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 Eva的日志- 网易博客

寺院

石经寺,以“灵音”之名存世,始建于东汉;后更名“天成寺”,又有宗喀巴大师嫡传汉区的{dy}个道场迁于此,寺内供有石刻金刚经,以及祖师楚山法师的肉身菩萨。

{dy}次去是阴阴的天气,老大的车开得很烂,爬龙泉山脉用了极长的时间,并且险象环生。到寺庙的时候已近闭门时间,只看了前面两个殿,又匆匆赶回成都。

昨天和YAN与H同往,仿佛是另一支路线,途中经过小巧的龙泉湖,是山谷中的一汪静水。路旁许多老人售卖葫芦,红的黄的挂着,玲珑可爱。

我的钟爱之地在大慈,不仅是因为路线最近,也因{dy}次去大慈喝茶,喜欢了这个地方,皈依后也常去念佛,跟着泰国师父学习静坐。大慈是比邻春熙闹市的一个特别去处,建筑有日式的配色,寺内有银杏树,院落不大,是当年玄奘法师受具足戒的寺址。

又有因缘之会处在重庆华岩,是和LY同去的地方,曾在华岩听见了晴空的雷声,随即雨泼而下,丛丛树荫在雷雨中一派湿润清新,雨后有阳光照在青苔遍布的石壁上,我用手机拍下,镜头里一束奇异的光彩。

最近在读马明博的“愿力的奇迹”,整本书写作者与九华地藏道场的因缘,引经据典,很有味道,刚读到马先生为某殿外一副对联吸引,掏出笔记本抄下,曰:“林下相逢只谈因果,山中作伴莫负烟霞”,美不胜收。

昨日在石经,大雄宝殿外,记下一句“有感即通,如一月映千江”。我们进殿伏身朝佛,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殿内有人许下心愿,有人跪诉苦痛,众生与佛同处殿上,念念清静者,方才有感即通,人心与佛心在无数空间时间之中,归于同一片茫茫觉海。一举一动,莫不是海中波澜水沫。

起身的时候,心中静觉有异,面前的佛龛玻璃,映出身后人们的脸和影子,我看见长发的YAN,侧身的H,忽然觉得一切真如梦境,我们三个,皆是因缘交织的实体,莫非前生真正相识过,这一世,又从不同的地方相会到一起,事隔山岳,离散数年,今日又一起跪拜佛前。如马先生云:那些父母师长,一切有缘分,怨亲眷属,在此生,他们以不同面同现我们眼前,一切都不是偶然出现;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这一世,仅不过是千万世中的一段小时光,我们的前缘无尽,曾不知相交过多少个人生?

敬香蜡的地方有个清扫烛架的老人,颇有佛颜,专心铲除烛架上的蜡迹。我也用心看他,他却并不看我,除了手上的工作,世上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并不关心龙泉,成都,乃至中国四川;他的生活在于当下眼前。想起看过的一些故事,有些菩萨的前几百世,也终生事于清扫,锄田,福报大时,又做得大官,或者高僧,这样生生世世,任因缘循行,无休无止。这老人,本心是佛,又是哪位菩萨的前几百世,竟在这里与我遇见?

盘山满路都是桃树,YAN在后座昏沉睡去,我和H同志开始回忆伯虎的那首桃花诗,只晓得开头和结尾,想不起中间的句子。后来上网查查,原来有这么长: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是也是也,唐寅空负一身才华,一生时运不济,{zj2}寂寞,少不了满腹自我安慰的情绪。这个人生,到底应的是{zh1}一句:无花无酒锄作田。

郑重声明:资讯 【寺院- Eva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