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常识
音乐艺术常识





交响曲



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乐套曲形式。由交响乐队演奏,它实质上是交响乐队的“奏鸣曲”,但比奏鸣曲更富于表现力、更加富于恢宏的气势。交响曲是音乐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音乐形式。“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共响”。早期的交响曲由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序曲“快板--慢板--快板”的结构形式为交响曲的套曲形式打下了基础。序曲性质的交响曲在18世纪逐渐脱离歌剧,吸收其他器乐曲的因素,发展成为独立的有3个乐章的器乐体裁,依然属于小型乐队或器乐重奏的作品;后经海顿、莫扎特的大量创作实践,最终确立了规范的交响曲式,即古曲交响曲。它包括有4个乐章:{dy}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节略的奏鸣曲式、三段式、复三段式、变奏曲式,具有抒情性;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此外,交响曲整体的调性布局、和声结构、各乐章间的对比与平衡、乐队中乐器的组合与规模等均得到规范化而基本定型。交响曲在贝多芬手下则被发挥到极至,乐曲的展开部与尾声得到扩大,主题对比强烈,和声富于动力性,第三乐章以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等,都是贝多芬深化交响曲体裁的具体体现。他的《第三交响曲》使交响曲进入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新阶段。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曲的{zd0}特征是个性突出,因而也决定此时期的交响曲在不同的作曲家笔下,无论内容、形式、技巧有着不同的创新,出现了以歌唱性旋律取胜的抒情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标题交响曲--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还产生了新的交响乐体裁“交响诗”。同时各国的民族交响曲也兴起,俄国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捷克的德沃夏克,芬兰的西贝柳斯等都作有具浓郁民族风格的交响曲。此时期的交响曲,其乐章数目有多有少,不局限在4个乐章,乐队编制上有时也有变化。家喻户晓的交响曲主要有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第101交响曲》(“时钟”),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合唱”),等等。





摇滚乐



流行音乐的一种。20世纪50年代早期发掘于美国,后遍及世界。由一组人演出,如其中包括人声、吉他(通常带有电声扩大装置)以及其他各种鼓,摇滚乐又可分为民间摇滚乐、爵士摇滚乐和朋克摇滚乐。摇滚乐产生于战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生活现实中,因此,歌词常演的社会内容,有反叛意味。它直白的喊唱与强劲的节奏是青年人不堪生活压力下的宣泄。





爵士乐



一种以即兴演奏和变化丰富的节奏为特点的音乐形式。源于美国新奥尔良的贫民区,当地黑人文化和欧洲文化的独特的交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保存了它的产生。可以独奏,或以任何一种方式组合演奏者。乐器组合通常包括独奏乐器单簧管、萨克斯管、小号和长号和一个提供节奏背景的打击乐器组,由鼓、低音提琴或低音吉他、钢琴或吉他组成。演奏者对器乐、声乐音色和节奏的抑扬顿挫在即兴中的独特处理,与强烈节奏引起的亢奋,成为爵士乐的特点与风格。





鼓吹乐



中国器乐合奏形式之一。另一说专指中国古乐之一种。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后被历代统治阶级所用,作为军乐、宴乐,及其他各种仪式中。古时常用乐器有鼓、钲、箫、笳等。长期以来在民间不断衍变和发展,广泛流传。演奏形式有三种,分别以唢呐、管子、笛3种类型乐器主奏。如冀东鼓吹、山东鼓吹以唢呐、海笛为主奏乐器,山西八大套、冀中管乐中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等。





弦诗曲

  

中国民间丝竹乐乐种。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等地。常用曲目除xx名曲《薰风曲》、《寒鸦戏水》、《平沙落雁》、《月儿高》、《昭君怨》、《凤求凰》、《小桃红》、《玉连环》、《锦上添花》、《黄鹂词》外,还有《出水莲》、《柳青娘》等。常用的乐器有二弦、扬琴、秦琴、琵琶、三弦、月琴、椰胡、二胡、横笛、唢呐、洞箫、小鼓、木鱼等,以二弦领奏,其他乐器根据演出形式而定。乐曲通常由3个部分组成,即慢板(头板、二板)、快板(三板、考板)、尾声。演奏者可即兴加用花音、揉音、滑音等技巧。演奏风格细致优雅。民间艺人使用二四谱。由二四谱的演奏又产生了“轻三六”(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重三六”(多表现庄重激昂的情绪)、“轻三重六”(多表现清新优丽的情绪)、“活五”(多表现凄凉悲切的情绪)4种调。





独奏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由一个人演奏某一乐器。常有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三重奏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3件乐器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担任的声部演奏同一乐曲。也可指由3件乐器演奏的乐曲。此种乐曲系由复调风格的三声部奏鸣曲演变而成,通常用奏鸣曲套曲形式,有4个乐章。由大、中、小提琴演奏者组成“弦乐三重奏”,由3件管乐器组成“管乐三重奏”;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组成“钢琴三重奏”。





四重奏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5件乐器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担任的声部演奏同一乐曲。亦指由4件乐器演奏的乐曲。通常用奏鸣曲套曲形式,有4个乐章。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弦乐四重奏”;由小、中、大提琴与钢琴组成“钢琴四重奏”,亦有由管乐器和弦乐器组合的四重奏。





五重奏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5件乐器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担任的声部演奏同一乐曲。亦指由5件乐器演奏的乐曲。通常用奏鸣曲套曲形式,有4个乐章。由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管弦乐五重奏”;由4个弦乐器与钢琴组成“钢琴五重奏”,也有管乐器与弦乐器,或管乐器、弦乐器或钢琴组成。





独唱



声乐演唱形式之一。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亦有用人声伴唱者。





重唱



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每个声部均一个人演唱的多声部乐曲及其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重唱在歌剧中常见,也是室内乐的演唱形式之一。





齐唱



声乐演唱形式之一。由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合唱



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寡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





山歌

  

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一般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山歌的音乐极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风格性最强的品种。山歌的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南方有“客家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江浙山歌”、“弥渡山歌”等;北方有“信天游”、“山曲”、“花儿”、“慢赶牛”、“爬山调”等;少数民族地区有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飞歌”,藏族的“哩噜”,壮族的“欢”、“加”、“伦”以及彝、瑶族、黎族、畲族的各种山歌等。草原的“牧歌”,水乡的“渔歌”,平川的“田歌”或“田秧歌”,都与山歌的性质相类似。山歌的风格有的悠扬秀丽,有的豪放粗犷。各地山歌都有一些代代相传的曲调,歌者即在这些曲调上即兴编词歌唱。其曲调的节奏较自由,有字密、腔长的特点。乐段结构常见的有2乐句乐段、4乐句乐段,多为单乐段的反覆或变化反覆。





音阶

  

由一系列向上或向下逐级进行的音构成,各音之间具备一定的音程关系。音阶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然七声音阶。它的每个八度之内包含5个全音和2个半音。根据音程关系的排列不同又分为自然大调音阶和自然小调音阶,如以C音为主音的自然大调音阶为CDEFGABC。自然七声音节中的自然大调音阶是现今应用最广、{zj1}实用性的七声音阶。(2)五声音阶。“五声”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被冠之以“宫、商、角、征、羽”的名称。以C间为宫的五声音是为CDEGAC,它包含了3个全音和2个1?音(小三度)。它的应用范围也较广,主要流行于苏格兰、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亚洲、非洲为主)的民族民间音乐之中。也常被称为“中国音阶”。(3)半音音阶。即八度内的12个半音依次逐级进行,是平均音阶。它是将八度音程均分为12个间距相等的半音,律学上称为十二平均律。进入20世纪之后,音乐创作才真正开始了不分主次、平等地运用12个半音的先河,这种作曲技法被称为十二音技法或十二音体系。(4)全音音阶。即八度内的6个全音依次逐级进行,是平均音阶。它是将八度音程均分为6个音距相等的半音。印象派音乐作品有此特征。除以上4种音阶外,还有阿拉伯音阶、吉卜赛音阶等其他种类的音阶。





速度

  

音乐中各种快慢程度的总称,具体指音乐进行时的快慢。它与“力度”同为表达音乐语言“语气”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根据作曲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而定,是演奏(唱)音乐作品的主要依据。它通过音乐表演和作曲者在乐谱上的标记存在,用速度术语和速度记号表示。现行的速度术语及记号起源于意大利并于17世纪末确立。常用的如largo(广板)、adagio(柔板)、andante (行板)等,是“基本速度”,被标示于一首乐曲或乐曲某部分的开始处上方,这些速度术语同时也是速度记号。19世纪出现了节拍标记,作曲者常将它标示在“基本速度”的右边,以表明乐曲的准确速度,可视为对“基本速度”的一种补充。相对于“基本速度”还有“变化速度”,常用的如rallentando(渐慢),记做rall.;ritenuto(转慢),记做riten.;accelerando(渐快),记做accel.等等。“变化速度”是乐曲在进行过程中速度发生临时变化。


郑重声明:资讯 【音乐艺术常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