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评论土地以租代征为啥难以遏制- 河南宋朝- 河南宋朝- 和讯博客
周二评论 土地以租代征为啥难以遏制 [原创 2010-01-25 09:12:39]   

土地以租代征为啥难以遏制

      经常在乡村会看到新建的厂房,产煤大县的公路两旁也会有动辄占地数亩的煤炭转运场,类似的占地投诉对于平面媒体的记者来说司空见惯,而在网络上更是来势汹汹。
      土地是一种紧缺资源,为保粮食生产的安全,国家三令五申不准乱占滥用,为啥这些厂房居然还能建成呢?
     猫腻是:这些土地并没有被征用,依旧归当地农民所有,只是一纸合同被有关人员租用了,就是常说的“以租代征”。土地以租代征在农村为啥难以遏制呢?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尽管如此,目前在农村实施的土地承包经营形式,使农民普遍把承包经营的土地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误认为自己对承包的土地拥有处置权。有些农民在承包地里建房,有关部门阻止的时候他们还说:我把房子盖我自家地里了,你管啥?基于这样的思维,加上对种地和租地收入的权衡,有人租地时,很容易与农民一拍即合。
     随着减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xx失去了农业税收。地方政府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新的税源,于是就把着眼点放在了发展工业和加工业上。发展工业和加工业就要建厂,建厂就要占地,建厂者与拥有土地的农民能达成共识,当地政府往往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机械化程度提高以后,农民种地的劳动强度减小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粮食的消耗也逐渐减少。在此基础上,加上耕作条件的改善,农田基本上能够旱涝保收,很多农民就产生了“粮食够吃就中”的念头,一般不会生产、储存更多的粮食,遇上出租土地的机会,便会“很不在乎”地把土地租给别人。
     目前的农村,农民拥有土地的量小,很多地方人均不超过两亩,种地逐渐轻松以后,个体劳动便明显剩余,于是便出现了农民工。这些“两栖人”,因为收入结构的转变,已经不再依赖土地生存,甚至还觉得种地“费事”、“耽误工作”,除了不愿意丧失土地所有权外,其他什么要求都满不在乎。
     还有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一般说来,租给别人一亩土地,年纯收入都在1000元左右或者更多,而国家的约200元种粮补贴还是农民自己拿,也不用在焦麦炸豆的时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了,还能在腾出来的时间里务工挣钱,这样一反一正,个人收入甚至有可能翻番。而一位农业专家曾经算过,老实本分的一个农民在乡下侍弄一亩土地,如果按传统的种植模式,一年下来每亩的纯收入大致只有600元,远远没有把土地租给别人的收益高。所以在有些地方一旦有人来租地,部分农民争先恐后,如果遭遇举报让“好事”黄了,没能把土地租出去的农民还会骂娘。
    在农村,土地以租代征为啥难以遏制?不把多元因素研究透彻,就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郑重声明:资讯 【周二评论土地以租代征为啥难以遏制- 河南宋朝- 河南宋朝-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