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_张振旭_新浪博客

早就听说,他为了家乡修路,一下子捐献了十五万块钱。

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朋友那里认识了他。我俩饶有兴趣聊开了。我问他是不是个大款,一次性为家乡捐献修路款十五万。他满脸绯红,像羞答答的大姑娘,闭口不谈。还是我的朋友出面插话解了尴尬的围:“其实,他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为家乡做善事了,除了捐助贫困生,还积极参与家乡学校建设、架桥等事情。你认为他是个大款,其实你看走眼了,他只是个工地上做小工的泥瓦匠。每月工资不足三千元。他业余爱好写稿件,挣得稿费都捐献给了家乡了!”朋友三言两语介绍完他,冲他由衷得翘了翘大拇指。我听得很惊愕,眼神流露钦佩之情在他腼腆的脸上激荡。

跟他进一步聊天中得知,他是对自己十足的吝啬鬼,没有穿过超过上百元一件的衣服,买过上百元的皮鞋。这些年来,他省吃俭用,为家乡建设捐款累计二十多万。

是什么力量,使他像一口xx枯竭的井,一瓢一瓢舀出波光粼粼的爱泼洒在故乡的大地上?我一边揣测着这其中隐藏的理由,一边胸有成竹的问:“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捐献给家乡那么多的钱,过去,你肯定得到过家乡亲人资助的恩惠吧?”他沉吟须臾,声音低低地辩解:“不!我自幼丧父,是母亲一手把我们姐弟三人拉扯大的,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孤儿寡母。说实在话,我家那时从外地搬迁来住的,没有亲友,是个孤户人家。父亲这个顶梁柱一倒下,别人就看不起我们,有人甚至还来欺负孤苦伶仃的我们!”

“那你怎么还……”望着他泪眼朦胧,我真的搞糊涂了,不得要领其中的端倪与原因。

他说:“我当时真的很仇恨世俗的家乡人,我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教训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仇恨指数也垂直上升。一切的转变都来自母亲。母亲患了癌魔晚期,她临走的时候,伸出孱弱枯槁的手头指了指墙角落,她的手指多像一片秋风中簌簌落下的枯叶。我沿着他的指尖的方向,惊异的发现屋中的角落里有一丝阳光,像秋天枝头挂着熟透的柿子,飘溢着灿烂和馨香。这道光亮是从镜子上反射而来的。原来,是我上次背着母亲出来晒太阳,从屋里取出的镜子给她照着梳头用的,忘记拿回屋里。我那时的心灵是强大的震撼,这镜子反射的光亮是在暗寓我如何去做人。后来母亲就望着那屡从镜子上跑到屋里的阳光永远的闭上了眼。”他说着,泪水在眼眶里直打旋。他顿了顿说:“后来,我从镜子上的光亮中终于醒悟了我以后如何去做人——我虽不是光线,也不是光线之源。可是光线不会枯竭,永远存在世界上。我只愿做一面镜子,只有我反光线的时候,光线才会照亮黑暗的地方。”他说完,抬起眼,朝窗外明晃晃的阳光望去,我发现灿烂的阳光正攀爬着梯子沿着爱的方向走进他的心房。他说:“我虽然不是一面硕大的镜子,但是我可以尽心尽力把光线反射到黑暗的之处——人心黑暗的一面,依此来使人的目光有所改变。因为,我遭受过饥馑贫穷的童年,所以我深谙贫困的滋味。现在我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人不应该鄙视弱小的人,而是应该去懂得如何去保护爱怜弱小者。弱能变得强大,贫也能变成富有。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只要人人都做一面镜子,再阴暗的角落一样盛开阳光,温暖而安详。我想,大家都去做了,世界到处充满灿烂阳光,这就是我说的人生的意义!”

我和他吃过饭告别,走在明媚的阳光下,我感觉脸上的阳光饱满炽热,像一朵绽放的百合花,在这个世界的上空馥郁芬芳。

 

作者:张振旭

通联:安徽省霍邱县岔路镇卫生院乡村一体化办公室

邮编:237442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镜子_张振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