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标准摆脱低端恶性竞争:药辅行业低位萌变_健康_挖贝网

  去年以来,陶氏、巴斯夫等国际化学品公司纷纷提高了其生产的药用辅料等产品的价格。而在国际性原材料、能源涨价风潮以及国内药品降价因素影响下,国内辅料生产企业也感受到了成本压力在传导。

  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2009上海药用辅料企业峰会”上,“我国药用辅料工业仍在低端徘徊,市场份额小,专业生产企业少,生产规模小,标准低,品种少,规格单一,研发力量薄弱”、“市场主体规则的缺失,中介的传统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存在恶性竞争”……来自辅料工商企业、高校的代表以及药用辅料行业专家,就中国药用辅料工业发展之路,结合近期经济环境进行了讨论。

  总产值不足35亿元

  虽然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2008年的类商品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我国西药制剂类商品出口依然录得出口额同比增长41.81%的喜人成绩。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药辅行业实际发展至今仍未能与制剂行业匹配。

  近些年,由于工业的发展,药用辅料特别是优质药用辅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强。然而,我国的药用辅料工业仍然在低端徘徊。

  据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教授介绍,目前我国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为数不多,辅料生产尚未进行GMP认证。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药用辅料72种,但实际使用的药用辅料品种约500种,大多数药用辅料仍游离在药品标准之外。药用辅料中仅30%有批准文号,其他均为药食两用型产品。

  按照全球药用辅料销售额占xx销售额平均百分比来推算,我国的药用辅料工业总产值不足35亿元。目前,全国生产药用辅料的企业约有200~300家,但其中专业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仅有几十家,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规模在1个亿以下,生产规模不大,如南京某化工有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大约为五六千万元,这个数字在国内药辅企业中已属佳绩。

  技术力量薄弱是药辅行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据悉,美国每年有上百种新药用辅料获得国家专利,最近7~8年全球有300多种新型xx辅料。我国近年虽有专利申请,但基本上没有新型辅料问世。

  此外,药用辅料品种单一、标准研究工作滞后也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曾在去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用辅料管理制度的建议。熊维政指出,《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多为传统辅料,而对新型药用辅料的标准很少涉及,不能充分满足制药工业的需求。现有辅料标准中,大多数辅料为一种规格,难以适应药品生产要求。如中国药典对卡波姆只收载了1个品种,而美国药典收载了6个系列品种;其他的品种如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等均根据相应的参数制定了系列品种的标准。

郑重声明:资讯 【制定标准摆脱低端恶性竞争:药辅行业低位萌变_健康_挖贝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