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产品为何难入百姓家

消防产品为何难入百姓家

一山

摘要据不xx统计,有二分之一的火灾都发生在家庭。在火灾频频出现的我国,家用消防器材作为家庭成员在预防、扑救初起火灾和发生火灾时的专用器材本该大显身手,但是我国家用消防产品市场消费却存在着这样奇怪的现象:家用消防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足1%,它们还远远没有走进百姓“家门”

关键词家庭防火意识、侥幸心理、被动心理

正文

1.前言

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09年1至9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97366起,死亡799人,受伤461 人,直接财产损失9.7亿元[1]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火灾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特大火灾引起的群死群伤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上个世纪70年代为美国、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火灾事故高发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火灾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我国由火灾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平均每年不到5000万元,60年代平均为1.2亿元,70年代为2.5亿元,80年代为4亿元,90年代为11.6亿元[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特大火灾特别是一些地方发生的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根据xx部门的统计:近4年来全国有72起特大火灾发生在商场、饭店、歌舞厅、网吧等公众聚集的场所,死亡564人,伤175人[3]。大家肯定对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印象尤深四个如花的生命瞬间消逝,让人扼腕叹息“十年寒窗终问鼎,一朝火海葬今生”

据不xx统计,有二分之一的火灾都发生在家庭。在国外,家用消防产品占整个消防产品市场份额的40%到60%。在火灾频频出现的我国,家用消防器材作为家庭成员在预防、扑救初起火灾和发生火灾时的专用器材本该大显身手,但是我国家用消防产品市场消费却存在着这样奇怪的现象:在我国,家用消防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足1%[4],它们还远远没有走进百姓“家门”

2.一探究竟

为了配合此次论文我进行了5位同学家长进行电话采访,同时走访了福大周边的永辉超市、超兴旺超市以及一家位于晋安区的由福州当地人开的安防器材经销店“福州防火设备公司”。另外,通过利用群发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果然,走访超市及安防器材专卖店的结果就是家用消防产品在市场上大受冷遇在永辉超市和超兴旺超市这两家福州大学周边{zd0}的超市里均难觅家用消防器材的踪影,那就更不用说其他小商店了。而只有在晋安区的那家消防器材专营店才能看到一些种类单一的家用灭火器,“福州防火设备公司”的老板林先生说,他的店单月销售额可以达到6 万元,但家用灭火器这一块所占比重不到1%。以11月份为例,最基本的家庭消防配备灭火器也只卖17 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利润薄,市场狭小,导致厂家不愿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家用消防设施的生产中去。所以市场上家用消费产品的更新比较慢。而家用消防设施仅为几十元,最多也为上百元。再加上居民购买极少,家用消防设施市场狭小,致使厂家不肯大批量生产。再加上经销商对家用消防市场也不看好,这些都是导致在广大超市中难寻家用消防产品的原因。

在大众最经常消费的广大超市中并没有出售家用消防器材,这应该是导致消费器材难进百姓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只能算是一个间接原因,是大众对家用消防产品消费不足,导致超市并不出售消防器材,反过来超市的不推广又进一步遏制了广大消费者对家用消防产品的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对5位家长的采访与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分析我发现了这个最主要原因。

对5位同学家长进行电话采访的结果是仅有一户家中准备了一瓶12公斤灭火器,其他4户家庭均没有装备过消防产品。虽然这次电话采访的按统计学的要求数量上严重不足,但仍然能从调查的结果中追寻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来。

问起家长们为何明知火灾时时威胁的同时却不准备灭火器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虽然每天都能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关于闹火灾的事,但究竟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关于家庭火灾危机感仍然不强。刚刚得知哪里闹火灾时可能会有想为家庭添置消防器材的想法,但是没过多久也就忘记了,家里人更加注重的是否添置了“等离子”电视。这不正是普通居民的家庭防火意识淡薄的表现么。

我认为普通居民的家庭防火意识淡薄的现象可以用广大家庭消费者行为中的“侥幸心理”来解释。正是因为“侥幸心理”在作怪,广大家庭即使能够从电视、报纸以及相关渠道获得有关家庭火灾肆虐的信息,并意识到了家庭火灾随时都有可能危害到家庭、家庭的财产及人身的安全,但仅仅只是停留在在心里或口头上表示要加强家庭防火,并没有转换成对家用消防产品的实际消费。

所以,消防器材之所以难进市民家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大家庭“侥幸心理”在作怪,导致家庭防火意识淡薄

要想让家庭突然提高了防火意识,按照平常的逻辑是不可能的,除非家庭真的是因为火灾而发生巨大损失或变故,才会在短时间内突然提高防火意识。这不仅是一个消费者、一户家庭是这样,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都是因为某些大事故才推出了更新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措施来。因为因为9.11事件,美国全面打响了反恐战争;因为印尼大海啸,催生了全球海啸预警系统……回顾消防事业改革发展,更是印证了这个规律:莫不是由重特大典型火灾推动的哈尔滨天鹅宾馆高层火灾与“高规”诞生;上海二轻局城市火灾催生《责任重于泰山》理论;突发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促使火灾报道公开、引咎辞职成为问责制的先声;8·5深圳清水河大爆炸,将危险品仓库选址写入立法规范;商场火灾,触动社会对消防安全管理深层反思;惠来佳成打火机厂火灾,使“三合一”场所成为火灾隐患顽疾;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大厦火灾,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隐患成为新的火灾爆发点;北京市“蓝极速”网吧火灾,xx未成年人(青少年)消防安全教育;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火灾,古建筑防火呼唤更完善的文物消防安全保护措施;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使建筑消防设施合格与否再一次被社会xx;浙江海宁黄湾镇五丰村特大火灾,移风易俗成为新农村建设消防安全的新课题……真不知道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过后才能唤醒每个家庭防火的意识。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在失火时救火的被动性心理。调查中当问到家庭失火时最重要的救火方式是什么时,大家给出的答案非常统一:拨打119。在家庭失火时,居民是抱着被动救火的心理,想到更多的是怎样得到他人的帮助。更确切的说,居民仍然是把他人帮助救火放在救火方式的{dy}位,而不是把自己日常有过积极准备失火时主动救火的方式放在{dy}位。“因为居住的小区已经装备了消防设施,因而家庭不需要家用消防产品”这也是在调查中居民针对家用消防产品受家庭冷落的一个理由。依靠公共的设施,依靠公众的人力来防火、救火,其实正是广大居民“被动心理”的外在表现。

当然,失火时就{dy}时间拨打119,这还与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有关。家庭是这样教育的,学校也是这样教育的。我们从小,父母就告诫:火是非常危险的东西,一定不能随便玩弄,失火时也不能逞英雄要去救火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在学校,老师给予大家更多的是看见失火时{dy}时间要拨打119,虽然学校也以救火英雄为教育学生的榜样,但总是在榜样教育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注重自身的安全,要量力而行。正是这些从小就受到的教育,潜移默化中造成了现在广大居民对防火、救火的被动心理,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家用消防产品受到冷遇。

第三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所特别强调的“面子”因素。如果真的买个灭火器,家里人都会觉得摆哪里都嫌碍眼。居民会感觉外貌丑陋的灭火器与自己的房子很不协调,甚至会觉得灭火器不太吉利。再加上现在的家庭房子空间本来就不大,而且不小心还会伤到家里的小孩等原因,就会出现本来已经下定决心要购买灭火器的消费者,在考虑到上述原因时又开始犹豫不决了。

其实家用消防产品难进百姓家门的原因非常多,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重要原因以及一个次要原因之外还有如:消防教育不足,社会消防投入不足等等诸多原因,因为这些与本次论文分析原因的出发点——“消费者心理”没有太大的联系所以不一一列举。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广大家庭防火意识一定会不断加强,正如xxx说过的,“安全是市民社会的{zg}概念”,“按照这个概念,整个社会的存在都只为了保证它的每个成员人身、权利和财产不受侵犯”[5]相信到那时,家用消防产品在中国一定有着xx巨大的市场。

郑重声明:资讯 【消防产品为何难入百姓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