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茶诗——卢仝_疯狂的水呀的空间_百度空间

   七碗茶诗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觉唯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介绍】卢仝(丹丘子),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xx的咏茶的七言古诗,被世人称为茶的千古绝唱,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dy}部分从“日高丈五睡正浓”到“何事便到山人家”,写的是军将受孟谏议之托来送书信与新茶,信中提到:{zx1}的阳羡茶每年都要赶在清明节之前送到皇宫,以备宫中“清明宴”之用。 “摘鲜焙芳施封裹”,{zh0}、{zx1}、最嫩的茶叶制好封存之后,马上送达皇宫, 剩余的才是王公贵族享用,而后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么时候才能到这些种茶的山人家呢?

第二部分从“柴门反关无俗客”到“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可以说是这首诗最精彩的部分,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dy}碗喉吻润;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宵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 其中从“一碗喉吻润”到“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一部分,又常被提取吟咏,并被单独命名为《七碗茶歌》。

第三部分从“山上群仙司下土”到“到头还得苏息否?”,写蓬莱山上的仙人管着土地上的事物,那么他们是否知道百亿万的茶农,每日在山崖上辛勤地劳动,茶农为献贡茶所受的苦,有何人知晓呢? 作者在蓬莱仙境为孟谏议替这些茶农问:这种辛苦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茶农何时才得以歇息?

这首诗即有道家羽化成仙的浪漫主义情调,又有儒家的治世精神。茶人即使在羽化成仙的意境里,也不忘为民请愿,想的是茶农的辛苦和国家的兴衰。 当时贡茶使用量之大,让茶农与督茶都身感疲备,“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所以又有了许多正直的督茶为民请愿,在送去贡茶的同时,也送去了规劝皇帝的诗。



郑重声明:资讯 【七碗茶诗——卢仝_疯狂的水呀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