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撬动危机中的商业变革_河豚奥义变胖_新浪博客
危机即转机,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危机中的商业变革。最近,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在清华大学财富论坛上发表了关于经济危机下的商业变革的精彩演说,他纵观近两百年工业革命的历史,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新兴商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讨论。在此,我们将演讲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与各位分享,希望对您也能有所启发。



危机,风暴中酝酿新生



历史像一面明镜,可以借古鉴今。我个人很喜欢历史,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去历史系旁听,没想到当时接受熏陶的还有我的太太。在座的各位大多都是研究生,都知道做论文时,{dy}步就是要看现在以及之前的研究者做得怎么样,才知道未来能有什么突破和创新。现在,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不得不要认真地审视和研究一下历史。



追溯到1873年,那时正值{dy}次工业革命,当时有一个经济衰退叫做“1873年经济恐慌”。大家知道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瓦特发明蒸汽机,蒸汽机其中一个很大的用途就是运用到交通工具特别是火车上。在那个年代,最热门的投资不是股票,不是IT产业,也不是房地产,而是火车、铁路。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xx满清以后首要修建的就是铁路,由此可见铁路的重要性。美国的铁路不是xx公营的,大部分是民间私人所有,那时大家的投资就像现在买股票一样,都去建铁路。一窝蜂的跑去投资铁路,就吹起了大泡沫。你知道当时的泡沫有多严重吗?全美国364条铁路有89条破产,大多数是盖到一半就盖不下去了。甚至连佛罗里达州都破产了,这个州相当于中国的江苏省。即便是说这次的金融危机加州出严重现财务问题,但终究是没有破产。所以,你可以想象,那次经济萧条何其严重。



而恰恰是这个时候, GE(General
Electric,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诞生了。通用电气的成立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时代来临了。通用电气的创始人爱迪xx明了钨丝电灯泡,他也由此赚得了{dy}桶金,接着产品规模不断扩大,除了生产电灯泡,供电系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以及当今的核能发电等都是通用电气的长项。我们今天很难想象没有电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可见GE这家公司的贡献是多么巨大。一直到2、3年前它仍是全世界市值{zg}的公司。GE的成功不仅是一个公司的成功,而且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在当时那个艰难的时代,GE带领大家走出旧的经济模式——铁路的经济模式,给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以电力为主的经济模式,并且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长远的基础。



在清华大学财富论坛现场,学生代表向洪小文院长赠送纪念品



差不多50年以后,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是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历时十多年,直到二战后期才慢慢恢复。这段历史一直是广受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重要经济课题之一。当今全世界对其研究最xx的学者伯南克(Bernanke)先生,现在担任着美国xx储备委员会主席一职,也正带领着美国民众一起走出这次严峻的经济危机。1929年的这次危机,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失落感,当时甚至有很多人xx。银行倒闭,个人财产蒸发,股市崩盘。甚至有学者认为二战中法西斯主义与纳粹狭隘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这次大萧条有直接关联。而同样的,有一家公司在那个时候兴起,这个公司在中国知名度不高,叫做RCA(Radio
Corporate of
America,美国广播公司),是做收音机、留声机、唱片的。RCA是通用电气的一家子公司。它在大萧条的时候开足马力做研发,做收音机、留声机、唱片,到后来的电视机、录像机等,覆盖到整个家电产业,因而带动了另外一次工业革命。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电视,不管是黑白的、彩色的、红外遥控的,都是RCA这个公司所创立出来的。你们可能很难想象RCA的伟大,但是只要你听说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普通家庭是如何向往拥有“八大件”
(电视机、收音机、录像机、照相机等),就不难理解RCA对整个家电工业的推动意义有多深远了。



随之是1975年,当时世界上的一件大事就是越战,它对于美国来说意义特殊,因为它打了败仗。越战对于美国的影响很大,70年代的美国政治、经济都和越战有关。那时候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5%,个人收入达到十年新低。这种情况下显然经济是很不好的。可是这个时候一家公司诞生了——它就是我今天服务的微软公司。在那么困难的时候,比尔盖茨先生义无反顾地成立了这家公司。而它对于人类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揭开了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



盖茨先生成立微软的宗旨是希望每一个人的桌上都有电脑。这个愿望今天大家会觉得理所当然,因为现在不仅每个人有一台电脑,有的人甚至会有好几台电脑,不仅有台式机,还有笔记本。但在当时,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愿望。今天个人电脑无所不在,没有个人电脑很多事情不能做。个人电脑的诞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又一次工业革命。



1991年亦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dy}次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欺负了旁边的一个小国科威特,美国就去打伊拉克。战争都是有代价的,{dy}次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经历了一次经济紧缩。我深受其害,因为那一年我刚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跟这几年毕业的同学一样,找工作非常困难。而就在这个时候,盖茨邀请我老板里克雷斯特到微软成立研究院。当时微软其实还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wy}盈利颇丰的业务是MSDOS系统。无庸置疑,现今的微软研究院肯定是IT领域最成功的研究院。我想,正是1991年的坚定投入带来了我们今天的成绩。



同样在1991年,全世界{dy}个互联网站在斯坦福大学的线性加速中心建立,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科学研究者之间传递数据。而现在人们的生活已俨然脱离不了互联网,你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我们将怎么生活,这真的是又一次为整个业界创造了一个划时代的工业革命的契机。



再近一点,1998年一场严重的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东南亚、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都受到了沉重的影响,其中一些国家经济开始萧条。我们当时在朱熔基总理的领导下较早的顺利度过了难关。就在这一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北京宣布成立,而今发展到300余人的规模。这再次证明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对未来投资的重要性。



无独有偶,Google也在这一年成立。



中国这十年来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作为大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无不令世人刮目相看。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成功是和中国这十年的成功紧紧绑在一起的。我非常感谢十年前比尔盖茨和我老板里克雷斯特的英明,能够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成立了亚洲研究院。过去的十年我们成就了很多,今天我们微软亚洲研究院有超过300位员工从事基础和应用的研究,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章。我们把中国带到了技术前沿,向公司和同行业贡献了许多创新技术。作为华人,最令我骄傲的一点是微软亚洲研究院95%以上的员工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创新就是中国人的创新。我不仅为微软所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而且也为身为中国人而深感荣耀。



时间跳回到2008年,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之中。那么这次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说来,比如我借钱买房子,看起来好像拥有着这所房子,但是随着房价走跌,出售房子或者想抵押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一时间变成了一个“负翁”,购买意愿骤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垮台,接着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裁员、破产,就像滚雪球似的,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每个人都买不起东西或者不买东西。这就是我们这次金融危机的简单解释。这次经济危机还是蛮严重的,你可以从个人信贷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理解,这是评测一次金融泡沫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929年大萧条时是160%,而这次竟然达到了300%。



以上众多事实都说明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其实也是孕育创新{zh0}的时机,甚至可以推动一个新的经济模式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科技进步与产业革新的步伐是越来越快的,以前要几百年才有{dy}次工业革命,一百年才有电力,渐渐发展到50年后有了家电,再50年有了PC,甚至到现在十几年就有了互联网。那么,2008年将要迎来什么?我想需要各位同学来回答。把握这个机会,下一个世纪,下一个工业革命就是属于你的时代。



IT,经济动荡中的支柱



越是在这种充满挑战的时候,越凸显出对未来投资的重要性,也越需要企业{ldz}敏捷的洞察力,以及果断的决策能力。IT在这种局势下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并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然而,中国企业在IT的投资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认为在当前艰难的经济形势下,对IT的投入更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清华大学与IT相关的院系大概占1/4强,在座各位同学学的也大多与IT相关。你们自身的专业选择也说明了IT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计算机在现今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基础工具,无论你从事着什么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它已经变成像数学一样最基本的工具。那么,如何将计算机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来提高这些领域的效率和影响力,是IT在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许多院系正在进行着这种交叉合作,目前正进行了两个项目合作,一个是南水北调,一个是电网。这是我们的尝试,也希望这种跨学科的合作能给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下面,我将举几个有关微软的例子来说明IT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中的作用。

现在许多大科技公司提倡节能减碳、保护环境,同时也为了节省出差费用与时间成本,很多商业会议被远程所取代,像微软开发的视频会议和MSN等远程视频、音频的系统,能帮助身处异地的人们在一起开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面对面交谈的仿真效果。我想这种远程会议以沟通方式将是未来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趋势,学校也应该得到更好的应用,很多课程可以通过远程播放让一些远处的学生也同样享受得到。



企业在世界金融动荡中的运营,可以通过虚拟化的平台,以获得动态、可靠、可伸缩的灵活平台功能,以及高效能的资源管理工具,使得企业可以创建敏捷的和动态的数据中心,以及自我管理的动态系统。以微软自身为例,微软的IT部门利用虚拟化平台,今年为公司省下了将近1千万美元。



此外,微软推出了Windows Azure, CRM
Online, SharePoint Online, Exchange Online等云计算服务。利用微软的CRM
online,可以节省企业IT互联网运行的成本。人力资源部门利用在线服务在短短的时间里就为微软节省了1千万美元。 Window
Azure的概念跟租与买很相似。在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买房子;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先租租看,花的代价就比较小。现在你如果创业需要服务器,是买一千台还是买一百台,你不知道,可以先租着用。这对于一个新兴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而言,有很大的优势。



微软在当前的经济逆势下,将更加坚定地投资于未来,以期研发出{zh0}的IT技术。微软是全世界投入研究和开发最多的科技公司。我们未来一年要投入95亿美元,远远超过任何一家公司。微软的技术愿景是Software
plus Service,也就是软件加服务,以及Cloud plus
Client,即云加端计算。这些战略将会大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并且为企业开创崭新的商业机会。



信心,明天会更好



我们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我觉得首先要有信心。经济有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涉及个人,中国储蓄率很高,而美国很大的问题是不储蓄。然而每个人都省钱,每个人都不买东西,经济总量就会缩水,中国的工厂就要倒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在表面上似乎是相互违背的,但其实不然。适度的存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大家都存钱而不消费,就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大家一定要有这个动机,即愿意花钱,愿意消费。目前中国很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经济刺激方案,中央政府也有刺激方案做基础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刺激消费。因此,消费能够拉抬起来,我们对未来就有信心。



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如成都、杭州等,向市民发放优惠券来刺激消费,很多同学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是由一堆堆泡沫支撑起来的,可以说一个行业代表一个泡沫。本世纪初,即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整个行业受挫,但是危机被没有蔓延太广,因为有其他行业支撑着。而1929年经济大萧条与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之所以严重,是因为所有泡沫都破灭了,几乎每个行业都遭殃,大家全都买不起东西,而不是说有此消彼长。那么,所有的泡沫都没了怎么办,怎么挽救?这时只有靠政府制造泡沫,因为政府要是没钱还可以印钞票。现在,美国政府就在大量印钞票,也有一些美国人对这样的救市方案很担心,害怕美元贬值,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中国也担心,害怕外汇缩水。但是,这可能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也可能是{zh0}的办法。今年刚拿到诺贝尔奖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鲁格曼(Krugman)
也认可这样的刺激方案,因为当全部行业都垮掉的时候,只能依靠政府来制造泡沫。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想救活一些企业,让它们形成泡沫的接力,因而带动经济链条重新滚动起来。从我们最开始谈到的历史来看,一百年前有火车,火车不行的时候电力接起来了,电力不行的时候家电接起来了,家电不行个人电脑接着……这也是历史给与我们的一种重要启示:泡沫和接力都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对政府及未来有信心。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跟美国刚好相反,美国是借钱乱消费,中国是储蓄率太高,仰赖出口经济。有{yt}其他的经济体不行了,中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现在要建立起自己的内需
市场。



另外,我觉得对于一个健康的资金系统而言,健全的银行体系一定要存在。大家的钱还是要放在银行,这样不仅有利息,而且可以借给年轻人创业。如果想要投资未来,xx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你有好的Idea。微软要用95亿美国做研发就是相当于和未来借钱,比尔盖茨在成立微软的时候也要借钱。所以说,受挫的银行系统一定要重新救起来。同时,要确立健康的xx比例。以前银行有1元资金,借人家40元,这是很不健康的;合理的比例是有1元资金,可以借出去10元。



第三,我认为要认清经济的真正动力,我想一个是要创新,增加人的工作效率,另外一个叫做企业化。我在美国求学工作20年,西方国家的长期商业优势主要建立在两个方面,有创新,但创新还不够,爱迪xx明了电灯泡如果没有把它传播出去,就没有钱投入下一步的研发,所以所有历史上成功的企业都有好的创新,但同时还要把它企业化。所以创新加上企业化是最能够往前迈进的原因。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修路,还要有信息系统建设。虽然大家在清华都有电脑,都有网络,但我们的农村有没有一个宽带网?有没有3G?我们的网络是不是覆盖了所有的地方?我认为趁这个机会可以把它造好,普及到中国更广阔的地方。日本在二战以后大量兴建铁路,造就了90年代以前的繁荣。中国趁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基础设施,同时还能提供就业机会给失去工作的人,我想应该是非常好的政策。



对于中国来讲一个很好的机会是工业的提升,从劳动密集型到智慧密集型,从生产为主的到知识经济为主的。大家都知道,虽然说中国今天经济很好,但是赚的都是辛苦钱。怎么赚一些比较容易的钱?教育是学以前的东西,学一些理论,即是知己知彼。我想强调的是现在各个学科都有创新,创新加上企业化,这是西方、特别是美国二战以后五、六十年以来的立国之本。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微软对于未来很有信心,微软能够投入95亿美金做研发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所以在我们的研究院里只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保证未来的快速发展。我觉得作为学生的你们,首先也要有信心,金融危机一定会过去。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历史也是如此。你们不但对未来要有信心,对自己也要有信心。中国人常常喜欢赶时髦,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去留学,10个人里面9个去留学了,1个是去陪读;到2000年的时候,大家都创业开公司去了,10个人里面9个开公司,1个做创业投资;房地产很红的时候,10个人里面9个人做房地产生意,1个人做房贷;最近网络游戏很红,10个人里面9个人是做网游的,1个是做游戏代练的。中国的企业经常是什么都做,自身定位不清。房地产很红的时候,有些高科技企业也趋之若鹜地去做房地产,那个时候大家闭着眼睛都能赚钱,但是现在只有真正懂房地产的企业才能赚钱。我几乎可以预测,金融危机过了以后,无论是房地产、网游、教育,还是食品企业,每个行业都会有所发展。所以大家不要一窝蜂,而是要专一于自己的长项。做学生要把学生做好,以前可能书还没念完就想创业,然而现在要把书念好。短期之内找工作会比较困难,现在很多下岗失业的工人回到学校里来学习。所以,大家要把握机会把书念好,打好扎实地基本功。不要忘记创新加上企业化不但是中国的未来,也是你们的未来。



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的是经济危机中积压并孕育着的潜在需求。举个美国汽车消费的例子,在美国大部分人买车是因为想换车,这与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大部分中国人买车是{dy}次购买。所以,在美国,基本上可以从汽车销售量来推算出人均换车的频率。而从今年1、2月份的汽车销售量来估算,美国人一辆车大概要使用45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一辆车的寿命可以达到45年。这说明美国民众的消费紧缩过头了,但是,经济不会永远螺旋下滑(downward
spiral)下去,终有{yt}要恢复,因为理性需求还存在着。于是,我自己发明了一个名词来形容这个现象,叫做不可持续紧缩(unsustainable
contraction)。虽然现在大家不买车,但是将来车肯定会卖得很好。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因为紧缩到一定地步肯定会反弹。



若快的话,经济危机一般2到3年就能恢复,顶多也就5年,等到那个时候,在座的各位年轻学生从年龄上无疑比吾辈更具有优势,而且大量公司在经济复苏之后将开放许多岗位,所以你们是{jd1}有机会的。况且,大家都知道二战以后有个“婴儿潮”,在座的家长大部分属于婴儿潮时期诞生的,所以差不多再过5年,他们也要退休了,这样空出来很多岗位给年轻人。所以,就业市场在5年之后将重新打开一个新局面,所以你们要始终保持对未来的信心。



我是非常乐观的人,所谓说借古鉴今,我们从错误里面学习怎么样把我们的国家、社会建得更好,世界也因此会变得越来越好。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到,最差的时机也是{zh0}的时机。我把它用来做今晚演讲的结论。今天的经济环境是不是很差?的确,从比照历史上几个经济危机时间点来看,的确是一个很差的时期。但是这段时期只要个人、公司、国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有远见和智慧的投资,在重新洗牌以后都会成为未来的赢家。我就以这个和大家共勉,相信未来会更好。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资讯 【以技术创新撬动危机中的商业变革_河豚奥义变胖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