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基础教育界,流行着“争创特色学校、凝炼经验模式、营造个性文化”等改革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活动无疑促进了学校的变革与教师思想的嬗变,加速了学校的发展进度,拓宽了教育管理的内涵。
但是就在这段励精图治的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我却体验到了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就是我们的一些常规性工作可能被忽略了。何为常规?就是使日常的工作规范化。为了达到这种日常工作规范化的程度,我曾经竭尽全力,但是往往会出现一抓就见效,一放松就效果大跌的现象,甚至使学校出现临时突击现象,为了达到标准,有时还会大动干戈,影响了同事之间的和气。大家似乎不再重视常规性的工作,只关注一些宏大的事情。
佐藤学先生曾说:“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钱理群先生也说:“人们老是追求宏伟的目标而忘记了常识。”也有人意识到,现在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还有其软件建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问题,所谓软件其实就是指的日常的常规性管理。
因此,这一年里,我一改过去的风格,没有再举办过多的轰轰烈烈的研讨会,没有组织过多的热热闹闹的评比活动。我不否认这些活动的的阶段性作用,可是,我怀疑这些风暴式的教育活动带来的表面形式的变化和出现的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成果,会对学校发展作用能维持多久?能否形成一种行为的习惯?
教育的问题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宏大的问题,而忽略了身边的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与情境。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和情怀,努力挖掘发挥现有的手头的资源。立竿见影的教育不是真教育,教育需要我们去慢慢体验和感受过程,需要心里思考着身边的一些细微之事,把教育中艰难的努力潜入到学校的常态生活。
有了这份心灵涅槃后的感悟,我似乎觉悟到了学校管理的真谛。有一所学校的治校理念至今仍深深地刺激着我。我们看理念不能只见口号,我们要窥视它的角角落落,每天的时时刻刻。
诺大的校园,没有发现一张纸片,学生公寓就像温馨的家一样,又像管理{yl}的宾馆;学生放学后,三三两两,都静悄悄的,没有追逐嘈杂的声音;教室内,学生们都在自主的学习;办公室里,教师们都在各忙各的工作;功能室里,整齐干净,管理员职责到位;晚上学生公寓里,值班教师在不断地巡视着。这些情景如果说是一时的迎接参观准备不为过,更不足为奇,但是,在该校,他是每天都如此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自然,这就是奇迹。
我在想,什么是名校,如果把常规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并坚守的如此好,就是一所名校。常规的工作都这么好,教育教学质量能有问题?课程改革能有问题?教师成长能有问题?当一切成了习惯,当习惯成了经典,一切都会成为可能。
如今,该校长的一些话仍在耳畔回响:注重细微,将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拒绝平庸,把平淡的工作做经典;常规积淀特色,创新成就品味;正视现实,不找借口;常规工作有规律可循,有经验可尊;只有常规落实好了,其他一切工作才有根基等。
一所学校的行为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
积极向上的学校行为文化将极大地增强教育能量。一所校容美、校风好、质量高、声誉佳的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置身其间,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受到陶冶,素质不断提高,相互之间产生正强化。这种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师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一股信念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努力。
当具有特定行为文化内涵的学校形象被师生认同后,就会以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团结全体师生员工,规范师生的行为,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