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科技实验项目(实验原理、用品、步骤)小汇总_丹 ...

魔棒点火
〔实验原理〕
浓硫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化性很强的七氧化二锰,它和易燃物如乙醇等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可将乙醇等点燃。
〔实验操作〕
将少量研得很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一块玻璃片上,用蘸有少量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粘一点高锰酸钾粉末,用蘸有少量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的玻璃棒去接触新鲜的酒精灯芯,酒精灯即被点燃。用此玻璃棒可以迅速连续点燃3~4盏酒精灯。
〔实验成败关键及注意事项〕
①高锰酸钾与浓硫酸要临时调混。用量要少些,用后残留物要及时清洗掉。
②酒精灯芯要剪平、拉松。


火山爆发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使重铬酸铵分解生成的固体残渣随生成的气体喷出。
〔实验操作〕
在木板中央堆一方泥土,上面放一坩埚,坩埚周围用泥围堆成一小“山丘”,丘顶坩埚上方为“火山口”。向埋在山丘内的坩埚中央堆放5 g高锰酸钾和1g硝酸锶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周围堆放10g研细了的重铬酸铵粉末。用长滴管滴加数滴甘油在高锰酸钾上,人离远点,片刻后可见有紫红色火焰喷出,紧接着就有绿色的“火山灰”喷出。


密写信
〔实验原理〕
在白纸上用无色试液写字,晾干后看不到字迹,再用能与这种无色试液作用显示一定颜色的试剂来处理,就能显示出所写的字迹。例如:酚酞遇氨水变红色;淀粉遇碘变蓝紫色等。
〔实验操作〕
①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剂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迹。放在通风处,稍等一会又变成无色。可以反复若干次。
②用稀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无字迹,用碘水(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涂抹,显出蓝色字迹,放在火焰上方烘,蓝色又褪去,也可以反复若干次。


一触即发
〔实验原理〕
乙炔通入银氨溶液生成乙炔银沉淀,乙炔银干燥后若受热、摩擦或撞击都会发生爆炸。
C2H2+2[Ag(NH3)2]OH→C2Ag2+2H2O+4NH3
C2Ag2 2C+2Ag
〔实验操作〕
在大试管中装入新制的银氨溶液 15 mL~20 mL,向其中通入乙炔气体,立即反应生成灰白色的乙炔银沉淀,继续通入乙炔至反应xx后过滤,洗涤干净滤渣,将滤渣分为绿豆大小的若干撮,放在一张滤纸上在阴凉稳妥处风干。将风干后的乙炔银放在厚书本中,稍用力合上书本即发生爆炸;放在地面用鞋底轻轻一擦也发生爆炸;放在石棉网上微热或用星火接触也发生爆炸。
〔实验成败关键及注意事项〕
本实验不难做,但实验后的残留物一定要及时处理掉以确保安全。
粉笔xx2
〔实验原理〕
强氧化剂氯酸钾与强还原剂红磷混合后,受到撞击即激烈反应,发生爆炸。
5KClO3+6P=5KCl+3P2O5
〔实验操作〕
①在蒸发皿中加入适量酒精(95%),再按质量比2:7取少量红磷与氯酸钾的细粉先后加入其中,并浸没在酒精中,用角匙在酒精中轻轻将氯酸钾与红磷拌和均匀,备用。
②取若干支粉笔头,在粗的一端用小刀挖出一个锥形孔穴,用角匙向孔穴中装入氯酸钾与红磷和乙醇的混合物,满后用粉笔灰按在其上,外观仍如粉笔一样,放在阴凉稳妥处,让乙醇和水自然挥发掉,数小时后即干燥了。取此粉笔头,使装有红磷与氯酸钾混合物的一端向下,用力摔向坚硬的地面或墙壁,立即发生光、声、白烟共生的爆炸。
〔实验成败关键及注意事项〕
①氯酸钾与红磷必须浸没在酒精或水中才能拌和,干时拌和极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②制好的粉笔xx要及时摔响,剩余的混合物要放在铁盘中点火烧掉,不能贮存。

神奇的瓶子
〔实验原理〕
染料酸性靛蓝在溶液中能被硫化钠还原为还原态,呈黄色。在振荡时还原态的黄色靛蓝,又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绿色氧化态的靛蓝。两种颜色之间存在一系列过渡色。
〔实验操作〕
取一只无色透明的500 mL的带有密封盖的玻璃瓶,加2 g硫化钠和200 mL蒸馏水,制成溶液,再滴加1%的酸性靛蓝溶液到整个溶液呈绿色,盖紧密封盖,静置,溶液由绿渐变→褐→红→橙→黄。振荡瓶子,则溶液由黄渐变→橙→红 →褐→绿。再静置又重复前面的颜色变化,可以反复做几次。
〔实验成败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要在25 ℃~30 ℃时做效果才好,如果冬天做,要用温水浴加热。

点火烧出蛇
〔实验原理〕
重铬酸钾、硝酸钾等都是强氧化剂,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和有色固体残渣,蔗糖
在氧化剂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过量的蔗糖碳化成黑色粘稠的焦炭。
4K2Cr2O7 4K2CrO4(黄色)+2Cr2O3(绿色)+3O2↑
2KNO3 2KNO2(白色)+O2↑
C12H22O11+12O2 12CO2↑+11H2O↑
C12H22O11 12C(黑色)+11H2O
三种物质混在一起点燃,生成各种颜色的固体残渣在CO2、H2O(g)的作用下,剧烈膨胀形成彩色团条状的蛇形物。
〔实验操作〕
将10 g蔗糖、10 g重铬酸钾、4 g硝酸钾分别研成细末,放在一张铝箔纸上混合均匀,然后卷裹在铝箔中,下端封死装进有底的硬纸圆筒里,水平放在稳妥处,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点燃口部一端的混合物,立即燃烧起来并有“蛇”从筒内曲曲弯弯地“爬”出来。

切去火头和把火切为两截
〔实验原理〕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一张细眼铜丝网压在火焰头上,由于铜网使火
焰热量散失,穿过铜网的酒精蒸气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出现网下燃烧网上无火的“火去头”的现象,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铜网上的酒精蒸气,又燃烧起来,造成火焰被“切”为两截的现象。
〔实验操作〕
取一张大小100 mm×100 mm左右、网眼l mm2左右的铜网,从酒精灯火焰上方压至火焰内焰中部,观察“火被去头”;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网上酒精蒸气,观察火焰被“切为两截”。

魔壶
〔实验原理〕
氯化铁溶液与不同物质反应,生成物的颜色不同。
①FeCl3+KSCN==[Fe(SCN)]Cl2+KCl
(红色)
②FeCl3+3AgNO3==3AgCl↓+Fe(NO3)3
(乳白色)
③FeCl3+6C6H5OH→H3[Fe(C6H5O)6]+3HCl
(紫色)
④FeCl3+3CH3COONa→Fe(CH3COO)3+3NaCl
(褐色)
⑤2FeCl3+Na2S==2FeCl2+2NaCl+S↓
(乳黄色)
⑥4FeCl3+3K4[Fe(CN)6]==Fe4[Fe(CN)6]3+12KCl
(蓝色)
⑦FeCl3+3NaOH==Fe(OH)3↓+3NaCl
(红棕色)
〔实验操作〕
取7只尖底高脚酒杯,事先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5%的硫氰化钾溶液、3%的硝酸银溶液、苯酚溶液、饱和醋酸钠溶液、饱和硫化钠溶液、1 mol/L的亚铁氰化钾溶液、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 mL(看上去像似空杯)备用。
表演时将7只高脚杯并排放好,从事先准备好的盛有55 mL 10%的氯化铁溶液的无色透明咖啡壶中,向各杯中依次倒入约60 mL氯化铁溶液,各杯依次呈现红色、乳白色、紫色、褐色、金黄色、青蓝色、红棕色。



郑重声明:资讯 【趣味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科技实验项目(实验原理、用品、步骤)小汇总_丹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