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1
7月7日xxx下令部署河南的3个野战军(38军、、40军)和黑龙江的向中朝边境集结。10月1日,在国宴上,xxx提到了出兵的问题,黄炎培说“自古道出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xxx插话说“我们打算叫支援军,支援朝鲜人民。”黄说“谁派出去支援的?是国家么?那我们是不是要和美国宣战?”xxx提笔将“支援”改为“志愿”。“”由此定名。
  【2 联合国军的攻击(1950年9月15日-10月25日)】
   〖2.1 仁川登陆〗
  在初期,朝鲜xx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7月24日占领,7月31日则占领了,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此时第25师收到死守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实施风险很大的计划。
    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从朝鲜xx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xx与釜山xx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此外,由于在二战后,美国为了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秘密和日本单独。在美国的的授意下,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秘密派出了扫雷xx,是二战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
  〖2.2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美国原先将朝鲜xx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计划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而有所改变。麦克阿瑟将军要求乘势追击,将共产主义逐出整个朝鲜半岛。9月27日,美国与总统杜鲁门都同意了麦克阿瑟的建议,但是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只有在中国和苏联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朝鲜。次日美军xx就进逼三八线,10月1日韩国{dy}批xx终于进入朝鲜作战。
  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将xx以师为单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转交给朝鲜。1950年5月底,金日成派密使至北京,但xxx主席表示了对美国参战的担心,并在战争爆发后,仁川登陆前,多次提醒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指出仁川将会是美国登陆地点。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7月13日即成立,从河南抽调4个军及炮兵xx,开赴东北,增强边境防御。8月5日,xxx电告东北边防军领导,要求在8月底完成作战准备,在9月上旬能够出动至朝鲜参战。此时朝鲜人民军还在南韩洛东江一带作战,联军仅守住釜山防卫圈(仅占朝鲜半岛国土3%)一小块地区。
  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中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9月30日,总理xxx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10月3日凌晨美国xx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前,xxx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北京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
  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前苏联解密档案表明,斯大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做成{zh1}决定。xxx赶赴跟苏方讨论参战问题。10月4日,中国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抵商讨朝鲜问题,10月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中国的文物市场,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十分顾虑麦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整个朝鲜半岛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到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如果朝鲜亡国,中国势必要让金日成在中国的东北设立流亡政府,但这对中国十分不利,因为将为美军侵犯中国东北提供了强有力的借口。同时,由于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止攻打台湾的渡海战役,让中国直接感受到美国的威胁 。
  基于这些理由,北京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半岛,抗击美国。
  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推进。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县)渡入朝作战。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军大举进攻前,与麦克阿瑟在会面。麦克阿瑟保证不会侵略中国,并且自信地表示中国“无意参加这场战争。当今是我们强大而中国软弱的时代,若中国xx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受到人类历史上规模{zd0}的屠杀。”他同时还认为战事将在前结束,称要让美国的子弟兵回家过这个美国的传统节日。
  当然此时麦克阿瑟是有理由对战事感到乐观的。10月11日韩国国防军占领,10月19日(同{yt}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不过当时美军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美军就已经占领了平壤,朝鲜政府迁往市。韩国国防军陆军第六师的xx已进抵鸭绿江畔楚山郡,美国空军飞机多次进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市附近的机场与交通线,胜利似乎就在眼前。
  但是,中国人民军志愿军入朝后的{dy}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突然对敌军发起攻击,用了一个多小时便占领了温井,歼灭所有敌军。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这场战争定义为“为援助危难的友好邻邦和保家卫国而战”,实际是履行共产主义阵营的国际义务,扶助弱小的共产主义邻邦防止其灭亡。 【3 中国人民军志愿军参战(1950年10月25日-1951年5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0月初就已经基本确定要派兵入朝参战,但是由于苏联方面顾虑美苏迎头相撞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不愿意提供空军掩护,派兵计划一直没有执行。10月9日xxx亲自访问莫斯科,与斯大林讨论朝鲜问题。但是双方还是无法就该问题达成协议,甚至一度在10月13日宣布放弃,准备让金日成到东北组建流亡政府。不过经xxx与其他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高层讨论决定最终还是出兵参战,但要求苏联方面最迟在两个半月内提供空军掩护,还要负责中国各主要城市的领空安全。斯大林{zh1}也在17日同意了请求。
  决策形成后,xxx和xxx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并初步拟定了“支援军”的名义。认为支援军,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让国际认为中国对美国宣战。因此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使用了xx不同的番号。表示不是中国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xx整建制地参战。总司令彭德怀更打趣说:“什么志愿军,我就不是志愿的!”当时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xx,只是使用了xx不同的番号后,也愿意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3.1 {dy}次战役〗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今称丹东)、(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称)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边界鸭绿江,10月25日发动突袭。
  联军并未料到中国会在未对联合国宣战的情况下出兵,而且此前前方的联军也没有收到任何中国xx已经跨过鸭绿江的情报。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以南。{dy}次战役以中国xx的全面告捷结束,中方宣称歼灭了3.5万名联合国军士兵。
  〖3.2 〗
  虽然{dy}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但同时他也承认“联合国军全部被歼的危险”,因此建议应该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但是美国杜鲁门政府显然意识到在二战刚刚结束后就立即与中国作战将有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认为应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而中国的参战,令杜鲁门政府再度改变政策,称朝鲜半岛的统一可以“日后再谈判”,显然抛弃了之前要一鼓作气统一朝鲜半岛的策略。
  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中朝xx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先示形于敌,诱敌军进入战役发起线后于11月25日发动第二次战役,在西线战场使用志愿军第38军、42军从左翼突击美军第8集团军纵深。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美韩军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12月5日弃守平壤。此时彭德怀向xxx要求停下来:“目前xx粮、弹、鞋、油、盐均不能按时接济,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随修随炸。”12月13日,毛覆电:“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
  〖3.3 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中朝xx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dy}军团攻占。
  杜鲁门政府的另一个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的决策。麦克阿瑟不顾政治目标,而仅仅追求军事上的利益,这种行为其实会使任何一场冲突升级为世界大战,而这在核武时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轰炸中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xx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zg}司令官职务,由马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样知悉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数月英雄式的欢迎,但是这股热潮并未持续。
  此时的美国已经发现自己陷入朝鲜半岛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个陌生的战场打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因此美国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xxx认为中国有能力将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事实上,中国xx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由于缺乏军需用品,战争行动大受影响。
  1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后退,第四次战役的发动过于仓促,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dy}次挫折。志愿军不得不放弃仁川和汉城,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北纬38°线以北。
  更由于缺空现代化空军编制,使得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所谓前线与后勤的区别,整个战线几乎曝露于美军的狂轰滥炸,空袭猛烈之下,只能利用夜战突击、并利用夜间以大量民工抢修道路与桥梁,随炸随修,随修又随炸。战场上缺乏新鲜果蔬,志愿军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于作战。严苛的环境逼得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搭机返北京,直言前线之困难。xxx思考后向彭德怀提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但是志愿军仍然将联合国军阻滞在三八线附近。消灭联合国军78000多人。
  〖3.5 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至29日“xx攻势”结束,联合国军开始发动“第二次春季攻势”,逼进铁原、涟川。其中志愿军63军开始逐山逐水地死守,联合国军第二次跨进北纬38°线,志愿军被迫全线后撤退约40公里以勉强阻止住联军的进攻,美军的弹药量是平常五倍,被称为“范弗里特的弹药量”,中国人民志愿军损失惨重,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为7644人,180师人员损失大部分为被俘,被俘人数约为5000余人。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也损失了8万多人。从此之后,双方转入战略对峙。
  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
  【4 相持阶段和停战谈判(1951年6月23日-1953年7月27日)】
   右图说明:联合国军在1950年1月9日至1951年底的进攻和双方僵持阶段形势,黑线为最终双方军事分界线
  〖4.1 {dy}次停战谈判〗
  经历了一年的大规模冲突后,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提出双方进行停火谈判的建议:
  “ 目前最尖锐的朝鲜武装冲突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苏联人民认为,{dy}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xx撤离三八线。”
  1951年6月25日,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发表声明表示赞同,中国在当日《》中发表社论表示,“我们中国人民xx赞同这个建议”。
  而美国总统杜鲁门则在参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说表示美国“愿意参加朝鲜半岛和平解决的谈判”。
  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奉命通知朝鲜人民军:
  “ 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一个停止在朝鲜半岛的敌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的停战协议,并愿适当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我在贵方对本通知答复以后,将派出我方代表并提出一会议的日期,以便与责方代表会晤。我提议此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伤兵船上举行。”
  7月1日,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答复:
  “ 你在6月30日关于和平谈判的声明收到了。我们受权向你声明,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和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代表准备于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会晤。
  这样,双方{dy}次停战谈判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了。
  朝中方代表为:(朝)、李相朝(朝)、(中)、(中)、张平山(朝)五位将军。
  韩美方代表为:特纳·乔埃(美)、克雷奇(美)、霍治(美)、勃克(美)、白善烨(韩)五位将军。
  朝中方提出三点建议:1、停火;2、恢复三八线为朝韩边界;3、外国xx尽快撤离。
  韩美方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要求将停火分界线放置在朝中方控制地区。{dy}次谈判破裂。
  〖4.2 停战谈判的恢复和军事分界线协议〗
  为获得停战谈判的有利条件,联合国军和韩军于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别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分别进攻朝中方西线和东线防线。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转入防御,同时还遭到了洪水灾害,很多防御工事被毁。经过两个月的激战,联合国军占领了646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推进约2公里。
  李奇微意识到,“没有谁会相信凭我们手中的这点儿有限的兵力,能够赢得什么全面胜利”。于是,停战谈判在10月25日重新恢复,地点改在了。
  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间,志愿军发起局部反击战,占领了280平方公里土地,并巩固了开城地区的防御。
  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及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以双方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停战期间的非军事地区。如军事停战协议在本协议批准后30天之后签字,则应按将来双方实际接触线的变化修正上述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
  由于双方的条件过于悬殊,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提到:“在这两年中,在双方的防御线上,密集地部署着200多万人的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的、最复杂的、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联合国军的防线由部署严密的火炮阵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组成,数层阵地使其纵深达300公里,每一层防线都构筑了{yj}性的工事和堑壕,每一层防线都制定了周密的空军支援预案,形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立体防御网络,这条防线被称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中国xx的防线上,数十万官兵开始建设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御工程,其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沿着对峙线自西向东,数百公里的防线上,深理在地下的{yj}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网般四通八达,前沿的数十万中国官兵设施齐全地生活在地下,他们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进攻的敌人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国官兵被称之为‘闭居洞中的龙’。”
  〖4.3 〗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发动金化以北的之战,双方在表面阵地上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多次反覆争夺的结果,两方面皆死伤惨重。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岭上泥土平均被炸翻出至少3米。中国人民志愿军xx伤亡情况遽增,不过阻止了美军的攻击,更使美军伤亡情况剧增,环岭遭击毙美军遗尸超过千具以上。
  在范弗里特不能夺得上甘岭后,美军没有能力再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因美军已意识到{zh1}仍要靠谈判才能结束战争。守住上甘岭上的中国xx,全体嘉奖为上甘岭英雄团,xx的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此战役为朝鲜战争中最激烈的一场战役。
  【5 米格走廊:苏联的秘密介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志愿军介入朝鲜战场,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与苏联空军MiG-15多次与联军战机交战,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xx的“”,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绝大多数空战的区域。最初以为“米格走廊”上的架驶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为此,当时美国国防部长范登堡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空军强国。”
  米格走廊中最神秘而精锐的力量是苏联与东欧地区的飞行员,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元帅负责向中国派遣航空兵师,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并严格限制其飞行员作战区域。其指挥官为空战英雄,许多飞行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实际上,他们的指挥系统独立于中国xx,但是主要机场仍在中国境内位于安东附近。那里距离鸭绿江很近,在航程上比起从日本起飞的美军战机占上许多便宜。此外,美军明文禁止空军单位进入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的时间这些机场的飞机可以自由起降与集结。美军飞行员曾经在访谈中提到他们在鸭绿江附近空域巡逻时能够远远看到机场的飞机循序起飞,集节编队完毕之后以高度优势进行空战。
  尽管斯大林要求严格保密,但联军其实自苏联加入空战的行列之后,很快自监听无线电通讯当中知道苏联的介入,不过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军方面也选择缄默的态度,以免战事扩大。
  米格走廊的有限区域以及大多数空战都集中在这个范围之内,显示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并没有失去对制空权的掌握,苏联与中国对于南下建立前进机场的意愿也不高,也造成双方都会到这个区域进行空战。以双方需要飞行的距离来看,美军的平均停留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从战果上来看,美军的确压制住志愿军在朝鲜半岛使用空权的能力。然而经过长时间交锋,美军试图以轰炸切断中国xx运输线的战略企图,却最终未能实现。
  【6 停战】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签署了《》及《》的停火协议。
  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北纬38°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
  1954年,苏联官员和在朝鲜半岛参战的各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但谈判未达成一个{yj}和平计划,未能解决朝鲜半岛南北统一问题,直到50多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1991年朝鲜和韩国签署了一项进行{yj}和平条约谈判的协议,1992年得到批准。但1991年朝鲜方面开始xx军事停火委员会,中国于1994年退出该委员会。
  【7 双方投入兵力对比】
  联军方面:
  韩国 590,911
  美国 480,000
  英国 63,000
  加拿大 26,791
  澳大利亚 17,000
  菲律宾 7,000
  土耳其 5,455
  荷兰 3,972
  法国 3,421
  新西兰 1,389
  泰国 1,294
  埃塞俄比亚 1,271
  希腊 1,263
  哥伦比亚 1,068
  比利时 900
  南非 826
  卢森堡 44
  总共:1,139,518
  志愿军方面:
  朝鲜 260,000
  中国大陆 780,000
  苏联 26,000(主要为飞行员)
  总共:1,066,000   【美军和联合国军被俘人数】
  美军: 7,140
  联合国军: 92,970
  【联合国军共计伤亡人数】
  死亡:683,079
  受伤:1,167,737
  伤亡合计:1,850,816
  【中国人民志愿军】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zh1}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000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00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390,000余人。
  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0,000余人左右。加上朝鲜人民军的伤、亡、失踪数位,中朝xx共付出628 000余人的兵员损失代价。
  在战争中,中国xx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25万吨,开支战费62亿元人民币。中国xx共战损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挺)。
  【联合国军的数位与中朝方的统计大相径庭,而且前后不一】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曾发表了一个数位,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和失踪/被俘总数为1 474 269人,其中美军战斗伤亡及失踪人数为144 360人。
  1957年,在朝鲜战争中曾担任过美步兵第七师师长、后来又先后担任过美国远东战区司令官、美国陆军参谋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莱曼·兰尼兹尔上将曾在汉城对此说予以认同。但韩国方面后来声称,这个数位包括平民的伤亡。
  【韩国xx报出的战损数位最为混乱】
  根据公开的数位,韩国方面共损失1 312 836人,其中阵亡415 004人,伤残425 868人,失踪459 428人,被俘12536人。
  而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位是1,168,160人。而韩国xx的损失 为984,400余人,其中阵亡227,800余人,负伤717,100余人,失踪43,500余人。
  这个数位与中朝方估计杀伤韩军的数位相差不算太远。但韩方另外的资料声称这其中包括非军事人员的伤亡数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大校认为,细究起来,韩国方面承认的{zd1}的军人战斗伤亡约为30余万人,失踪10万余人,失踪人数中作为战俘遣返者仅7 800余人。
  战争期间,韩军曾多次陷入整体性混乱,其统计数字水分很大。美国军方的数位虽然也有过变动,但相对来说前后比较一致。
  据美国方面近年的数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美国xx共计阵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600余人,负伤103248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踪,估计也只好归于死亡一类。共计损失169300余人。
  战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相对於韩国xx来说,美国xx这个统计数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差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属肯定会折腾,一折腾,舆论界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合众国政府极为难堪。
  【其他国家xx损失情况】
  英国:阵亡710人,负伤2278人,失踪1263人,被俘766人,共计5017人。
  土尔其:阵亡717人,负伤2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共计3349人。
  澳大利亚:阵亡291人,负伤12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共计1591人。
  加拿大:阵亡309人,负伤1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共计1396人。
  法国: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共计1135人。
  泰国: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共计913人。
  希腊: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共计715人。
  荷兰: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共计704人。
  哥伦比亚: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共计686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共计656人。
  菲律宾: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共计488人。
  比利时、卢森堡:阵亡97人,负伤350人,失踪5人,被俘1人,共计453人。
  新西兰:阵亡34人,负伤80人,被俘1人,共计115人。
  南非:阵亡2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共计42人。
  日本:阵亡数人,被俘1人。
  以上合计,其他国家xx兵员损失约为17 200余人。
  几方面数位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zd1}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xx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
  朝鲜:
  215,000 阵亡
  303,000 负伤
  101,000 失踪或被俘
  中国:
  中国方面的数据:
  148,000 阵亡(其中34,000 为非战斗死)
  380,000 负伤
  7600 失踪
  21,400 被俘
  美国方面的数据:
  400,000+ 阵亡
  486,000 负伤
  21,839 被俘
  苏联:
  315 阵亡



郑重声明:资讯 【朝鲜战争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