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磨墨- 仰望星空-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怎样磨墨

            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磨毕要把墨装进匣子,以免干裂。磨墨时间比较长,为了避免右手酸累,{zh0}能练会左手磨。

    先在砚池里放少量的清水。水多了,磨墨时容易晃出砚池,墨锭浸泡在水中也会使墨汁变松软而出现小墨块屑,一旦溶于墨汁里会影响磨墨的质量。如果写大字需墨量多,可分几次研磨,将磨浓的墨汁倒入别的容器,再在砚台里加些清水继续研磨。 

    磨墨时注意将墨锭捏正、抓平,重按慢磨,不能图快,要顺时针方向沿着圆砚的边壁画圆圈,研磨范围要大一些,不要在砚池的中心小范围的研磨。 

    磨墨时要求手臂悬起,与桌面平行,手执墨锭犹如执笔姿势,要用腕和臂的运动来磨墨。如果将手臂搁在桌上,只用手腕和手指的转动来磨墨,墨锭会被磨出一个斜角来。 

    磨墨是练习写字基本功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用正确的方法磨墨,等于在练习画圆。经常磨研,习惯成自然,拿起笔来就会画出一个很圆净而且粗细一支的圆圈来,这对以后写字,特别是写草书非常有利。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曾以楹联“读书真事业,磨墨静功夫”鞭策学生。当代另一位书法大师高二适先生也有“人言磨墨墨磨人,磨穿铁砚始堪珍”的诗句。他们都道出了磨墨能培养人的耐心,锻炼人毅力的丰富内涵。 

    墨要磨浓,这“浓”是有一定限度的。太浓了,稠如泥浆,胶住了笔,难以写字;太稀,墨水渗透太快,笔迹会在纸上洇出一大圈水渍影,使笔画模糊不清。墨浓要适中。 

    怎么才算适中了呢?从研墨的痕迹中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墨锭磨过后,墨汁很快把研磨的痕迹淹没了,说明墨汁还不够浓,可以继续研磨。磨墨是很费时的,可以边磨墨便看书或读帖,不要浪费时间。如果墨锭磨过的地方留下清楚的研磨痕迹,同时,墨汁慢慢地将磨痕淹没,说明浓度适中。如果墨过后的痕迹静止不动,说明太浓了,可以适当稀释。另外一种检验浓度是否适中的方法是,用笔尖蘸少许墨在宣纸或元书纸上点一下,看墨点渗出的情况,如果墨浓如漆、墨点略有渗出,证明已磨好,可以写字了。 磨墨好后要注意两点:一,墨锭不要留放在砚池里,防止墨锭胶在砚面上取不下来;二,要把墨锭上的水分揩掉,免得浸水的部分墨汁酥松而掉下墨粒来。

     

    发墨好坏,关键在墨和砚,方法问题和是否用井水倒在其次。

    窃以为,次墨不如好点的墨汁。

    纸墨相称,孙过庭谓之一合也.当然我们现在好材料难找啊.纸也不行,墨也不行,材料合手还要自已不断地找.不断地调,不断地体会.怎样最适合自已的书体风格.淡墨可得清透,浓墨可得厚重,烟波兄喜书孙过庭书谱,可曾见二玄社版的字帖,笔墨清雅,本就以淡墨所制,所以兄不应以淡墨为虑.

    至于墨如何磨得黑,用时间磨即可,至于浓了涩笔,据我的经验,磨的墨比墨汁总是会不涩些,因为墨条的胶要轻一些.

     

     

    怎样磨墨?(磨墨的详细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则:


    力道曲直:磨墨要轻重、快慢适中,磨墨的人姿势要端正,要保持持墨的垂直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更不能随意乱磨。

    用水浓淡:要用洁净的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

    墨的维护:磨毕,要把墨周多余的水蘸去,装进匣子存放好,以免干裂。

    练手技巧:磨墨时间比较长,为了避免右手酸累,{zh0}能练会左手磨。磨墨的姿势端庄,能够促进书写手法的平稳。


    磨墨的详细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清水逐渐加入: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至于加水,{zx0}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

    墨正:

    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力匀而急缓适中: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浓度适中: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

    随磨随用: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储放匣内:

    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乾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乾燥。所以{zh0}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zh0}方法。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沍,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

    研:凡研墨不厌迟。古语云:研墨如病。凡研,直研为上,有研乃见真色,不损墨。若圆磨,则假借重势,往来如风,以助颜色,乃非墨之真色,惟售墨者圆研。若邪研,则水常损其半,而其半不如不及先用者,惟俗人邪研。凡墨户不工於制作,而工於研磨,其所售墨。则使自研之,常优一晕。凡煤细研之干迟,煤粗研之干疾,凡善墨研之如犀,恶墨研之如泥。





郑重声明:资讯 【怎样磨墨- 仰望星空-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