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时代》周刊:海地与中国震后显差别- xing_fu8868的日志- 网易博客

美《时代》周刊:海地与中国 震后显差别

美《时代》周刊:海地与中国 震后显差别  - xing_fu8868 - xing_fu8868 的博客

    2009年3月25日,游客在地震灾区绵竹市棚花村花前留影。四川绵竹市棚花村在汶川大地震中被xx摧毁,经过恢复重建,这个小村庄已重新焕发生机。图片来源:新华网

    回望海地地震,不 禁想到中国的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7.9级地震侵袭了中国四川省的汶川地区,无数校舍、大楼、房屋在地震中倒塌,6.8万人被地震夺走了 生命。然而地震的无情和令人震惊的死亡人数可能是海地和中国这两个都被地震侵袭的国家仅有的相同点了。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奥斯汀·拉姆齐在汶川地震6个月后曾回访灾区,当地的城市面 貌和经济恢复速度之快令他十分吃惊:在都江堰,废墟和震后搭建的帐篷区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堆积整齐的砖块、木材和其他建筑材料;到处都能看见在建的房 屋大楼,许多活动房屋都被免费提供给因地震而无家可归的500万灾民居住。这些活动房屋是由全新的铝材和聚苯乙烯泡沫绝缘材料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建造而 成,并且被整齐地排列在山谷盆地之中。虽然条件谈不上“奢华”,但是居住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足以温暖人心。

    美国红十字会中国分会的地区代表拉姆齐·拉茨也曾实地考察过汶川地震灾区。拉 茨表示,他在汶川灾区没有看见任何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如果拿汶川地震同海啸或者其他大型自然灾难相比的话,这样高效率的灾后重建工作真的很少见。不论是 重建计划还是重建组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好,任何一位到过当地的国际友人都对中国政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拉茨认为,与海地相比,中国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有许多优势:

    {dy}个就是“中国政府确实是一个很强大的中央政府,它有能力保护支持自己的人民,我认为就是这一点才使中国的震后重建工作如此成功。但是海地的情况截然不同,海地人民需要更多的国际干预和援助。”

    第二个优越性是,尽管汶川地震影响了数百万当地人民的生活,但是地震发生地区主要是在山区,而非人口密集的城市,因此灾后重建工作集中在农村和小城镇。

    再有就是,虽然汶川地震受灾地区普遍比较贫困,但是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他们有基本的食物供应和水供应,能够获得xx和医疗服务,能享用交通和通讯设施。虽然他们大部分的生活保障都在汶川大地震中化为乌有,但中国政府反应十分 迅速。地震发生后多支xx和xx队伍被派往受灾地区,帮助救援被埋群众、发放食物和水、修复道路以及保持当地秩序的稳定。

    汶川地震发生后,拉茨还曾在震后灾区待过一段时间,他说自己在震后灾区没有看见过任何抢劫或者是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他说,“我曾经一度担忧,受震后山体 滑坡和余震的影响,震后灾区会不安全,但事实告诉我,这儿{jd1}不会发生任何暴力行为。还有人曾经质疑过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校舍存在质量问题,但中国政府也的 确严惩了将灾后重建资金挪作他用的不法官员。”

    拉茨眼中,中国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与海地相比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中国有能力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援助次发达地区。中 国政府2008年宣布截至2011年中国将斥资1760亿美元用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汶川地震灾后修复工作总成本估算为2500亿美元)。截至去年 9月份,中国政府已经花费超过500亿美元进行灾后重建,其中一部分重建资金由中国其他未受灾省份援助。中国有20个省份将全省两年财政收入的1%捐助给 四川省作为灾后重建资金。

    汶川地震灾区的经济恢复状况同样良好。受灾地区大部分都为农业区,震后不久当 地农民就能够重返农田。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同时还带来了投资和工作机会。一部分灾民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工作机会。虽然汶川地震灾区的GDP总量不到全中 国GDP总量的1%,但这也说明地震灾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拖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后腿。(谌融)

郑重声明:资讯 【美《时代》周刊:海地与中国震后显差别- xing_fu8868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