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

学习学习

学习学习

射频连接器是一种传输射频信号的接口元件,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形成电气连接和射频信号的传递,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它在微波电路中起着连接或分断同轴电缆、微带电路、传输射频信号的作用。射频连接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射频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射频连接器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直接关系着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换和互操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射频连接器的国际标准化更显重要。
国际上一些技术先进的引导射频同轴连接器发展方向的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及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射频连接器的一些新产品主要出自于这些企业,近几年为适应整机设备的小型化、模块化、高频化、高精度、高可靠的发展,射频连接器新产品不断被研制出来,使射频连接器不断向小型化、高可靠、高频率、高功率、低电压驻波比方向发展。
2)射频连接器的传输频率不断增高、增宽,2.92型连接器工作频率上限可达46GHz,2.4型连接器工作频率上限可达50GHz,1.85型连接器工作频率上限可达65GHz,HP公司研制的1mm的连接器,已把同轴系统的上限频率拓宽到110GHz。满足了武器装备向更高频率、保密的要求。
4)将螺纹连接器发展变成快速连接器,例如:QN和QMA等系列射频连接器分别是N型和SMA系列连接器的基础上开发的,主要是将螺纹连接器机构变成快速连接机构,提高了射频连接器的连接器速度和减少了安装空间。
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归口组织是IEC/ SC46F《射频及微波无源元件》。它是IEC/TC46《电缆、电线、波导、射频连接器、射频和微波无源器件及附件》的一个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其主要工作是从事网络和电缆用射频和微波无源元件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对射频连接器、波导等微波无源元件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的测试方法以及产品标准等。由于其工作内容含盖了IEC/SC 46B《波导元件》和IEC/SC46D《射频连接器》两个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因此在IEC/TC 46F成立的同时,IEC/SC46B和IEC/SC46D同时取消。
IEC SC46F目前共有72项正式标准,其中波导方面的标准共有24项,射频连接器方面的标准共有48项。由于波导技术比较成熟,且许多方面可以用连接器代替,因而在近10年来波导方面的标准变化较少,更没有什么新的标准出现。射连接器标准相对波导标准较活跃,目前已制定的连接器标准中有:
由于射频连接器是接口元件,因而国际上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国际标准(IEC)或MIL标准设计、制造产品(少量产品采用德国DIN标准)。特别是关系到射频连接器的互配、互换性能的接口尺寸部分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否则产品就不可能有生命力。
已制定的国际标准中,除9个IEC61169系列标准制定时间较短,标准体系采用的是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标准内容比较全面外,IEC60169、IEC60339 和IEC60457系列标准都采用总规范-详细规范体系,由于这些标准制定时间相对较长,IEC虽然对很多标准进行了修订,出了大量的更改单,但总体来说来,标准版本较老,标准体系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标准中的许多要求也不能适应整机设备的要求。例如:IEC60169-4?射频连接器  第4部分:外导体内径为16mm (0.63 in)、特性阻抗为50Ω、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7-16型)?,该产品广泛用于广播、通信行业,随着广播通信设备的发展,对该类产品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三阶交调、低接触电阻、高屏蔽效率等,而IEC标准没有这些要求或要求较低,满足不了整机设备的要求,同时,标准中的质量评定程序与我国通常的质量评定程序相差甚远,在我国没法执行,因此我国在采用该标准制定国家标准时,除界面尺寸xx采用IEC标准,以保证产品能国际通用互配互换外,其它如额定值和特性、质量评定程序等xx采用我国射频连接器的体系制定,并按照射频连接器的标准体系增加了制定详细规范的导则等。类似IEC60169-4的标准还有很多,这些标准已不能适应我国射频连接器发展的需要,直接采用这些IEC标准不仅与我国标准准体系不配套,一些要求也不能满足整机的要求,但不采用这些标准,又会影响到产品出口,因为在产品出口时采用国家标准(GB)一般不被认可,IEC标准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我国射频连接器发展。为此,为了保持我国的利益,我们已多次呼吁IEC SC46F尽快修订一些过时的标准,目前,由我国起草的国际标准提案46F/40/NP(修订IEC60169-4:1975)已获到通过,目前进入CDV阶段。
由于IEC SC46F刚成立不久,其主要工作是整合以前制定的标准,因此一些新型的射频连接器未来得及制定,例如:目前用量大,使用面广的MMCX、SBMA 、SMP、BMZ、SBX等等都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还有许多企业自行研制开发的一些产品也没有相应的标准。正是由于近几年都没有新型的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制定(除我国提案外),使得射频连接器行业百花齐放,新产品不断出现,也使得产品之间的互配互换成了严重问题,影响到一些较好产品的推广应用。
以前,国际标准主要由一些跨国公司垄断,一些具有技术引导性的公司开发出新型射频连接器后,为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首先申请制定成IEC标准,使这些产品很快成为国际通用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制定成IEC标准后,各国企业纷纷效仿,很快研制出同样的产品,影响了其垄断地位。因此,为了保持技术垄断,这些企业又通用申请各种专利来限制别的企业,保护企业的即得利益。例如在IEC标准中引用专利(见IEC61169-33?射频连接器第33部分:BMA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等。
现在企业联合开发,联合标准、专利垄断,已成为国际上射频连接器发展的新趋向,一些有实力的、产品具有一定垄断性的公司,联合开发一项新产品后,为了保持其垄断地位,不再制定成IEC标准,而是直接联合制定一个产品规范,并申请许多专利,以达到垄断的目的。例如:由RADIALL公司和 HUBER+SUHNER公司联合开发的QMA和QN型射频连接器后,发起成立了QLF(Quick lock formula)快速连接组织,并制定了QLF标准,并对产品结构、界面等申请了许多专利,例如:有关QMA连接器的专利有:US 6,692,286 ; EP 1 222 717 ; EP 1 094 565;有关QN连接器的专利有: US 6,709,289 ; US 6,646,011 ; EP 1 282 202 ; EP 1 337 008 ; FR 2 828 202等。要想生产这些产品,需加入QLF组织,进入该组织的企业可以使用QLF?商标,并能与QLF组织内其它企业的产品能互配互换。目前QMA和QN已成事实上的国际通用型产品,广泛应用到通讯设备中,并已有多家跨国公司加盟QLF,例如:Rosenberger公司和Amphenol RF公司等,使得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b)           自行开发能力不断提高。例如:
西安富士达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STWX8型射频连接器具有推拉自锁装置,连接可靠稳定,解决了在有限空间下对中功率传输连接稳定的要求,受到用户的好评,也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国际标准提案《射频连接器  第37部分:STWX8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已进入IS出版印刷阶段)。
1)生产厂家多、但上规模的少。近600家,但年产值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仅二、三十家,上亿元的更是凤毛麟角。
2)低质、劣质产品多,影响整个产业形象。许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在不具备设计及测试能力的情况下盲目仿制、粗制滥造出许多低劣产品,以低价格进入市场竞争,并争夺出口市场,给人以国产连接器低价劣质的不良印象。
3)缺少自有知识产权,缺乏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国外如Phoenix公司对其PkZ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申请了数十项专利。而我国在这些方面非常欠缺,一方面缺少自有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缺乏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据说QLF组织的QN和QMA的设计思想最早出自我国。
4)xx产品少。目前我国射频连接器主要出口的是一些中、低档通用产品(2级射频连接器),一些xx产品,例如:表面贴装连接器、1级射频连接器(精密)、0级射频连接器(试验级)、宇航级和一些毫米波产品还依赖进口。部分产品,例如:部分宇航级、毫米波、稳相电缆及连接器产品甚至受到国外的技术封锁和禁运。
郑重声明:资讯 【学习学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