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台兮淡忘归_honghong_新浪博客

游云台兮淡忘归

(一)高涧落瀑之红石峡

“黄帝故里,龙门佛光,少林功夫天下扬。欢迎您来河南!”一进入焦作市,我的手机上就收到了这条短信。几分暖意几分新鲜。

第二天6点起床,30分钟后车子已在去云台山的路上。导游对云台山神秘的述说铺垫成我们膨胀的期待,晨雾茫茫中云台山几抹黛青如国画大师的水墨佳作。

检票,换车,一大队人马被导游呼来唤去,七零八散之后终又会合,出发!

山路如龙,车速如箭。司机师傅好似一位大侠,拼尽全力带我们逃命去也——而车上却惊叫阵阵,{zh1}已是七倒八歪。

惊魂未定,红石峡到了。从高桥上鸟瞰:峡底游人如蚁。大家互相招呼观看,然后作吃惊的感叹。左旋右转,你前我后,一气儿走到谷底。便听见潺潺水声,但不知声从何来,就如武打片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高手。两壁赭红色岩石上千年的绿苔蔓延,滋生无限凉意。

走着,看着,水声大起来。再走几步,其响如百鸟齐鸣,有一瀑布垂帘于前方,好似晴天飞雪!又如山野人家的炊烟。人群雀跃,很多拿摄影机、相机甚至手机的手伸出了栏杆外……

容不得你停留,人流涌向更幽深之处。涧底有水,小路就延伸到水里,孩子们便撩水嬉戏起来,更有扭腰摆臂留影者。走走停停,不觉之间8华里的路程已快到尽头。

红石峡怎会让我们就这么离开呢?就在兴致接近尾声之时,却也是红石峡渐进高潮之际。隆隆巨响——金属质感——震荡四壁高崖——乃又一幕更壮阔瀑布也!那真称得上是一幕神奇的天瀑啊!仿佛条条玉龙自云端呼啸而来,又如浩荡银河于天际倾泻。这是老天豪放不羁的长啸,这是贝多芬〈〈悲怆〉〉〈〈命运〉〉的绝响!

有几个孩子受了感染,抑制不住地唱诵起那首老得可爱的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情此景,不有几句诗歌念念还行?

就在这一刻,我好象有一点点明白了庐山脚下的李白、泰山之巅的杜甫、长江水畔的苏东坡、黄土塬上的毛润芝……我也好象有一点点明白了〈〈望庐山瀑布〉〉〈〈望岳〉〉〈〈念奴娇 赤壁怀古〉〉〈〈沁园春 雪〉〉……千里家国,锦天秀地,倾国倾城,英雄折腰啊——滚滚而来的诗情啊,如汹涌的钱塘大潮——谁拦挡得住呢?而当她来临时又有谁想去拦挡呢?就让这些古今的诗情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大山的臂弯里,脉脉钟情于天地间这方站起的大水;在水立方的咆哮里,融进了我无声的呐喊——

就让飞溅的森森生凉的水星儿洒落我全身,就让如丝的瀑雨浸湿我的衣衫,就让这无色的水墨浸染透我的手指,就让我远离俗世里的自己——

 

及:晌午时分,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就近在云台山一家小店就餐。见有一八九岁光景的女孩忙进忙出,擦桌上菜,端汤送水,活计爽利,腿脚清楚。再看看身边那几个孩子,心底涌上几许感慨……)

 

游云台兮儋忘归

(二)山水神话之小寨沟

在小店吃饱喝足之后,大队人马涌向停车场。在正午不算很毒辣的太阳地儿里走着,去赶赴小寨沟的秀丽山水盛宴。

平缓的地势预示着前方不会有大惊大险。果不其然,龙蛇潭没有虬龙呼啸沧桑,xx石让我们瞬间xx,水儿也很温婉地在圆润的大石壁上舒展着腰肢,随意地摆出几个曼妙的造型:情人瀑、“丫”字瀑……她们并不期许游者夸张的赞叹,只是心平气和地迎接你也还平静的目光。

平静的游潮微微骚动起来,原来右前方绿天鹅绒般的石壁上挂着几缕晶亮的水帘,“水帘洞!”我们不禁吆喝出来。三五酷装男女踮着脚小心走过水中凸起的圆石,有的干脆光着脚丫子趟起水来。伸出手接住水帘的沁凉,用矿泉水瓶盛满相隔不远的不老泉的甘甜……

一路轻松,有时还能闲聊几句。忽然天色好象阴暗下来,抬眼猛见头顶上石壁如鲲鹏之巨翼,凌空而来……听见别的旅游团的导游正在热情描述:此处名曰龙凤壁,壁上有“凤尾串珠”“龙头喷水”……我使劲寻找她描绘的形象:一块长满了厚厚绿苔的岩石,极像传说中的凤鸟之尾。凤尾上串串水珠xx停歇地滴在下面的清潭……凤尾串珠!是不是凤凰刚刚出浴,正在抖搂翎羽……啊!神话在我的想象中xx。可“龙头喷水”却无缘相见,遗憾!唉,也罢,一切随缘。

本想到此止步返回,抬腿之际碰上我们的周导,他就方石而坐,悠荡着双腿极力劝说:“都走到这儿了,怎么着也不差这么几步。继续前进,前面还有蝴蝶石呢!”

走吧,一边走还一边问:“蝴蝶石呢?蝴蝶石呢?”仿佛我们就是为了这块石头而来。还真几步,就有人大呼:“蝴蝶石!”循声而望,两块巨大青石像极了蝴蝶错开振起的双翅,正在满蹊的花丛里流连……

尽管知道这是人们煞费苦心的杜撰,但我情愿迷失在这美仑美奂的虚构中……

如果说红石峡是一部惊险大片,奇景险韵叠生,使我们平静的心湖波澜乍起;那小寨沟就是一篇我们期待已久的山水神话。几许真实,几丝虚幻。大自然山山水水的安慰和对生活诗意的虔诚,就已沉淀在我们心底了。

 

游云台兮儋忘归

(三)山登绝顶之茱萸峰

 

清晨早起,听说今天去云台山的{zg}点——茱萸峰。自忖此处可能和红石峡、小寨沟大同小异。再加上昨天气力殆尽,一夜乍睡乍醒,断无再去登山之意。便脚蹬高跟凉鞋,准备心安理得地在山下坐等。

去路依旧曲折,司机更加疯狂,行程分外惊险。由于隧道颇多,大小二十三洞,拐弯抹角,迂回奥妙;长短不等,奇妙多彩。惊险之外却也多了几分奇幻迷离。听见导游唤他叠彩洞。往往是车尾才出得此洞,车头已钻入彼洞。历经一段段点点灯光的昏黄,夹杂着一片片间断的青天白日。导游提醒快看山间团团升腾的白雾,逗引得见惯平原的孩子此起彼伏地惊呼。好不惬意!我蔫蔫的心绪渐渐醒了过来。

有这一路绮丽险壮景观的蓄势,茱萸峰将有一番不容我小视的景致在前。

终于,颠簸过后一片平整开阔的地界展现在眼前,唐朝的王维用一身柔美纯净的白色雕塑出书卷气的笑容,飞扬着一个心灵隐者的大自在,温暖着八方来客。一如他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般亲切。

本想坐等,可双脚却沿着王维身旁的青石小阶拾级而上。抬眼所见,无非是登山者林林立立粗细不等的腿。平时爬上三楼即已腿似浸醋,可今日为何抬脚似驾云?可能是众人同攀,互相打气,喧嚷说笑,疲乏已不知所去何方了。

峰回路转之时,有亭翼然端立于眼前。等走近了,芳名得瞧:依亭。不作停留,前方充满了无限吸引。

有时路宽坡缓,孩子们一路小跑;有时石阶又如刀削剑劈,加以两侧无所遮拦,我脚软心虚起来,只好手脚并用。此时真想就地一坐,不再历此险程。可见身旁绿女红男面如常色,前行似闲庭信步,心中羞赧不已。女儿早已不耐烦,与伙伴跑跑停停,不时回头唤我几声,权当加油。深呼吸几下,重拾勇气,在心里大喊一声:“赐予我力量吧!”虽没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气,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一直在诱惑着我。

{zh1}一段石阶了,仰头看见女儿正在招手,士气骤增。我面赤气喘之际,即登上茱萸峰顶之时。

茱萸峰,1308米,这也是我此时的心理高度吧?

气还没喘匀,便听有人大喊:“雾!雾!”循指望去,四周群岭匍匐,山脊雾霭氤氲,山谷里云气翻腾……青山苍苍,白雾茫茫……恍惚之中,仙袂飘飘,天乐袅袅……云腾山浮,我们也觉得有了几分仙气,心儿荡漾起来……

“我要吃削皮黄瓜!”女儿大喝。这儿连黄瓜也有的卖?看来白雾渺渺之巅业已红尘滚滚了。女儿得意地吃着绿艳艳白莹莹的削皮黄瓜,我咬了一口,啊,甘甜甘甜!忍不住又咬几口嚼个豪放。其实,这红尘仙境又有何别呢?

不容久留,便待下山。去路在山后,最险的一段全是木板铁片支撑,软梯一般飘挂下去。其势之陡逼我脱下高跟鞋,不过xx不用担心脚被扎伤,山上石阶洁净如拭。

没想到又走到了依亭,原来她是两路的交汇点。依亭,一个多么女性化的名字!情眸脉脉,玉容半掩。更有一些况味的是柱子上的镏金联:青山情依依似若刘备望徐庶,流水意潺潺朋同汪伦送李白。青山情重,流水意浓啊!难道你没有感觉到依亭正秋波暗送?身旁的树儿正拉扯着你的衣襟?你还舍得一走了之吗?

两天下来,我很想对云台山说点儿什么,可一时又想不出。暂且先借平凹先生赞美他家乡的“秀中有骨,雄中有韵”一用,就这八个字!云台山,你当得起。

云台山,我要起程了,但我是带着你一块上路的。

郑重声明:资讯 【游云台兮淡忘归_honghon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