影响,对有机化学就比较感兴趣,那时候觉得有机反应千变万化。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有机方向,可能和我比较注重科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有关。因为和化学领域的其他专业相比,有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更紧密,比如xx,食品,化妆品等等,而这种实际应用的意义更接近我个人的价值取向。
Ivy: 这个专业博士,硕士,或者本科毕业后实际的职业选择有哪些?
Chong: 就有机化学专业而言,制药公司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就业方向,而其他方向包括精细化工(例如日用化学品,涂料,试剂,添加剂等等),或者专利法。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专业不同学历的就业去向。本科毕业以后,我个人的观点是可以去做任何方向,包括转行,也可以去公司里面工作一,两年,深入地了解一下自己究竟喜欢不喜欢化学和公司里面的工作模式。如果决定继续读硕士或者博士,那么基本上以后的职业选择就大多和化学有一定的联系了。 硕士毕业后进公司从事的工作一般对创造力要求不高,更多是按照上级的设计方案完成重复性较多的实验。相应的优点是压力不大,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就可以,而且对这个层次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工作的机会也较多。而如果拿到博士或者博士后学历的话,公司会要求你具备独立的设计和指导下级完成项目的综合能力,那么评定你的业绩的标准就不是单纯的工作量,而是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或者突破。博士以上学历还有一个选择是去学校做教授。一般大家都是在读博士的阶段慢慢地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更适合从事工业界实际运用的工作,还是学校里比较理论化的研究。
Ivy: 近几年制药业的就业形势怎么样?
Chong: 这个问题需要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我只能基于自己的认识谈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这两年制药业的就业形势很差。这从近来大的制药公司之间的合并重组就可以看出来,像Pfizer(瑞辉)和Wynth(惠氏), Merck(默克)和Schering-Plough(先灵葆雅)。传统制药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研发期长,相应专利保护期短,受到非专利药(Generic)冲击的状态。可以说,制药业已经从昔日的鼎盛时期,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具体来说,大的传统制药公司将以合并重组的方式,或者购买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运转。 即使是在经济危机过去以后,传统制药研发方面的工作市场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Ivy: 制药公司的招聘渠道是什么?
Chong: 一是通过去学校的校内面试(On Campus Recruiting),一般在9月到11月之间,通常公司会派出原来从某个大学毕业的员工去相应的大学里面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应该是最主要的渠道。从这一点看,所在大学的声誉就很重要。同时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因为公司大多愿意就近招聘学生。对制药业来说,波士顿,新泽西和加州应该是大部分公司的所在地。
二是通过公司内部职工的的推荐(Internal Referral)。就是熟人介绍熟人。从这个方面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就显得很重要了。
还有就是导师直接推荐,前提是导师有相当的影响力。
我自己找工作的时候大多是通过校内面试。
Ivy: 你在找工作前做过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Chong: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有哪些短处或者弱点,还有价值取向。{zh1}决定哪些工作比较适合你,现在很多这种职业相关测试,无论是网络还是校内的职业发展中心都会有相关的信息。 对我自己而言,我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进公司工作和去学校做教授。我觉得我更看重实用性的研究,所以选择了公司。
具体的准备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1. 个人文件:简历(resume), 研究总结(research summary), 求职信 (cover letter)。准备这些材料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要从你过去的经历中挖掘出你超出别人的特长。
2. 然后需要联系3位推荐人:通过email或者电话的方式。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在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和推荐人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一方面出于对推荐人的尊重,一方面可以获得一些宝贵的建议。
3. 在8月的时候,我参加了MIT的一个workshop(讲座),主要是帮助没有求职经验的学生了解求职的基本流程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4. 也可以从原来实验室的师兄和长辈那里得到很多经验。
5. 学校的职业辅导中心(career center)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料,还可以预约模拟面试。
6. 互联网。研究每个来招聘的公司的基本信息,比如公司的价值理念,架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很多公司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似职位的基本要求。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具体了解招聘人的学术背景,这对准备可能被问到的学术方面的问题是有一定帮助的。
Ivy: 介绍一下招聘面试的流程,包括面试的过程,方式,问题的类型。
Chong: 从我的个人经历而言,主要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校内面试(on campus interview),二是去公司的面试(on-site interview)。当然电话面试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
首先是刚才提到的校内面试。通常是学校里某一间会议室,时间大致30-45分钟。 从一进门,握手,打招呼,递上简历和研究总结开始,招聘人就已经对你进行评估了。
最开始的5分钟一般是招聘人问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工作的身份签证问题,还有对具体部门或者方向的选择。 对于大公司来说办H1-B签证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而小公司可能会不太愿意帮你申请工作签证。
然后大约20-30分钟的时间就是面试的核心部分。基本上你要做的就是推销自己。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分钟里,让招聘人了解到两点,一,你的经验和能力非常符合他们公司对这个职位的需要,二,你与众不同的特色。 像我是应聘负责研发的职位,那么主要就是为应聘人介绍一个或几个曾经从事过的最能体现你研发能力和自身价值的项目。
然后大约5-10分钟是你提问的时间。要提前准备好一些例行问题,比如这份工作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以后的专业培训等等。
校内面试以后就要等去公司面试的消息,通常都会打电话或者发email找你要3封推荐信。
当时Genentech校内面试结束以后,直接找我要了推荐信。然后2周后安排了第二轮在公司的面试。这个公司的惯例是安排{yt}的城市观光,主要目的是让你能够对城市及居住环境有一个大概地了解。一般说来日程应该是{dy}天去公司面试,晚上和高层吃晚饭,第二天城市观光。我当时的日程安排的比较特殊,是{dy}天白天观光,然后晚上一起吃饭,转天面试。晚饭是和包括招聘经理在内的4个部门高管一起吃饭,我当时觉得还是挺紧张的,因为晚饭的时候谈话的内容应该会更生活化一些,但是其中3个人我都是{dy}次见面。当然,整体的效果还是很好的,然后第二天面试的时候就轻松的了很多。
转天正式面试的安排也比较不一样。一般是早上先做一个报告,综述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和本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而我的报告被安排到了中午饭后。{yt}里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大概和12个人谈话,每人30分钟。因为我要去的部门刚成立不久,所以基本上那个部门里的每个人都见到了。主要的问题应该是谈一下个人对要从事的工艺化学(Process Chemistry)的理解,当然会有比较专业的问题,包括有人拿出实验中的一个困难的反应,向我咨询如何解决。
总的来讲,在{yt}的面试过程中需要保持一个非常好的精神状态,微笑,保持目光的接触,这在西方人看来是很重要的。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要多提问,显示出你有足够的好奇心。还有就是在做报告的时候,应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试讲应该是必需的。这样实际讲的时候你才不用一直盯着大屏幕,而可以自然地注视你的听众。
Ivy: 你认为自己成功地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Chong: 在硬件方面,主要有:
1. 学术背景:包括论文(博士期间4篇,博士后期间一篇),曾经研究的项目和成果。我的研究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博士期间的研究涉及到xx产物的合成和方法学,博士后期间更侧重于金属催化反应的应用。
2. 博士后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在工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
3. 交流的技巧:就是说在谈话的时候你能不能和对方有效的交流信息。当你被问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去想他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这么多想一层以后,你可能就能回答出提问人想听到的东西。还有就是及时地信息反馈。比如在校内面试之后,公司里的招聘主管还有其他人的email,我一般都是马上就回的,因为我研究工作的性质,作实验的时候不能用电脑,所以我大概平均半小时去查一次信。事后证明,这种非常及时地回复给招聘经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给他的感觉就是我有一种很积极的态度。
还有当时在Genetech 白天面试结束以后,虽然说我第二天早上的飞机,晚上需要早睡,但我还是用那点有限的时间给当天所有面试我的人写了一封感谢信。一般人都会在二十四个小时内写,但我一般能早写就早写。当时我的想法是,虽然我可以坐飞机回到波士顿之后再洋洋洒洒的给每个人写一篇很好的感谢信,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时间是最重要的。(Ivy: 对。很多公司在面试后一般都会在当天晚上就讨论作出决定,所以在面试后尽早发出感谢信是很明智的。)
4. 对工作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说的是,有很多事你必须发自内心,才能从行为和语言上很自然的流露出来,而不只是放在嘴上说说。 很多信息的传达也都是通过一些很小的细节实现的。 有一些小故事:
校内面试的时候,开始会给招聘人递上自己的简历和研究总结。当时有三个面试人,我拿出文件夹,将提前装订好的三份材料拿出来给每人一份。其中一个人马上就说我是一个非常有条理的人。那时候我xx没有意识到这个细节的重要性,后来我回想了一下,觉得这些不经意的细节可能更有说服力。
吃晚饭的时候。招聘经理给我一份略加修改的转天面试的日程表,我看了一下,注意到上面都是一对一的谈话,没有参观实验室的部分。因为他们实验室的设置和我现在工作的地方不太一样,所以我很好奇,于是就主动提出能不能抽出一些时间参观实验室。结果从他们的反应来看,这个要求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体现出我积极的态度和对这份工作的热情。
{zh1}和招聘经理谈话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是关于发表论文的,当时他听到我问的这个问题就非常的兴奋。他是从Merck调到Genentech主管工艺化学部门,也就是刚刚半年,他希望能招进更多的对研究有热情而不是只满足于完成工作的人。一般的制药公司对研究论文是不重视的,通常都是先申请专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但是Genentech对研究非常的重视,每年在{zgd}的学术杂志比如Nature和Science上都有文章发表。
Ivy: 有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的就业现状和对未来的预期?
Chong: 近年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大的制药公司来说,将基础原料的生产外包(outsource)到国内和印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我觉得这对国内工艺化学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将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Ivy: 你的大学同学现在的分布情况是什么样的?
Chong: 我的大学同学大概有180人,其中20-30人出国了。有的是本科毕业直接出国,还有不少是在国内念完硕士以后出国,主要在美国和新加坡。转行的估计,应该有一半吧,转做市场营销,法律,金融。没转行的,有的留校作老师,有的在国内做教授,有的在专业相关的公司或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