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热点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热点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热点

 

 

■    汉唐证券 周锐 董文政

●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高成长的朝阳行业,但行业内部差异较大,不同的子行业乃至不同的产品系列盈利能力都大不一样

● 家用保健器械、中xx病人监护设施和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今后可能成为发展热点

● 入世对医疗器械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内的企业已经逐步崭露头角

● 与整个医药板块相比,医疗器械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减缓、盈利能力下降,这与部分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下降有关

    行业发展状况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新兴的朝阳行业,但行业监管严格,进入壁垒较高;同时,医疗器械产品的差异性大,因而种类也非常繁多,细分行业差异性极强,产品系列盈利能力差距显著。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批{jd0}精密医疗仪器设备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因而近20年来世界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十分迅速(见图1,2005年为预测值)。据HIMA(美国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商协会)预测,到2006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将达到2600亿美元左右。

    我国的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平均增幅一直保持在12%~15%的水平。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十五”规划的预测,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3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而利润总额也实现了与销售收入的同步增长(见图2、图3)。

    尽管增速迅猛,但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在国际市场份额仅占2%左右,而美国高达42%,日本占14%。从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销售比例来看,我国为1∶5左右,而国际上两者的销售比例为1∶1.9,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近几年的医疗器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总体呈现较大的逆差,而且贸易逆差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01年贸易逆差达到7.88亿美元(见图4)。从具体分类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卫生材料的贸易呈现大幅的顺差,而以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为主的机电类产品则呈现较大的逆差。这表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而技术竞争力则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我国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出口增长幅度较大,与进口产品相比,国产的大型医疗设备价格优势明显,如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和B超的出口增长势头很猛,2002年1~7月,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出口数量达到63台,几乎是2001年全年的两倍,而B超则达到1116台,较2001年同期也有很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我国的大型医疗设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行业发展热点

    根据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经贸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国家医药科技政策》中所提出的我国医疗器械技术今后发展的重点,行业发展热点开始不断增多。

    笔者认为以下几类产品可能成为今后几年内市场的热点:

1、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等一次性医疗器械;

2、伽玛刀等技术含量高的xx型医疗器械;

3、中xx病人监护设施;

4、包括xx器械在内的家用医疗保健器械。

    主要公司发展状况

1.国外企业

依据2001年的销售额,全球医疗仪器厂商前40位分布情况为:美国独占鳌头,共33家;日本2家;德国2家;荷兰、瑞士、英国各1家。其中前10家的排序如表1。

我们注意到这些公司的优势项目都集中在科技含量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和药品注射传输系统上,这恰恰是国内生产厂家的劣势所在。

2.国内企业

根据2001年销售额排序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前20名企业的情况来看,在医疗器械前10名公司中8家是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的比例很小。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据统计,医疗器械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一共8家,其中医疗器械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4家,基本情况如表2。

    通过对上市公司各项指标的统计结果(见表3)显示,按盈利能力比较,以哈慈股份和科大创新较强;从成长性指标来看,东软股份和新华医疗等表现出了较好的成长性;而从偿债能力看,则是万东医疗、万杰高科和哈慈股份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营运效率来看,以万杰高科的指标最强;从现金流量来看,万杰高科和新华医疗的状况较好。

    新华医疗(600587)                                    

    新华医疗的主要产品为消毒灭菌设备和放射xx设备,其xx消毒灭菌设备销售量占全国总销量的60%以上。根据有关资料,在医疗器械行业内,新华医疗位居行业销售收入排名第12位。在制药企业GMP改造的推动下,以及人们对医疗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xx消毒灭菌设备的需求近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放射xx设备主要用于肿瘤的xx,新华医疗放射xx设备在国内同行业中品种最齐全销售收入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随着医疗机构的增多,随着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对放射xx设备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新华医疗公布的财务数据也体现了消毒灭菌产品和放射xx设备销售增长的情况。在近3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公司2003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2002年同期增长了24.17%和54.11%。公司的募集资金共1.85亿元,也都投向了xx设备和放射xx设备,但进展比较缓慢,短期内还不能产生效益。

    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消毒灭菌设备和放射医疗设备的需求仍将上升,新华医疗的销售有望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但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新华医疗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正在逐步下降,在主营业务逐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能否保持同步增长仍然需要观察。

    人福科技(600079)

    人福科技的主营业务涉及到医药健康和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其2002年年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较2001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公司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却十分引人注目。在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医药健康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由2001年的1.39亿元增长到了2002年的3.6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66.13%,主营业务利润率更是达到69.08%。人福科技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依靠公司自身业务的积极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在生物医药和xx品xx领域进行收购兼并的结果。

    在公司原有的医药健康产业中,计生类医疗器械产品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杰士邦安全套是公司的一个拳头产品。虽然2002年杰士邦与杜蕾丝的诉讼对公司的安全套业务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杰士邦安全套销售收入仍然较2001年增长了51.38%。通过不断扩大影响,促进销售,以计生用品为主要业务的子公司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也大幅增长,公司在计生领域的优势正在不断扩大。

    除了加强自身医药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之外,人福科技通过合资设立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进入了xx品行业。该公司是国家三xx醉品生产基地之一,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3亿元,净利润1384.9万元,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此外,人福科技通过控股中国联合生物技术公司而间接控股深圳新鹏生物工程公司,扩大了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业务。目前公司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的销售额已达3179.2万元,产生的主营利润达2656.4万元。目前,人福科技已经形成了计生产品、xx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个大的医药健康产业群正在形成。

    东软股份(600718)

    东软股份虽然是一家以软件和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但公司在数字医疗方面的实力却不容小视。东软利用自身在嵌入式软件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制并生产了全身CT扫描机、螺旋CT、核磁共振、彩超等一系列数字医疗产品,成为国内xx可以提供全系列数字医学影像产品的企业。近年来公司的数字医疗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03年上半年公司数字医疗业务继续高速增长,共销售CT机61台、X线光机152台、彩色B超38台、核磁共振11台,实现销售收入24827万元,较2002年同期增长99.3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26.7%,对公司利润的贡献举足轻重。

    从东软股份的整体情况来看,软件集成业务的利润率下降,影响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但公司近年在销售和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大,特别是数字医疗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较大,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东软有望占得先机。同时东软推出的NeuSA方案将推动公司产品在电信、教育、税务等领域的应用,公司未来前景仍可看好。

表1 世界排名前10位的医疗器械类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国别 员工人数 年销售额(亿美元) 主要产品

Johnson&Johnson(强生) 美国 98500 106 外科缝合线系列、微创外科系列产品、心血管介入产品、消毒灭菌产品、骨科产品

GEMS(通用医疗) 美国 27500 79 CT、MRI、PET、B超等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及病人监护产品等

Baxter(百特) 美国 43000 73 血细胞分离技术与产品、全自动血浆采集系统、输液系列产品、腹膜及血液透析产品

Tyco(泰科) 美国 202000 65 缝线和腹腔镜、外科器械和装置、诊断成像产品、注射针和注射器

Medtronic(美敦力) 美国 26050 58 世界{zd0}的心律调节器生产商、心血管支持产品、xx传输系统、电疗产品

Abbott Laboratories(雅培) 美国 60571 54 xx注射及传输系统、各类诊断设备等

Philips medical system(飞利浦医疗) 荷兰 17600 47 CT、MRI、PET、B超等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及病人监护产品等

Siemens medical(西门子医疗) 德国 28000 46 CT等医疗影像设备及病人监护系统等

Becton Dickinson(碧迪) 美国 25000 36 自毁型注射器、眼科手术器械、输液产品、xx鉴定仪等

Fresenius medical care(弗雷申纽斯) 德国 35370 34 透析系列产品等

表中部分数据来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Vol.8 No.5 Oct.2002

表2 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基本状况

股票简称 总股本(万股) 流通股(万股) 主要产品 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医疗器械类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2002年每股收益(元) 2003年中期每股收益(元)

st威达 11186 2850 直线加速器等 2508 {bfb} 0.178 -0.018

万东医疗 11100 3900 X射线机、齿科设备 38786 95.82% 0.3 0.086

人福科技 20333 11688 内窥镜等医疗器械 55880 不详 0.13 0.06

万杰高科 53625 21132 功能性纤维材料 113252 50%以上 0.19 0.083

新华医疗 7500 2500 消毒灭菌设备 6681 97%以上 0.1 0.13

科大创新 8582 2940 免疫计数器等 24965 15% 0.35 0.17

东软股份 28145 11326 CT等数字医疗设备 190725 26.70% 0.28 0.1

哈慈股份 33846 16089 保健器械 4441 2.21% -0.56 -0.046

注:哈慈股份的主业已经逐步从医药行业转移到绿色食品

表3 2003年中期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 主营利润率 净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收入增长率 主营利润增长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

威达医械 38.30% -34.00% -1.80% 331% 208.11% 38.80% 1.07 0.81 0.44 -0.015

万东医疗 29.70% 4.50% 2.50% 61.10% 58.60% 38.50% 1.9 4.68 0.78 0.077

人福科技 32.20% 4.20% 2.40% 7.29% -8.90% 59.70% 1.24 1.62 0.74 -0.27

万杰高科 8.70% 4.20% 2.80% 130.79% 11.30% 48% 0.95 9.48 3.17 0.184

科大创新 43.40% 23.70% 5.00% 22.10% 9.20% 39.50% 1.73 0.65 0.74 -0.154

新华医疗 26.70% 10.60% 4.80% 24.17% 5.30% 44.80% 1.88 1.57 1 -0.192

东软股份 26.90% 3.20% 2.30% 4.58% -5.30% 46.30% 1.85 1.75 1.16 -0.339

哈慈股份 29.30% -45.80% -2.10% -46.41% -69.70% 37.90% 1.71 0.18 0.41 -0.368

板块平均 38.30% -34.00% -1.80% 331% 208.10% 38.80% 1.07 0.81 0.44 -0.015

加权平均值,未包括科大创新和东软股份

医药经济报 2003年第117期

郑重声明:资讯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热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