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鲜花盛开”的朝鲜

 

“春江水暖鸭先知”。用这句中国古诗来描述中超界河鸭绿江的春天可能是最恰当不过的,因为它总让我望文生义地想到这里,尽管这里正是冰封三尺的隆冬季节,尽管这里春潮来临也未必真的绿影婆娑,暖鸭戏水。近来,涉及朝鲜的新闻语汇似乎不再单调、枯燥和乏味,而是逐步丰富、多彩和柔软,让人透过“先军政治”帷幕,隐约看到一个注重民生、“鲜花盛开”的朝鲜在向世界走来。

朝中社1月20日报道,朝鲜当天成立了由大丰国际投资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金融业务,并且选举出投资集团的董事会。如果不是孤陋寡闻,我想,这是朝鲜社会主义大地上破土而出的{dy}株资本主义金融之苗。此前,朝鲜与海外市场和现代经济接轨的几个{dy},已经赫然抓取世界媒体的眼球,成为惊世骇俗的大新闻:去年7月初,朝鲜电视节目推出商业广告;10月前后,派出数十名管理干部到中国学习金融特别是股市运作;12月,欧洲市场出现朝鲜版牛仔裤……新华社的报道说,平壤街头眼下“随处可见号召进行经济建设的宣传口号”,而朝鲜官媒称今年将是“改善民生的转折之年”。

这些冒泡的新鲜事如果体现的是表面和基层的新气象,朝鲜{zg}领导人首次公开承认过失,则向世人揭示其深层与高层的思变之虑。朝鲜《劳动新闻》1月9日报道称,国防委员会委员会长金正日视察地方时坦言,没有完成已故领导人金日成的遗训,即让人民“吃米饭、喝肉汤、穿绸缎、住瓦房”,决心尽快改善民生。这四个衣食住行指标,高于解决基本温饱,低于小康小富,而它在朝鲜立国62年、朝鲜战争停战57年后,依然是2400多万朝鲜人民的梦想,让人扼腕叹息。

我儿时看过一些朝鲜电影,最不忍的是血泪控诉片《金姬银姬的命运》、《卖花姑娘》等,苦大仇深让身边女性哭倒一片;{za}看的英雄壮举片《火车司机的儿子》、《看不见的战线》和《一个护士的故事》,惊险、浪漫与牺牲给予我精神洗礼;最看不进去的是和平建设片《摘苹果的时候》和《鲜花盛开的村庄》等,美丽的笑脸,硕大的苹果,绽放的献花,阳光、舒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氛总让我呼呼睡去。

现在想来,真是少不更事。等我明白生死意义,战和善恶,再想重温那未曾牢记的苹果与鲜花镜头时,竟然多年不见朝鲜电影踪影,当代朝鲜被媒体叠加放大为如下形象:紧张对峙的三八线,美日韩与朝鲜的口水战,空荡、安静的平壤街头,抑或场面宏大、万人划一的盛大庆典。那反映普通人喜怒哀乐,家长里短和优美乡村风光的朝鲜细节只是儿时记忆的残片。

今年是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也是朝鲜当局建设“强盛大国”的关键之年。朝鲜三大报元旦联合献词,首次主动提出愿意与美国结束敌对关系,是在经济发力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信号。尽管朝鲜经济形势乍暖还寒,地缘政治僵冷如铁,但是,我仍然乐观地相信,朝鲜一定重现“鲜花盛开的村庄”,也一定会迎来“摘苹果的时候”,这是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此文将见刊于2010年1月25日《精品购物指南》“评论”版本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