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味精的战略转型- 2010-我的起点- wwchxqlwsr - 和讯博客
梅花味精的战略转型 [转贴 2010-01-13 14:24:49]   

传统产业的创新之道


  商业创意系列谈(之五)

  主持人:奇正沐古国际咨询机构董事长 孔繁任

  主持人信箱: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味精市场年总产量为100多万吨。全国有上千家生产制造企业,然而,偏安于河北廊坊的梅花味精集团,以年产能57万吨位居{dy}。梅花味精,这个以出口和大客户直供为核心的上游原料供应商,正积极地转身面对中国本土广袤的消费市场。

  梅花味精,切入到大众消费品竞争空间,如何从“无名”转向知名?从幕后转向前台?从低调转向高调?从国际转向国内?从大客户转向大众消费者?它,将如何创新?如何完成此次战略转型呢?本文旨在与大家探讨类似于味精品类这种传统产业的创新之道。

  2004年起,产能{dy}的梅花味精,开始了其创新之道。从多角度打造大众消费品强势品牌的系统优势。

  构建战略远景

  {ldz}就应该具有{ldz}的气势。梅花的战略目标直指调味品行业的xxxx(LEADER BRAND),即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的综合营销业绩位居调味品行业{dy}。要达到这个目标,梅花集团将其进行分解:{dy}步,发展主业,培养味精产品的市场占有与品牌影响,继续强化市场占有率{dy}的领导地位;第二步,适度地向调味品系列品类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产品延伸,并超越现有在各个品类都比较优秀的单品类竞争品牌(如镇江的醋、四川的酱、山西的陈醋、上海的酱油、广东的调味汁与调味粉)。实现一个全品项经营,主业明确,认知清晰,网络完善的调味品巨头。第三步,走向综合型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线向综合食品服务提供商再度延伸。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使梅花味精展现给企业团队和世人一个清晰的宏伟蓝图。

  创新产品优势

  发展战略是构建在业务战略的支持之下的。要达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再来看看梅花的业务战略。梅花对其业务战略单元进行了重塑:

  上下游价值链的进一步完善,形成其他对手很难模仿与超越的竞争力:伴随味精产业的相关配套产业,优化价值链,并形成利润奉献,支持味精战略。上下游延伸的目的不是为了规模,而是为了利润。

  横向价值链整合,未来的产品线布局与业务重组,形成以味精为主导,其他调味品为补充的新格局。味精主力产品方面,进行产品和包装的创新,开发出晶装颗粒产品。包装从过去几十年不变的白色包装,变得更简洁时尚。同时,开发出系列调味汁、调味粉等新产品,使消费者能够在超市完成对某一个品牌的调味品全品项购买的习惯。

  创新营销模式

  调味品的营销模式是与消费市场特征紧密联系的。2002年以前,基本属于传统流通方式,依赖各地的经销商和二级批发商层层流通,直至城市的农贸市场和乡镇的小店。2002年以后,连锁超市、KA卖场等崭新的终端商业业态的诞生,使渠道建设更复杂。和饮料、日化等传统产业相比,调味品行业还未做到精细化和精益化管理,营销模式整体上讲还是比较粗放的。

  梅花进入国内消费品市场,如果再按照以前的操作模式去运作,发展速度注定要受到限制。那么,有没有一种崭新的营销模式,能快速建立营销网络,追求渠道价值{zd0}化?在传统流通、现代KA等模式中,是否存在创新的可能?

  味精和鸡精,包括其它调味品都具有一个共性,就是餐饮与零售的比例问题,基本上是70%:30%。然而,餐饮市场量是{zd0}的,餐饮对品牌的要求不是{dy}位,而是更追求质量的稳定性与价格的合理性。所以,梅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营销“聚焦战略,集中营销”:在市场运作的前期,依托餐饮的量来托起营销的大盘,利用“深度分销”的模式进入流通市场。砍掉省级总经销,实施区域经销制,将渠道扁平化,以提高渠道商的利润率和确保终端执行的快速进入、快速反应、集中管理。同时,培养一支250人左右的营销专业队伍,协助区域经销商开拓餐饮和二级区域,以减少经销商压力。形成真正的深度分销执行层力量。

  客观来看,梅花味精这种深度聚焦的模式,在啤酒、饮料业已经不再神奇,但导入到一个传统的流通市场,还是具备发展前景的。

  创新品牌形象

  在梅花味精集团身上,具备了{lx}品牌的基因和品格:富有创新精神、变革意识、以行业为己任、敢于突破现状。但这是蓝图中的梅花,不是现在的梅花。梅花要实现战略,在业务选择、产品创新、渠道转变、模式成型等众多因素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品牌战略。

  梅花要冲刺行业的xxxx,就必须xxx塑造品牌形象。为此,梅花味精在企业发展史上{dy}次邀请国内知名的品牌营销咨询专业公司——奇正咨询全面介入。从品牌内涵、品牌理念、品牌形象等全面重塑梅花味精。

  {lx}品牌的品格,一定是富有领导气息的品牌。梅花的品牌之路,必然有浓郁的“中国式”特征,必然有丰富的“中国本土”气息,必然代表着东方的神秘感。2006年,9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献言将梅花定为国花。所以,梅花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文章笔下的爱物。梅花之于中国,就像樱花之于日本;紫荆花之于香港;牡丹之于唐朝。认识梅花就是认识中国;理解梅花就是理解中国;感觉梅花就是感觉中国。梅花的这种品牌基因决定了其作为一个{lx}品牌一定会超越品牌本身,让人回味无穷。

  创新推广运动

  在确定了品牌和营销模式后,梅花在传播与推广运动上,坚持“线上高举高打,线下快速反应”的执行宗旨。

  目前味精产业,由于产品价格低、利润低,导致其在传播与推广运动中乏力。至今尚无强势品牌掀起传播之风。惟有鸡精携高额利润主导调味品广告传播。梅花要成为xxxx,要尽快让大众消费者接受其品牌,广告与推广运动势在必行!基于梅花的三步走战略和市场培养期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梅花从试探性逐渐走向高调的推广运动线路:

  2004年,梅花味精在其重镇河北电视台,尝试性投入电视广告,当年河北市场以40%的占有率稳居梅花味精各市场区域{dy}的地位。

  2005年,梅花味精在内蒙古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做贴片广告,内蒙古市场成为梅花当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

  2005年,在两次不同市场小试牛刀之后,梅花挺进中国传媒的核心地带——CCTV(央视),并一举拿下餐饮类栏目“夕阳红”的赞助权与贴片广告权,给通路渠道商以激励,同步拉动消费者认知,扩大影响力。

  2006年,在梅花的区域市场,各农贸市场入口、各终端店头、各高速公路入口处“一品梅花·中国人家”的广告牌以炫目的中国红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2006年,在各个农贸市场的入口处,一个个梅花味精的流动展位如雨后春笋般崛起,250名的营销团队直接渗透到销售终端,进行“早市”促销活动。阳光的笑脸,丰富的味精产品知识,精美的促销海报,让市民感觉到一个从未有过的传统产业所勃发的生机与活力,亲近感大为拉近。

  2007年已经到来。对于梅花味精,谋势2007年的崭新市场攻略也将随机诞生。对于这样一个敢于挑战传统,走现代品牌之路的品牌,我们拭目以待!

  以梅花味精为例,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产业仍富有创新的魅力。我们也将看到中国有更多的传统产业在思辨的过程中,高举创新的大旗,走向新一轮的竞争。

郑重声明:资讯 【梅花味精的战略转型- 2010-我的起点- wwchxqlwsr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