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纸币印刷_苏骏_新浪博客

抗日战争时期的纸币印刷,除当时的国民政府继续使用;法币;(即国民政府规定的中央银 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印xxxx)外,各中共控制区均分别印发;抗币 ;和;边币;;日伪在其占领的中国沦陷区内也发行了一些伪钞。

1.国民政府控制区的纸币印刷

抗日战争初期,日寇疯狂进攻,大半个中国相继沦陷,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逐渐退至以西 南为主的大后方。由于当时从事印钞的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沦入敌手,国民政府的四大银行发 行的纸币主要转由美英等国代印。但战争年代,交通不便,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 批准在中央信托局成立了印制钞券的事务处,令其设计一套可以在防空洞内生产的钞票,并 准备在重庆建立印钞厂。1941年,在接收的重庆财政部印刷局基础上,改组成重庆印钞厂。

同年又收购了京华印书馆在重庆的三个工厂。这时,重庆印钞厂已达到拥有四十台手扳凹印 机、一台四开平台印刷机、二十五台电动凹印机的规模。此后,该厂仍不断扩大,并于 1944 年委派八人去美国,学习雕刻、过版、电镀、照相、平印、凹印等技术。后来又向美国订购 了五十台凹印机和凸印机、裁切机等设备。1945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决定收购重庆印刷厂 , 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中央印制厂。至此,中央印制厂已成为拥有百余台印刷设备,职工多达二 千四百余人,规模宏大、技术先进、能以承印包括纸币在内的各种印刷品的大型、综合性印 刷厂了。

中央印制厂是国民政府控制下、以印钞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印刷机构。其前身,是中央信托 局 和十余部小电机,在防空洞◆坚持生产。洞外飞机轰炸,洞内机器轰鸣,条件是相当艰苦的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该厂于建厂当年(1941年)即印制了建厂后的{dy}张钞券 中央银行拾圆券(图17-26)。

图17-26 重庆印刷厂印制的{dy}张钞券拾圆券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三月一日,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奉命改组为中央印制厂,并着手在重庆 印刷厂原址下方坡地扩建厂房,将原重庆印刷厂的一、二、三工场迁并,集中生产。初定英 文厂名为Cnina Printing & Engraving Works, 后改为Cnina Engraving & Printing Works , 沿用至今。图17-0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中央印制厂印制的伍佰圆钞券。

抗战胜利前夕,中央印制厂重庆厂曾奉令拟定战后复员计划,并委托经济部战时生产局从美 国订购印钞器材。抗战胜利后,该厂关闭,设备器材运归中央印制厂上海厂。

中央印制厂的建制,除重庆印刷厂外,还有中央印制厂重庆造纸厂、上海厂、北平厂、三重 厂和万华厂。其中: 重庆造纸厂是以生产证券纸为主要业务的造纸厂。其前身是代表中央银行接管龙章造纸公司 的;中央造纸厂;。1947年中央印制厂接管中央造纸厂后,更名为;重庆造纸厂;。

上海厂成立于1945年9月,由战后接收的原上海伪中央储备银行印刷所改组而成。该厂 以哥 伦比亚路厂为总厂,另有侯家宅厂、齐齐哈尔路厂、徐家汇厂和老靶子路油墨厂等。1946年 初,重庆厂的设备器材迁并至该厂。1946年底,该厂运用;中美租借法案;款项向美国购买 的各式新型印刷机部分安装完成,加之重庆厂关闭,北平厂紧缩,致使该厂成为中央印制厂 印制钞券之主力厂。

图17-0 中央印制厂印制的伍佰圆钞券

北平厂系战后接收的原伪华北财委会印刷局(原财政部印刷局,今北京印钞厂),于1946年 2 月正式开工生产。然此时的北平厂因紧缩故,人员已由原来的四千人裁减至一千二百人,生 产规模已大为缩小。

三重厂成立于1949年,初设于台湾三重镇锦通里,名;台北厂;。建厂初期的设备由上 海厂 运来,计有大电机十七部、凸印全开米厘机四部、凸印对开密勒机八部、凸印四开米厘机二 部、平印全开海力斯机二部、日式平印对开中岛机二部、电镀制版设备一套,以及轧墨、 调 墨等设备。1954年中央印制厂总管理处与台北厂合并,统称为;中央印制厂;,台北厂遂 改名为三重厂。

万华厂原为台湾银行印刷所印制钞券的大理街厂,位于台北市大理街四十二巷内。该厂创 建 于1946年,1947年开工生产,1961年初由本厂接管。接管之初,有大电机八部、平印机一 部 、各式凸印机十余部。后因生产所需,又从三重厂拨来大电机四部、米勒与平台式凸印机七 部。该厂生产能力也因此有所提高。 

2.中共控制区的纸币印刷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侵略的同时,还大肆掠夺中国财富 ,而发行伪钞则是其对中国进行掠夺性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 争更是如火如荼。英勇的中国人民一面英勇抗战,一面也利用自己的银行印发自己的纸币, 有力地支持了反侵略、反封锁、反;三光;政策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印刷史上谱写了光辉的 篇章。

;七·七;事变后,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许多敌后战场,建立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根据地和游击 区。这些根据地分属于陕甘宁、晋察冀、华中等几个大区。各大区都建有自己的金融机构, 发行自己的钞票。大致情况是:

(1)陕甘宁地区。陕甘宁地区一般称作陕甘宁边区,建有两个印钞厂。一个是延安中央 印刷厂的石印部,拥有自己的设计雕刻人员和石印机、号码机等设备。1942年该石印部从中 央印刷厂分出,建立了独立的财政部印刷厂,主要承担陕甘宁边区发行的钞票的印制任务。另一个是光华印刷厂。从1938年起,陕甘宁边区银行先后以延安光华商店名义印发了一分、 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七角五分等七种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流 通。1941年,陕甘宁边区银行正式发行纸币 ;法币;,由光华印刷厂印刷。并收回了原 以光华商店名义发行的代价券。当时的光华印刷厂,拥有钞票设计、铜版雕刻、制版、石印 、裁切、完成等部门,小石印机十二台、脚踏铅印机二台等设备,员工多达二百七十多人。

主要任务是印制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钞票(彩图17-28)。

(2)晋绥地区。晋绥地区有两个承印钞票的印刷厂。一个是兴县农民银行印刷 厂,一个是洪涛印刷厂。兴县农民银行印刷厂曾于1937年11月印制了一角、二角、一元等第 一批钞券三种。1940年后,以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建立了西北农民银行,开始印发西北农 民银行钞券,流通于晋绥地区。为印制西北农民银行钞券,已筹建了洪涛印刷厂。截至1945 年抗战胜利,西北农民银行共印发钞券十七种,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3)晋察冀地区。在晋察冀地区,承担该根据地印钞任务的印刷机构有边区行 政委员会财政处印刷局、冀中印刷分局、人民自卫军军需处印刷所、边区银行印刷部等数家 。其中,边区行政委员会财政处印刷局的规模{zd0},拥有大石印机两台、小石印机二十余台 ,职工六百多人;形成了从制版到印刷、检封、完成的生产流水线;印刷钞票多达五十多种 。彩图17-29为晋察冀边区银行于1945年印制的五元券。

(4)晋冀鲁豫地区。由于日伪对根据地的;扫荡;、分割,同时也由于当时抗日斗争 的需要,晋冀鲁豫地区实际上只保持着两个印钞机构。一个是冀南银行直属下的几个 印钞厂;一个是鲁西银行所属的几个印钞厂。这两个印刷机构虽都印刷钞券,但以冀南银行 为中心。

冀南银行自1939年建立,到1940年,已拥有大石印机七台、小石印机四十余台、脚踏铅印机 十台,职工二百余人。承担着冀南银行钞券的印制任务。

鲁西银行创建于 1940年,下设鲁西银行{dy}、第二两个印刷所,印刷由鲁西银行发行的钞券 。该行于1945年并入冀南银行。

(5)山东地区。山东地区于1938年组建北海银行,1939年开始发行北海银行钞 票,并着手组建印钞厂。到1940年秋。山东地区先后建立了胶东印刷一厂、胶东印刷二厂 、山东制版厂、鲁中印钞厂、鲁南印钞厂、滨海印钞厂、清河印钞厂、冀鲁边印钞厂等多家 具有印钞能力的印刷厂,承担着北海银行发行的钞票的印制任务。彩图17-30是北海银行 于1943年印制的五十元钞券和1945年印制的一百元钞券。

特别值得记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北海银行所属各印钞厂所用的印版,都是到上海、青岛、 济南等地去秘密制作。在版面上不刻行名,而是刻上;冥府银行;字样,以掩敌人耳目。运 到当地后,再将;冥府银行;四字挖掉,补上;北海银行;四字,再行印刷。这样既不方 便,风险又大。由于敌人封锁,很难保证印版的供应。为此,北海银行于1941年从上海等地 招聘制版人员,采购制版设备,建立了自己的专用制版厂 山东制版厂。从此,山东地区 的钞票印版从设计到制出印版,全部由山东制版厂完成,解决了各印钞厂的印版供应 问题。到日本投降的1945年,该厂共制出北海银行发行的钞券印版十九种、一百八十一副、 四百九十块。对山东地区的对敌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6)华中地区。华中地区是新四军创建的,1941年开始筹建自己的金融机构, 在;法币;流通的情况下,印发根据地的纸币。建有江淮印钞厂、淮南印钞厂、盐阜印钞厂 、淮北印钞厂、江南印钞厂、大江印钞厂等多处。承担着华中地区的印钞任务。大致 情况是:

  • 江淮印钞厂。1940年10月,新四军决定在苏北建立金融机构,并发行纸币。当时派往上海 筹办印钞厂设备物资和招聘技术人员的同志,找到;华东照相制版印刷公司;的老板柳溥 庆 先生。柳溥庆是印刷界有着较高威望的照相制版专家,他接受了筹建任务,采购到手扳凹 印 机十台、圆盘机八台、切纸机一台、照相机一台,还有一些印刷器材。与此同时,又从香港 ;中华书局;招聘到印刷技术工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华光公司;为掩护的印钞厂。该厂建立初期,为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将机器安装在船上,在海上游动生产。直到1942 年才搬到陆上建厂。1942年7月,陆上工厂正式开工生产,印刷了{dy}张雕刻铜凹版的凹印 钞票。截止1944年,江淮印钞厂共印制钞券十五种,有力地支援了华东地区的 抗战事业。

  • 淮南印钞厂。淮南印钞厂是华中地区淮南银行创办的印钞厂,从1942年开始印刷纸 币。该厂印刷纸币,以枣木为版材,采用手工木刻套色工艺,虽较近代印刷设备印制难度大 ,但在艺术风格上,确是独树一帜。彩图17-31是淮南印钞厂于1942年印刷的五元券。

  • 盐阜印钞厂。盐阜印钞厂隶属于华中苏北区南部的盐阜区,盐阜区的盐阜银 行,是苏北区发行纸币的中心地。当时负责印制纸币的盐阜印钞厂,采用黄杨木雕刻制版工 艺,用自造纸张,印刷本地区的钞票。

  • 淮北印钞厂。华中的淮北区,于1942年5月成立淮北地方银号。其首批印刷的 淮北纸币是委托;皖东北日报;在江淮印钞厂印刷的一元券江淮币上加印;淮北地方银号; 名称,并加盖;作拾元;字样后,作为淮北币流通使用的。后来筹建了银号自己的印钞厂。到日寇投降时,淮北印钞厂已拥有石印机二十台、铅印机一台和三十多名工作人员。共印制 淮北钞券三十一种。

  • 江南印钞厂。1945年,华中的苏南区设立了江南银行,江南银行下设江南印钞 厂,负责印制流通于苏南各县的江南银行钞券。该厂建立不久,日寇即无条件投降,抗日战 争取得了xx胜利。

  • 大江印钞厂。华中的皖中区,于1942年在皖中无为县设立了大江银行,1943年 建立大江印钞厂,印制、发行通行于皖中地区的纸币。大江印钞厂早期采用雕刻木版印刷, 1945年改用平印机印刷。拥有对开平印机一台、落石机三台、切纸机一台、磨版机一台、发 电机一台和号码机等设备。大江印钞厂采用平印工艺,共印大江银行纸币三十七种。

  •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印钞厂。华中的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筹建于1940年,先后建有{dy}、第 二、第三,三个印钞厂。这三个印钞厂拥有石印机三十多台、圆盘机八台,职工 二百余人。担负着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发行的纸币的印制任务。彩图17-32是豫鄂边区建设 银行印钞厂于1944年印刷的五百元钞券.

在华中地区,除上述七家印钞厂外,还有浙东印钞厂、惠民银行印钞厂,也曾印刷纸 币,支援抗日战争。

(7)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分东江、琼崖两部分。抗日战争期间,东江没有印刷自己的纸币 ,一直使用;法币;和;港币;作为流通货币;琼崖条 件相当艰苦,也只印刷了国币代用券流通使用。

3.日伪控制区的纸币印刷

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其侵略中国的目的之一是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而建立伪银 行、印发伪币,则是其掠夺中国财富和控制中国经济的主要手段。

早在伪满时期,日本就在中国东北印发了伪;满洲中央银行;纸币,在中国东北一带流通。

;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北平,在北平成立了日伪政权。同年8月9日,中国{zd0}的印钞 厂财政部印刷局被日伪接管,并于1938年初着手准备印制日伪钞票。此时的财政部印刷局, 有职工一千八百二十九人,生产能力如表17-2所示。

此后 ,北平财政部印刷局开始印刷日伪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和;蒙疆银行;发行的纸币 。

1938年,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维新政府,并在上海设立;华兴商业银行;,开始印发 伪钞。后来又于1941年成立了伪中央储备银行,印发中央储备银行钞券。

表17-21938年财政部印刷局生产能力简表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搜括掠夺中国财富,命令北平财政部印刷 局加班加点,赶印伪钞。1943年至1944年间,北平财政部印刷局员工已达三千多人。一个三 千多人、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的印钞厂,在日寇刺刀威逼下,夜以继日地为侵略者印刷伪钞 这一铁的事实,成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一面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一面滥发纸币、掠夺 中国财富的历史见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抗日战争时期的纸币印刷_苏骏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