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诗人李季给我们讲写作(原创)
xx诗人李季给我们讲写作
裴文廷口述 郭松泉整理
李季是河南唐河人,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42在三边工作,因发表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而一举成名。是青年们崇拜的偶像。
全国解放后,李季已安排到中南局,负责文联和作协工作,并任《长江文艺》主编。家刚安到武汉。中国作协第二批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李季原准备回老家或三边,但在北京见到胡乔木,胡乔木问了他的打算,建议他到玉门油矿。胡乔木说:“石油是我国的新兴工业,这方面还没有作家下去。”李季被胡乔木的建议所打动,很快写了申请并得到批准。就这样,她俩丢了刚安的家,来到了玉门油矿。
当年,玉门矿务局团委不定期的举办各种青年讲座,曾请李季给青年讲一次写作。李季最初没答应,团委干部便找李季爱人李小为说:“我们请李季部长给青年讲一次写作,他没有答应,咱们在一个支部,请你给说说。”李小为时任矿工会女工部长。矿工会和矿团委在一栋小平房办公,一个党支部开会,朝夕相见。李小为说:“李季原本是体验生活来的,现在又任矿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还兼《石油工人报》社社长,每天晚上当‘夜猫子’,审稿到半夜,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你们不要让他做大报告,规模小一点,次数也不要多,我再以咱们党支部的名义劝劝他。”大家听了很开心。
经过一番周折,李季终于给青年讲了几次写作。他的讲座,和他写《信天游》一样,好用群众语言,他一开头就批评当时不健康的文风。他说,现在有的同志写文章不动脑子,这里抄一段,那里摘几句,东拼西凑,生搬硬套,不成体统。还自欺欺人地说什么“千古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不以抄袭为耻,反以当‘誊文公先生’为荣,自己把自己禁锢起来,这是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有的同志写文章不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而是一开头就套话一大串,东拉西扯,不沾主题。使人有“秀才写卖驴,三页不见驴”之感。有的文章长篇累赘,空话连篇,似“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有的同志坐在办公室写调查报告,打好框架再到基层找典型,找例子,就象“提着鞋子去套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文风不纠正,害己害人害党。他希望大家学习xxx的好文风,反对党八股,写出好文章。我们听着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久记不忘。
讲到写文章的技巧,李季说写文章要讲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要做到三性,关键在写文章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方法要对头。这就叫“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全靠自己刻苦学习,改造世界观,反复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大量{dy}手材料,才能有所取舍,当好文章的加工厂。写文章还要讲修辞,讲语法,讲逻辑,讲技巧。不管什么文章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观点。晋代陆机《文赋》上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新闻学叫“导语”。文章要眉目清楚,纲举目张。要首尾呼应,修饰要恰到好处, 风格要协调一致,不能象七八十岁的小脚老太太,还留个剪发头,穿个高跟鞋,那就很不协调。
在讲新闻真实性问题时,李季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有个叫客里空的前线新闻记者,报道伤病员救治情况时,让红军战士假装伤病员,躺在病床上拍照,当作新闻照片登在报上。后来真相被揭穿,从此苏联新闻学史上出现了一个假新闻的代名词:“客里空”,传遍全球。李季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万万不敢有半点含糊。但文艺创作不同,可以虚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李季说,他在陕北当过小学教员、教育干事、连队指导员、《三边报》社社长,搜集了3000多首“信天游”才创作出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王贵、李香香似有其人,实无其人。在延安《解放日报》连载后,陆定一发表了《读了一首好诗》的评论,认为“用丰富的民间语言来做诗,内容形式都好。”李季强调,无论写理论文章还是搞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掌握生活的原材料,实乃写作之母,也是创作之母。
李季每次讲完,都让大家现场发问。有一次钻井公司团委张天吉提出:“旧的文艺作品鼓吹爱情至上,为什么革命的文艺作品也总是离不开描写爱情?”。李季说:“世界上只要有男有,爱情就会永远存在,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但是,资产阶级是爱情至上主义,无产阶级却强调爱情和革命利益是一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保尔和达雅、王贵与李香香的爱情观,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李季是xx诗人,也是石油诗歌的奠基人。李季给我们讲的这些知识,现在看来是很平常的,但50年前我们感到不仅新鲜而且经典。使我受益匪浅。李季在玉门油矿不到四年,他从石油工人中吸取了文学营养,给他的文学创作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长篇叙事诗《生活之歌》、《杨高转》,短诗《玉门诗抄》、《向昆仑》、《钻井队长的故事》等等,都歌颂和赞扬了玉门石油职工的创业和奉献精神。李季对玉门怀有深情,他的“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的xx诗篇,传遍海内外。是对玉门石油人的赞扬,也加重了玉门石油人的责任。李季为石油终其一生,1980年谢世时,按他生前的要求,身穿石油工人的工作服,头戴石油工人的铝盔,驾鹤西去。
李季永远活在玉门石油职工的心中!
(《河南石油报》200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