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及其它财经信息摘录- 光荣与梦想- 朔月 ...
2009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及其它财经信息摘录 [转贴 2010-01-23 15:33:14]   
2009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10-01-21 10:00:00

2009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

指标

12

1-12

{jd1}量

同比增长
(%)

{jd1}量

同比增长
(%)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35353

8.7

 

 

{dy}产业

35477

4.2

 

 

第二产业

156958

9.5

 

 

第三产业

142918

8.9

 

 

二、农业

 

 

 

 

 

 

粮食(万吨)

53082

0.4

 

 

  夏粮(万吨)

12335

2.2

 

 

  早稻(万吨)

3327

5.3

 

 

  秋粮(万吨)

37420

-0.6

 

 

猪牛羊禽肉(万吨)

7509

5.0

 

 

  #猪肉(万吨)

4889

5.8

 

 

生猪出栏(万头)

64465

5.7

 

 

生猪存栏(万头)

46983

1.5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5

11.0

 

 

分轻重工业

 

 

 

 

 

 

  轻工业

12.1

9.7

 

 

  重工业

21.4

11.5

 

 

分经济类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1.7

6.9

 

 

  集体企业

15.7

10.2

 

 

  股份制企业

20.5

13.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5.7

6.2

 

 

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10.2

8.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3.8

14.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8.7

14.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8.2

11.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5.8

18.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5.7

12.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9.8

5.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5.2

6.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5

9.9

 

 

主要产品产量

 

 

 

 

 

 

  原煤(亿吨)

2.8

25.1

29.6

12.7

 

 

  原油(万吨)

1607

1.6

18949

-0.4

 

 

  发电量(亿千瓦时)

3498

25.9

36506

7.0

 

 

  生铁(万吨)

4472

24.6

54375

15.9

 

 

  粗钢(万吨)

4766

26.6

56784

13.5

 

 

  钢材(万吨)

6464

31.4

69244

18.5

 

 

  水泥(亿吨)

1.4

12.6

16.3

17.9

 

 

  汽车(万辆)

154

130.5

1383

47.8

 

 

    其中:轿车(万辆)

87.4

134.9

749

47.4

 

 

产品销售率(%)

99.33

0.86
(百分点)

97.67

-0.01
(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7320

12.4

72882

-10.1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24846

30.1

 

 

分地区

 

 

 

 

 

 

  城镇

194139

30.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86536

35.2

 

 

    其中:房地产开发

36232

16.1

 

 

  农村

30707

27.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

 

 

 

 

 

 

分项目隶属关系

 

 

 

 

 

 

  中央项目

19651

18.4

 

 

  地方项目

174488

32.0

 

 

分产业

 

 

 

 

 

 

  {dy}产业

3373

49.9

 

 

  第二产业

82277

26.8

 

 

  第三产业

108489

33.0

 

 

分行业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3021

25.9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11078

22.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793

4.4

 

 

  铁路运输业

6823

67.5

 

 

  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

6575

43.8

 

 

  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048

3.0

 

 

  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994

17.9

 

 

分注册类型

 

 

 

 

 

 

  内资企业

178955

33.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6392

0.3

 

 

  外商投资企业

7720

-1.2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累计施工项目(个)

461544

102331
(个)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

420141

32.3

 

 

  新开工项目(个)

344769

87694
(个)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

151942

67.2

 

 

城镇投资到位资金(亿元)

218279

37.6

 

 

  国家预算内资金

11341

53.7

 

 

  国内xx

37604

47.7

 

 

  利用外资

3954

-15.8

 

 

  自筹资金

127749

30.6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75864

22.3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亿平方米)

58.7

10.7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2610

17.5

125343

15.5

 

 

分地区

 

 

 

 

 

 

  市

8546

18.6

85133

15.5

 

 

  县及县以下

4064

15.4

40210

15.7

 

 

分行业

 

 

 

 

 

 

  批发和零售业

10618

18.1

105413

15.6

 

 

  住宿和餐饮业

1747

16.5

17998

16.8

 

 

  其他

245

1.6

1932

2.5

 

 

分商品类别(限上批发和零售业)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

516

17.3

5766

14.0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527

21.8

4622

18.8

 

 

  化妆品

73.1

13.4

740

16.9

 

 

  金银珠宝

79.7

25.4

808

15.9

 

 

  日用品

153

18.7

1592

15.6

 

 

  体育、娱乐用品

    20.5

14.8

236

9.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282

25.2

3154

12.3

 

 

  中西药品

218

27.6

2242

21.7

 

 

  文化办公用品

    93.4

15.3

848

6.7

 

 

  家具

    46.9

37.6

432

35.5

 

 

  通讯器材

    55.0

11.5

640

-1.3

 

 

  石油及制品

774

27.9

7801

6.8

 

 

  汽车

1366

57.7

11537

32.3

 

 

  建筑及装潢材料

    47.0

53.9

445

26.6

 

 

六、居民消费价格

1.9

-0.7

 

 

其中:城市

1.8

-0.9

 

 

   农村

2.1

-0.3

 

 

其中:食品

5.3

0.7

 

 

   非食品

0.2

-1.4

 

 

其中:消费品

2.2

-0.6

 

 

   服务项目

0.7

-1.1

 

 

分类别

 

 

 

 

 

 

  食品

5.3

0.7

 

 

  烟酒及用品

1.4

1.5

 

 

  衣着

-0.8

-2.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1

0.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2

1.2

 

 

  交通和通信

-1.5

-2.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3

-0.7

 

 

  居住

1.5

-3.6

 

 

七、工业品出厂价格

1.7

-5.4

 

 

生产资料

2.0

-6.7

 

 

 采掘

17.6

-15.8

 

 

 原料

3.6

-8.1

 

 

 加工

-0.7

-4.9

 

 

生活资料

0.8

-1.2

 

 

  食品

2.6

-1.4

 

 

  衣着

1.7

0.1

 

 

  一般日用品

-0.4

-0.8

 

 

  耐用消费品

-1.4

-2.3

 

 

八、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3.0

-7.9

 

 

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 

17.1

-18.9

 

 

燃料动力类

10.5

-10.8

 

 

黑色金属材料类

-6.7

-13.7

 

 

化工原料类

-0.7

-8.7

 

 

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1.0
(四季度)

-2.4

 

 

建筑安装工程

-1.6
(四季度)

-3.7

 

 

  材料费

-4.2
(四季度)

-7.2

 

 

  人工费

6.3
(四季度)

6.6

 

 

  机械使用费

2.4
(四季度)

2.0

 

 

设备、工器具购置

-2.5
(四季度)

-2.4

 

 

其他费用

3.2
(四季度)

2.4

 

 

十、农产品生产价格

-2.4

 

 

种植业产品

2.9

 

 

  粮食

3.7

 

 

   谷物

4.9

 

 

    小麦

7.9

 

 

    稻谷

5.2

 

 

    玉米

-1.5

 

 

  棉花

11.8

 

 

  油料

-5.8

 

 

  糖料

1.5

 

 

  蔬菜

11.8

 

 

  水果

7.0

 

 

  茶叶

-3.2

 

 

  烟叶

4.7

 

 

林业产品

-5.1

 

 

  木材

-4.3

 

 

畜牧业产品

-9.9

 

 

  生猪

-18.4

 

 

  肉牛

1.0

 

 

  活羊

1.1

 

 

  家禽

2.2

 

 

  禽蛋

2.8

 

 

  奶产品

-8.4

 

 

  毛绒类

-11.8

 

 

渔业产品

-1.0

 

 

  海水产品

-1.6

 

 

  淡水产品

1.3

 

 

十一、居民收入和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153

8.5

 

 

  工资性收入

2061

11.2

 

 

  {dy}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1988

2.2

 

 

  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539

10.0

 

 

  财产性收入

167

12.9

 

 

  转移性收入

398

2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175

9.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12265

10.1

 

注:
  1.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2.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3.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速度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作者为新价值投资总监)

 

 

  去年12月以来,大盘蓝筹的多次盘中拉升都伴随着大家对二八热点切换的期待,以及对行情启动突破3500点的期待,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近一次就是股指期货出台的高开低走,仿佛狼来了,大家都审美疲劳了,对大盘蓝筹越来越没信心了。

  但股市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心理战!考验的就是大家什么时候该顺势而为,什么时候该逆反思维。虽然大家都觉得大盘蓝筹估值有优势,而且迟早会有轮换到它成为热点的机会,但短期确实不行,{zh1}多数人还是继续凑中小盘的热闹,希望在小盘股赚够了回来再买大盘蓝筹不是更xx!中国投资者都是典型的右侧交易者和喜欢追涨的趋势投资者,当这种看法成为市场的共识,就会出现近期的小盘股继续强者恒强,大盘蓝筹弱者恒弱——大家都自信自己不是小盘股击鼓传花的{zh1}一个接棒人,也确信做大盘蓝筹启动的{dy}个吃螃蟹的人没什么好处。

  但毕竟物极必反,个人觉得大盘蓝筹的启动可能已经酝酿到尾声了!可能未来一两个月,就是小盘股的{zh1}疯狂和大盘蓝筹的{wz}归来了!

  风格切换的历史不断重演

  其实这种风格切换的历史在不断重演,只是每次都变一些新花样让人麻痹大意、后知后觉而已,但规律还是那些规律——不同流动性和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组合下,适合不同个股风格。每当流动性不足而市场震荡的时候,多数是小盘股的天下,每当流动性重新宽松加上蓝筹业绩增长明朗而估值洼地效益明显的时候,资金又会阶段性地回流大盘蓝筹做波段。而每当大盘蓝筹和小盘成长股都充分炒作过了,大盘指数也处于阶段性高位的时候,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就会寻求避险对象,则医药、商业等防御型的板块又会阶段性成为资金流入的对象。基本上,不同的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和估值环境下,市场的主流资金都会选择当时最合适的风险收益配比的板块,在小盘成长、大盘蓝筹、防御板块这三个典型风格中轮流切换。历史上就有多次完整的案例:

  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中——经济差、流动性好、估值低这种大盘因素组合下,通常炒作高弹性的中小盘股和主题投资如新能源概念股。

  因为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央行大幅注入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低迷导致资金不会马上进入实业,则同时处于历史低位的房地产和股市自然成为资金流入的{sx}。

  此外,虽然大盘蓝筹和小盘股都具备估值低、超跌等优势,但因为大盘蓝筹都是大行业的龙头公司,不可能脱离整体仍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很难有明确的业绩增长预期,股价就没有想象空间,且炒作需要的资金也非常大,所以主流资金在1700点这个底部主攻大盘蓝筹是吃力不讨好的,反而小盘股很多都作为细分小行业的龙头,景气可能独立于整个宏观大环境,甚至有些是因祸得福的,例如基建的水泥、电力设备、新能源等,使它们相对于大盘蓝筹来说,有了业绩确定且有增长的想象空间优势,更容易获得多数资金的认同。

  更为关键的是,在底部阶段毕竟市场活跃资金有限难以启动大盘蓝筹,但已足够使小盘股产生持续行情形成盈利效应,所以在1700点的时候主攻小盘成长股是非常符合市场逻辑的!

  在笔者的投资生涯中也有一个很xx的类似历史案例——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后,财政、货币政策同样双松,流动性过剩但经济前景不明,当时的“5·19”行情中,主流资金都集中到主题投资如网络概念股、小盘重组股。10年后的2008年,同样的危机、同样的财政货币双松政策下,股市选择历史重演!只是主角从当年的网络股换成去年的新能源股而已,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就是这个历史经验,使笔者在1700点的时候坚决重仓小盘股而避开大盘蓝筹。

  2009年4月中,经济开始复苏、一季度天量信贷说明流动性非常好且盈利效益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而市场总体估值不高,特别是小盘股暴涨后的高估值更凸显了仍处于底部区域的大盘蓝筹的估值洼地效益。以上3个宏观因素新组合下,市场通常炒作业绩和流动性双轮驱动下的先导性行业,典型是受益于经济复苏和牛市气氛的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再逐步扩散到券商、保险、钢铁、化工等。于是大家看到4月到7月的大盘蓝筹和指数一起狂涨的行情,一直到7月流动性拐点大盘见顶,热点才转移到医药商业等防御板块。

  笔者经历的类似历史案例是,2005年中股改促成1000点历史大底,加上人民币升值、基金、QFII外资、社保等主流大资金大举流入市场,而当时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都处于不断超预期的高增长中,业绩和流动性持续超预期,双轮驱动下金融、地产、上游资源股等翻倍,一直到2006年的5月之后,主题投资和中低价或小盘投机股才启动并慢慢跟上大盘蓝筹的涨幅,但2006年底又是大盘蓝筹狂涨使指数狂升1000点到3000点,热点才真正切换到小盘股并持续到xx的2007年“5·30”大跌。可以说,2005年中见底到2007年初这一年半中,都是业绩和流动性双轮驱动下大盘蓝筹成为市场主流的突出阶段,持续时间之长,在笔者投资生涯中是个特例。

  总结热点轮换逻辑就是——小盘股只要资金面好这一个条件具备了就可以炒,但大盘蓝筹必须资金面好和业绩前景好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有持续表现。多数时候它们是跷跷板,大约每半年轮换一次,防御板块在过程中起到过渡性的作用。

  大盘蓝筹启动条件已同时具备

  以史为鉴,简单说一下现在。2009年四季度因为流动性偏紧大盘蓝筹难以成为主流,而小盘股从2009年二季度调整到四季度也有半年了,足够条件风格切换成为主流了,于是笔者四季度又从三季度防御板块中转入小盘风格。但现在三季度的局面是:信贷重启、外资流入、房地产资金回流股市和存款搬家等因素综合决定了流动性重新宽松、大盘蓝筹已调整半年,时间充分满足风格切换条件,年报、季报业绩预期好使大盘蓝筹动态估值低,和暴涨几个月后的小盘股比,估值洼地效益更加明显。总之,大盘蓝筹启动的两个条件都同时具备了!当前局面仿佛2009年二季度的翻版!历史会不会重演?未来一两个月风格会不会又重新轮换到大盘蓝筹呢?看看将要创历史新高的(5792.916,-175.80,-2.95%)数、再看看10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回头再看看已经跌到年线的银行、地产股和仅20倍动态市盈率的300指数估值。物极必反!个人认为大盘蓝筹行情在酝酿中,逐步减小小盘股的比例增加大盘蓝筹的比例,捕捉下一个风格轮换的暴利拐点,可能是一季度的胜负手。

  (作者为新价值投资总监)

主持人:中国证券报记者 徐畅

调整或于二三月结束

中国证券报记者:本周大盘加速调整,预计接下来走势如何?

曹仁超:从技术分析看,A股向下调整期估计在今年2、3月份结束。第二季度进入牛市第二期。

中国证券报记者:您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曹仁超:金融政策对股市有一定影响,人民银行的举动对股市来说,会延长调整期,但改变不了大方向。一般分析者只能分析未来三个月市况,超过三个月的分析事后证明基本不靠谱。本人能力也是如此。我只能说2010年{dy}季度大方向仍是反复向下,第二季度开始向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周四经济数据出炉,怎么看经济基本面?

伍军:从数据上看,几乎所有的数据都表达了正面的信号。不过,我觉得中国一旦发生通胀,会比国外迅猛得多。如果把中国的通胀作为股票分析的话,波动性是远超经济体的,控制不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作用。现在央行管理通胀预期就是收缩流动性,导致资金比去年紧张,在心理上和实质上对市场产生影响。

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的震荡是什么原因?

童第轶:大家交易的是预期,而不是事实本身。一个传闻出来市场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就反衬出市场本身的脆弱。其实市场不担心利空,而是担心不确定性,因为这个不确定性会无限放大。整体看,下跌的趋势目前看还没有改变。市场震荡偏弱,反弹到来时不要看得太乐观。

顺应市场趋势交易

中国证券报记者:应对通胀预期,接下来怎样操作比较好?

伍军:从流动性上看,今年大家都觉得先扬后抑,既然很多机构都这么陈述,逻辑上肯定有其道理。但从历史经验看可能是另外的形态。因为有逻辑的东西不一定是现实。所以坦率地说,我们多数时候就是顺着市场的趋势去交易,放弃预测。

童第轶:主要还是观察和等待。之前低仓位买了一些中小盘做短线,周三午盘减掉不少,现在仓位10%左右。市场震荡趋弱的形势很明显,蓝筹股是市场的基石,现在金融、地产走不稳,市场自然令人担忧。即使后市震荡上行,时间和幅度都不会太大,也就是个鸡肋行情。

目前我们在等待好的时机。如果一季度调整比较激烈比较充分,就可以顺利买进。目前不会有大的配置,市场调整还不够充分,只会少量交易。

中国证券报记者:轻仓会否有压力?

童第轶:看不懂的时候静观比较好。资金放在那里压力当然有了,有压力也是必须要克服的。比起损失的风险来说,打新或者小仓位灵活操作一下可能更好。既担忧市场又不甘心,这个状态不对。

中国证券报记者:市场震荡,带来不少结构性机会,各位怎么看?

伍军:结构型机会不是短线机会。结构型是全局和局部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今年有局部性机会,但并不是短线机会。

智德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个组合的变化其实是不多的,每个股票的持有周期比上半年要长很多,同时2009年下半年智德的表现远超上半年。我们主要靠组合理论控制风险,用不同的行业板块的负相关性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地产金融板块仍需谨慎

中国证券报记者:房地产行业调控声浪越来越大,房地产股票有无投资价值?

童第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西部、二三线城市肯定有亮点。整个房地产板块先于市场下跌,他们见底的时间应该会比整个市场要早一点。很多股票都在考验去年8月的低点,万科就快跌破去年8月的低点了。未必现在就要买,可以适当xx一下。

伍军:某些个股另当别论,但是整个房地产板块依然没有太大机会。

曹仁超:房地产成交量估计进一步下跌,但价格下调压力不大,主要原因是中国进入置业高峰期,如同1980年到1997年的香港。当大家皆看好后市,谁愿贱价出售房产?应利用这次调整机会,购买房产股而非房地产。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板块上看好哪些?

曹仁超:流动性只是影响股价的一项因素,最主要还看内地企业纯利升降,这才是主要因素。2010年上半年工业股纯利将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支持股价上升;银行股及房地产股纯利升幅收窄,因此股价只能“牛皮”。

童第轶:板块低估的还是大盘股,在配置上有点防御性的作用,毕竟临近,大盘股有脉冲性的向上冲动。如果要找概念就找那种大家还没有预热、未来能带来新消费的,比如借《阿凡达》炒热的3D电视概念,不用戴眼镜在家也能看3D效果,现在一些初期产品不少电视生产商都在做。此外受益于国家补贴,农业也是我比较看好的类型。金融股暂时还是观望。

伍军:我们还是维持既有的策略,既然流动性收缩,那么流动性推动的行业或者产业需要谨慎,比如地产、有色等。排除了这些后,投资主线应该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计的消费板块,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过,很多高科技股已经变得很有故事成分了,你可以去炒概念,但是如果股票离基本面太远,就要警惕。有很多所谓的高科技公司其实属于。我去过台湾,全亚洲的电子代工竞争很激烈,比如富士康和在成本控制方面,是很多传统制造业根本没法比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控制。

中国证券报记者:年报陆续公布,会不会带来一点亮色?

童第轶:整体机会不大,年报体现的是个股行情。如果市场确定是跌势,就是脉冲的反弹行情。从市场派的角度看,很多东西是看利益博弈方的配合。如果市场比较冷静和低迷,也许需要配合的因素就不会在年报中呈现,而是做到中报里。而且从目前来看,很多股票的股价已经将业绩增长的预期包含其中,除非还有超预期因素。

流动性紧缩预期下,调整何时接近尾声?本期华山论剑请到了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上海智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军和北京龙赢富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童第轶。

[责任编辑:claudehan]

主持人:中国证券报记者 徐畅

调整或于二三月结束

中国证券报记者:本周大盘加速调整,预计接下来走势如何?

曹仁超:从技术分析看,A股向下调整期估计在今年2、3月份结束。第二季度进入牛市第二期。

中国证券报记者:您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曹仁超:金融政策对股市有一定影响,人民银行的举动对股市来说,会延长调整期,但改变不了大方向。一般分析者只能分析未来三个月市况,超过三个月的分析事后证明基本不靠谱。本人能力也是如此。我只能说2010年{dy}季度大方向仍是反复向下,第二季度开始向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周四经济数据出炉,怎么看经济基本面?

伍军:从数据上看,几乎所有的数据都表达了正面的信号。不过,我觉得中国一旦发生通胀,会比国外迅猛得多。如果把中国的通胀作为股票分析的话,波动性是远超经济体的,控制不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作用。现在央行管理通胀预期就是收缩流动性,导致资金比去年紧张,在心理上和实质上对市场产生影响。

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的震荡是什么原因?

童第轶:大家交易的是预期,而不是事实本身。一个传闻出来市场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就反衬出市场本身的脆弱。其实市场不担心利空,而是担心不确定性,因为这个不确定性会无限放大。整体看,下跌的趋势目前看还没有改变。市场震荡偏弱,反弹到来时不要看得太乐观。

顺应市场趋势交易

中国证券报记者:应对通胀预期,接下来怎样操作比较好?

伍军:从流动性上看,今年大家都觉得先扬后抑,既然很多机构都这么陈述,逻辑上肯定有其道理。但从历史经验看可能是另外的形态。因为有逻辑的东西不一定是现实。所以坦率地说,我们多数时候就是顺着市场的趋势去交易,放弃预测。

童第轶:主要还是观察和等待。之前低仓位买了一些中小盘做短线,周三午盘减掉不少,现在仓位10%左右。市场震荡趋弱的形势很明显,蓝筹股是市场的基石,现在金融、地产走不稳,市场自然令人担忧。即使后市震荡上行,时间和幅度都不会太大,也就是个鸡肋行情。

目前我们在等待好的时机。如果一季度调整比较激烈比较充分,就可以顺利买进。目前不会有大的配置,市场调整还不够充分,只会少量交易。

中国证券报记者:轻仓会否有压力?

童第轶:看不懂的时候静观比较好。资金放在那里压力当然有了,有压力也是必须要克服的。比起损失的风险来说,打新或者小仓位灵活操作一下可能更好。既担忧市场又不甘心,这个状态不对。

中国证券报记者:市场震荡,带来不少结构性机会,各位怎么看?

伍军:结构型机会不是短线机会。结构型是全局和局部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今年有局部性机会,但并不是短线机会。

智德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个组合的变化其实是不多的,每个股票的持有周期比上半年要长很多,同时2009年下半年智德的表现远超上半年。我们主要靠组合理论控制风险,用不同的行业板块的负相关性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地产金融板块仍需谨慎

中国证券报记者:房地产行业调控声浪越来越大,房地产股票有无投资价值?

童第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西部、二三线城市肯定有亮点。整个房地产板块先于市场下跌,他们见底的时间应该会比整个市场要早一点。很多股票都在考验去年8月的低点,万科就快跌破去年8月的低点了。未必现在就要买,可以适当xx一下。

伍军:某些个股另当别论,但是整个房地产板块依然没有太大机会。

曹仁超:房地产成交量估计进一步下跌,但价格下调压力不大,主要原因是中国进入置业高峰期,如同1980年到1997年的香港。当大家皆看好后市,谁愿贱价出售房产?应利用这次调整机会,购买房产股而非房地产。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板块上看好哪些?

曹仁超:流动性只是影响股价的一项因素,最主要还看内地企业纯利升降,这才是主要因素。2010年上半年工业股纯利将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支持股价上升;银行股及房地产股纯利升幅收窄,因此股价只能“牛皮”。

童第轶:板块低估的还是大盘股,在配置上有点防御性的作用,毕竟临近,大盘股有脉冲性的向上冲动。如果要找概念就找那种大家还没有预热、未来能带来新消费的,比如借《阿凡达》炒热的3D电视概念,不用戴眼镜在家也能看3D效果,现在一些初期产品不少电视生产商都在做。此外受益于国家补贴,农业也是我比较看好的类型。金融股暂时还是观望。

伍军:我们还是维持既有的策略,既然流动性收缩,那么流动性推动的行业或者产业需要谨慎,比如地产、有色等。排除了这些后,投资主线应该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计的消费板块,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过,很多高科技股已经变得很有故事成分了,你可以去炒概念,但是如果股票离基本面太远,就要警惕。有很多所谓的高科技公司其实属于。我去过台湾,全亚洲的电子代工竞争很激烈,比如富士康和在成本控制方面,是很多传统制造业根本没法比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控制。

中国证券报记者:年报陆续公布,会不会带来一点亮色?

童第轶:整体机会不大,年报体现的是个股行情。如果市场确定是跌势,就是脉冲的反弹行情。从市场派的角度看,很多东西是看利益博弈方的配合。如果市场比较冷静和低迷,也许需要配合的因素就不会在年报中呈现,而是做到中报里。而且从目前来看,很多股票的股价已经将业绩增长的预期包含其中,除非还有超预期因素。

流动性紧缩预期下,调整何时接近尾声?本期华山论剑请到了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上海智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军和北京龙赢富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童第轶。

[责任编辑:claudehan]

   中信证券(600030):看高4500点

  从2009年12月份到2010年4、5月份,GDP、企业业绩增长都会快速回升,CPI在出现向上拐点后对资金也会呈现正面刺激作用,这个区间内市场表现较为乐观。2010年二季度中旬开始市场可能进入敏感期,全年将呈“N”型变化。预计2010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25%,考虑与其它资产的比较,上证综指高点有可能触及4500点。

  申银万国:首推中部地产

  目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基本合理,市场情绪较为乐观,美国经济即将开始回补库存,有望带动中国出口快速回升。人民币升值预期带动热钱流入中国,然而美联储升息预期一旦出现,可能推升美元汇率,导致资金回流美国。201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较好,可能引发政策微调预期,同时股市融资压力较为明显。2010年预计上证综指核心波动区间为 2900-4200点。我们预计A股市场在2010年一季度前期可能遇到年内{dy}个高点,然后出现回落,在第二季度筑底回升,到下半年震荡向上。2010 年首推房地产(中部企业)、医药和煤炭。

  圆融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冉兰:热钱从楼市到股市

  我们对2010年的市场看法比较乐观。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10年的退出时间无法准确估计,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宽松是现实,热钱是非常多的。如果在政策上压制房地产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的问题,有可能造成热钱从房地产市场回流股市,吹大股市泡沫。在全球的流动性都依然宽松的背景下,我们依然看好2010年的资本市场,2009年3478点的高点在2010年将会被突破。

  我们比较看好银行、地产这些板块中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品种,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调结构,我们看好低碳主题下的一些投资品种,比如电网设备、新能源。

  知名财经博主中秦:推期指造高点

  2010年市场整体波动不大,股指期货如果推出,股指将会出现短暂的高峰区,下半年需要观察经济状况的改善情况。2010年股指可能运行在3600-4000点之间,下探3000点的机会同样存在,这需要观察国家针对房地产政策是否有较重要手段。房地产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果大幅打压,上下游相关行业也将一同受到影响。2010年泛消费类股票值得xx。

  -------------------------------------------------------

  国务院出台今年{dy}个利好 股市有望开门红

  2009年{zh1}一个交易日闭市,国务院批复了对大小非减持征税的方案,从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xx财经评论家水皮将国务院出台大小非减持征税办法称为2010年{dy}个利好,这是管理层给徘徊震荡的股市给予的一个方向性信号,2010年股市一开盘可能将上演开门红。

  三大利好可能接踵而至

  因为临近节日放假的原因,很多机构并没有注意到这一消息,记者采访中,多位基金经理和分析人士对于2010年行情都比较看好,经济复苏已经确定,即便有温和通胀也会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恢复。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根据他所了解的消息,随着对大小非和战略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获批,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股指期货也可能在元旦之后陆续获批公布,一旦三大利好接踵而至,2010年开盘可能出现乱涨一气的局面,并很快突破前期高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规定鼓励投资者长期持股,抑制短期套现行为,培养长期持股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文化,投资者会更关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大小非逃税灰色通道被堵上

  黄祥斌说,这次针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对大小非和定向增发的自然人股东有影响。此前,本报曾经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紫金矿业(601899)自然人大小非减持是否征税一事语焉不详,这次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陈发树和柯西平等紫金富豪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参与青岛啤酒(600600)、云南白药(000538)和京东方的定向增发和战略投资,今后减持将不得不按照新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长期以来,法人股借道自然人股东逃税的灰色通道被堵上,神秘富豪股市满天飞的现象将会减少。

  据记者了解,之前,国家税务总局曾经有对于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一直按照20%征收所得税的规定,但是对于大小非和限售股的上市转让的税收征缴一直处于灰色地带;而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进行股票转让所得一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说。新规定实施之后,个人炒股仍然不用纳税,不过,如果个人参与定向增发,买便宜的股票今后上市就需要缴纳所得税了。

  一位律师告诉记者,针对大小非的暴利征收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是一种财富分配的调节,有利于市场的公平和谐。

  年末翘尾梦断 六大私募号脉虎年大盘风云

  近期的市场调整让投资者深感跨年度行情的不可期待,而唱多2010年的显然又占绝大多数,如何布局下一年度的行情?愈来愈受投资者青睐的私募策略不可不看,本报记者特此采访6家私募,以图捕捉2010年投资的经典路径。

  消费肯定是要提高的

  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昭雄

  曾昭雄坦言,2010年的投资操作困难较大,股市波动较大,市场会呈现极度分化的态势。他对大消费板块特别推崇,原因在于“政策之下的消费肯定是要提高的”。

  他表示,传统消费的很多板块都值得xx,比如,白酒、商业、品牌服装、家电以及医药保健。“以医药保健为例,我国的医疗保健、生物医药占全国产值很低,占上市公司市值更低,初步算只有1.38%,而在美国这个比例是14%,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另外,曾昭雄认为,一些新兴的消费行业同样值得xx,如文化、传媒、互联网增值服务等。

  但是,他不太认同“大市值股票有趋势性机会”的观点:“垄断行业的利润占整个社会的利润比太高了,这种趋势是不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的。”

  医药板块将取得{jd1}收益

  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晓洁

  曾晓洁分析,2010年调节人民收入结构,调节消费占GDP比重,调节中西部区域经济的投资比重,将成为宏调政策的重点。2010年的民间投资也会好于2009年。他预测,20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间商、下游厂商可能会增加对原材料的需求,使得行业投资机会显现。

  “{dy},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是取得{jd1}收益的板块,同时消费中纺织、服装是比较传统的板块,还有新兴模式带来的机会,电子类及家电类个股也值得xx。”曾晓洁表示。

  他同时指出,2010年的银行板块投资机会不错,“只要把银行两个问题解决,一是资本充足率,二是把2010年货币政策调子定下来,那么2010年银行会有一个涨幅。”

  新兴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京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山

  陈山表示:“2009下半年开始已经进入了行情的过渡期,当下建仓是明智的选择,对于2010年的行情仍然乐观。”

  2010年京福将遵循两条主线,一轮新的经济周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热点,会有不同的板块,这是自上而下的选择。根据以往经验,看好能源、资源、金融;另外,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尤其经济经过一场危机之后,可能需要新的产业出来,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加上市场建设,都提供了很好的主题投资的机会。“比如说低碳概念,这应该是投资重要而长久的方向。”

  另外,陈山还补充表示:“传统行业,如制造业等也并非没有投资机会,高铁个股方面,中国南车(601766)(601766)、中国北车(601299)都是有竞争力的。”

  2010年或表现为先平后升

  深圳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李驰

  李驰的观点相对谨慎,他认为,2010年的总体判断还是市场估值适中,在大牛市里是一个合理调整。“市场本身会比计较平稳,整个年份可能表现为先平后升。”

  但是,他同时表示:“整个市场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但中间的任何波动都是正常的。”所以,xx市场上估值水平相对偏低和合理的绩优股,维持不盲目追求市场热点和投资估值明显偏高的股票的一贯宗旨。

  金融板块会有不错的表现

  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刚

  李泽刚认为,市场资产供需均衡之间的点是3500点上下500点左右,4000点是高风险区域,2500点以下是低风险区域,具有重大的投资机会。

  消费板块同样受到李泽刚青睐,他认为2010年政策刺激仍将继续,市场表现值得期待。把消费和投资从固定资产领域逐步向老百姓、民间需求推进,预计明年还会出台很多这样的配套政策。在这样大的背景下,看好明年的市场。

  “我尤其看好2010年的银行股,从估值、市场轮动、行业景气度的变化角度来看,2010年银行业绩会非常稳健,整个金融板块应该都会有不错的表现。”

  投资机会来源于高增长企业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李旭利

  重阳投资的相关人士表示,重阳对2010年的走势持有中性观点,认为2010年的市场整体上将呈现平衡市的状态,既不像前期很多机构预测的那么乐观,也不会像目前很多投资者担心的那么悲观。

  重阳对后续股票市场持相当的谨慎态度,因为2010年即使信贷并不收紧,也不可能比2009年更宽松,相对于大量刚性的融资需求,证券市场资金供给会逐步变得捉襟见肘。

  但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在2010年仍会保持一定的惯性,上市公司利润也会随经济的复苏而呈现较快的增长,股市运行也很难出现较大的回落。因此认为,2010年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源于那些业绩出现较高增长的企业。

  专家:陈山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及其它财经信息摘录- 光荣与梦想- 朔月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