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最常见的是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低碳领域,中国的竞争力不仅仅是成本和市场,这些握在中国企业手中的技术,应该成为大力推广的方向。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这场名副其实的国际博弈中,中国大胆地宣布,计划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比2005年减少40%或更多。但前提是,中国希望西方国家也能够为我们的付出贡献点什么—

—技术转让,这是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一个关键的谈判点。
    毫无疑问,谁能抢先发展好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动权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xxx”。低碳经济正在促使国际贸易、国际政治规

则发生变化。各国在减排义务分配、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不同立场,已经开始改变原有的游戏规则。
    这是一种隐隐的较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中的本质也已经不是单纯的气候问题,它关乎各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必须在发展和减排中找到{zj0}的平衡点,同时不断地加紧技术的研发和突破。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全球清洁能源{zd0}的市场,并且整体制造成本相对低廉。长期以

来,中国一直依靠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实现国际间技术转让,中国企业普遍处于技术中下游是毋庸置疑的。以风力发电技术为例,它虽然是中国政府
大力推进并且发展最快的

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可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迟迟未能攻克。
    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这种状况将正在改变。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一方面,是与其他国家以创新技术转让的方式联合

研发技术,并共同分享成果;更有希望的是,在一些技术上,中国xx可以依靠自主研发而迅速加入到先进技术的国际阵营中。
    对这些技术的妥善应用和推广,将给中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弯道超车”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电动租车:锂电未来
    以电动租车为首的新能源租车,正在为中国租车产业制造一个“弯道超车”的代表。
    据气候组织统计,2009年1月,中国租车月销售量首次超越美国,之后一直稳居世界租车市场之首。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中国发展新能源租车已是大势所趋。美国汽

车行业专业预测公司CSM 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在300万辆左右,而中国则将达到170万辆左右。“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租车的中心”已是各专家学者

的主流观点。
    世界上已经存在的租车企业大多是电动租车技术的最终下游客户。而真正的核心,正是支撑租车动力体系的动力源——电池。在中国,电池技术的生产能力恰恰在世界

{lx1}。比亚迪披露ET-POWER时,就曾引起世界租车界不小的震动,被称为“全球{dy}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租车F3DM更是出尽了风头。
    市场最常见的是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目前应用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已超过了170 万辆,在混合动力车中占据了主导。日本企业在镍氢电池的投资最早,

技术最成熟,竞争力最强。日系的丰田、本田最早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在全球{zd0}的HEV市场美国,份额达到90%,但中国的优势是拥有了上游的原材料稀土资源,中国的稀

土资源丰富、氢氧化镍性能{sjlx},具备发展镍氢动力电池的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目前已经掌握了镍氢电池成熟的生产技术,并且初步实现了产业化。
    中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优势更为明显。据中信建投研究院分析,目前介入动力锂电池领域主要有四类公司,即现有租车整车厂商(如丰田、戴姆勒)、现有二次锂电池

主要厂商(如三洋、LG化学、东芝)、现有租车零部件巨头(如大陆集团、麦格纳、博世)、初创型技术公司(如A123)。其中,日、韩主要是电池厂商和整车企业,美、

欧主要是初创型技术公司和租车零部件巨头。产业链相 关方多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典型是“租车整车厂+电池厂商”、“租车零部件厂商+电池厂商”两种合作模式。可以

说,在动力锂电池产业整体还处于起步期,国际上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建立技术和产品市场的明显优势,产业的供应、合作关系格局还有很大变动空间。
    而国内已有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比亚迪、比克等已居全球锂电池行业前列,且在动力电池关键的电池成组领域并不落后国外厂商:比亚迪全球{dy}个推出商用插电式

混合动力租车F3DM,天津力神将与美国电动租车厂商迈尔斯合作生产动力电池。可见我国产业整体的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并不明显落后于国外。更重要的是,动力电池和电动

租车目前面临的{zd0}挑战是降低成本,中国企业在降低电池制造成本中能发挥比日、美企业更大的作用。据说比亚迪的核心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就能使比亚迪F3e电动车的成

本由50万元以上降到16万元左右。
    清洁煤技术: IGCC+CCS  
    中国是一个煤炭丰富的国家。对于这种资源的优势,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煤炭仍然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出处。电力行业专家陆延昌预言,到2020年,煤电在我国发

电量中的比重仍会占到60%以上。从世界和中国能源需求形势来看,国际能源署(IEA)报告预测由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73%。
    对于减排的途径,市场上的趋势已经从开源(发展太阳能、风能等)逐渐转向了节流(工业领域的低碳改造)。这就意味着,如何高效率、清洁地利用煤炭,将煤炭利

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zd1},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清洁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IGCC和CCS的结合。IGCC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它是将煤炭燃烧中的燃气和蒸汽都利用起来发电,并进行高效脱硫,从而提高煤

炭利益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CCS即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相关能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到一个封存地点,并且长期与大气隔绝的过程 ——

两者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行方法。
    目前在国际上,运行清洁煤技术的项目仅有10几个,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地。2003年美国能源部提出的“未来发电”项目是全球最引人注目的煤炭洁净发电

示范计划之一,该项目由起初计划建造1座275MW燃煤发电和制氢的近零排放示范发电厂,利用{zxj}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并结合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最终转变

为同时建造多座具备CCS 能力的大规模IGCC 商业示范电厂,目的是使美国IGCC+CCS 技术占领并垄断市场。
    中国在这场竞技中同样表现优异。2004年,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提出了“绿色煤电”计划,并联合8家大型国有发电、煤炭和投资企业,旨在研究开发、示范推广清洁煤技

术。其中,由华能集团自主研发的“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煤电关键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1000吨/天和2000吨/天的大型工业规模气化炉

,由于具有转化效率高、设备成本低、环保性能好、煤种适应性广等特点,迅速地打破了原本被国外一两个公司垄断的技术壁垒。华能集团控股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此前与美

国未来燃料公司正式签署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50兆瓦IGCC项目煤气化技术使用许可协议。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发的IGCC核心技术——大型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正式进入美国

市场,这也是我国该项技术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能源市场。
    事实上,国际上未来煤电的计划均是近2年陆续提出的,大部分都处于规划和前期研究阶段。美国“未来电力”计划、日本的煤气化燃料电池示范电站计划和中国的“绿

色煤电”计划有明确的工程示范目标和实施计划,其他国家的计划更偏重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国“绿色煤电”计划的提出与国际同步,技术路线与国际主流趋势基本相似。

在清洁煤技术高成本的困境下,华能集团抢占了先机,完成了一次由“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的转型。

郑重声明:资讯 【市场最常见的是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