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1_朱真莹的空间
【简介】  英文名称:computer
  正式名称:
  简名:电脑
  拼音:dian zi Ji suan ji
  英文简写:Computer(电脑)、PC(个人计算机)
  

电脑的组成部分


  

  一、“软件部分”包括:、等。应用软件中电脑行业的管理软件,IT电脑行业的发展必备利器,电脑行业的erp软件 。
  
  二、“硬件部分”包括:(、、磁盘 、、-、、、、)、、等等(另可配有耳机、、等。)。目前家用电脑一般主板都有板载声卡、网卡。部分主板集成显卡。
  三、详细组成:
  硬件系统:
  电脑的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主机和输出设备组成。外部信息经输入设备输入主机,由主机分析、加工、处理,再经输出设备输出。
  输入输出设备:
  电脑只能识别二进制数字电信号,而人们习惯于接受图文声像信号。输入输出设备起着信号转换和传输的作用。
  常用键盘输入文字,用麦克风输入声音,用、和摄像机输入图像。
  常用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系统喇叭和音箱以及耳机。
  主板:
  也称主机板,是安装在主机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有电脑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主板上安装有控制芯片组(一般被称为、)、芯片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及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CPU、内存条插接在主板的相应插槽(座)中,驱动器、电源等硬件连接在主板上。
  主板上的接口扩充插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这些接口卡扩展了电脑的功能。常见接口卡有显示卡、声卡、网卡等等。
  CPU:
  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电脑处理数据的能力和速度主要取决于CPU。
  通常用位长和主频评价CPU的能力和速度,如PⅡ300 CPU能处理位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主频为300MHz。
  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连接扩充插槽的信息通路。
  和总线是目前PC机常用系统总线,主板上相应有ISA和PCI插槽。
  输入输出接口:
  简称I/O接口,是连接主板与输入输出设备的界面。主机后侧的、、键盘接口、接口、USB、等接口以及主机内部的硬盘、软驱接口都是输入输出接口。
  串行通讯接口(-C):
  简称串行口,是电脑与其它设备传送信息的一种标准接口。现在的电脑至少有两个串行口COM1和COM2。
  并行通讯接口:
  简称并行口,是电脑与其它设备传送信息的一种标准接口,这种接口将8位数据位同时并行传送,并行口数据传送速度较串行口快,但传送距离较短。
  并行口使用25孔D形连接器,常用于连接打印机。
  EIDE接口:
  也称为扩展IDE接口,主板上连接EIDE设备的接口。常见EIDE设备有硬盘和光驱。目前较新的接口标准还有Ultra DMA/33、Ultra DMA/66。
  AGP:
  即“加速图形端口”,是Intel公司在1996年7月提出的显示卡接口标准,通过主板上的AGP插槽连接AGP显示卡。PCI总线的传输速度只能达到132MB/s,而AGP端口则能达到528MB/s,传输速度四倍于前者。
  AGP技术使图形显示(特别是3D图形)的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使PC机在图形处理技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光盘驱动器:
  读取光盘信息的设备。是多媒体电脑不可缺少的硬件配置。
  光盘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保存时间长,适宜保存大量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电影等多媒体信息。
  光盘驱动器有三种,CD-ROM、CD-R和MO,CD-ROM是只读光盘驱动器;CD-R只能写入一次,以后不能改写;MO是可写、可读光盘驱动器。
  内存储器:
  简称内存,用于存放当前待处理的信息和常用信息的半导体芯片。容量不大,但存取迅速。
  内存包括RAM、ROM和Cache。
  RAM: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电脑的主存储器,人们习惯将RAM称为内存。RAM的{zd0}特点是关机或断电数据便会丢失。
  内存越大的电脑,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量越大。
  用刷新时间评价RAM的性能,单位为ns(纳秒),刷新时间越小存取速度越快。
  586电脑常用RAM有EDO RAM和SDRAM,存储器芯片安装在手指宽的条形电路板上,称之为内存条。内存条安装在主板上的内存条插槽中。
  按内存条与主板的连接方式有30线、72线和168线之分。
  目前装机常用168线、刷新时间为10ns、容量为32M(或64M)的SDRAM内存条。
  Cache: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
  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一般是焊在主板上,常见主板上焊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ROM:
  ROM(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存储计算机指令和数据的半导体芯片,但只能从其中读出数据而不能写入数据,关机或断电后ROM的数据不会丢失。
  生产厂商把一些重要的不允许用户更改的信息和程序存放在ROM中,例如存放在主板和显示卡ROM中的BIOS程序。
  BIOS:
  BIOS是一个程序,即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脑的硬件进行管理。
  BIOS程序是电脑开机运行的{dy}个程序。开机后BIOS程序首先检测硬件,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启动驱动器,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将系统控制权交给磁盘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完成系统的启动。电脑运行时,BIOS还配合操作系统和软件对硬件进行操作。
  BIOS程序存放在主机板上的ROM BIOS芯片中。当前586主板大多使用Flash ROM存储BIOS程序,Flash ROM中的程序(数据)可以通过运行程序更新。
  CMOS:
  CMOS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于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设定的某些参数。CMOS RAM由主板上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和更新需要运行专门的设置程序,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一般是Del键)就可进入BIOS设置程序,对CMOS进行设置。CMOS设置习惯上也被叫做BIOS设置。
  显示卡:
  又称显示器适配卡,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
  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扩展插槽中,ISA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
  声卡:
  多媒体电脑中用来处理声音的接口卡。
  声卡可以把来自话筒、收录音机、激光唱机等设备的语音、音乐等声音变成数字信号交给电脑处理,并以文件形式存盘,还可以把数字信号还原成为真实的声音输出。声卡尾部的接口从机箱后侧伸出,上面有连接麦克风、音箱、游戏杆和MIDI设备的接口。
  视频捕获卡:
  用于捕获从电视天线、录像机、影碟机等输入的动态或静态视频影像的接口卡,是多媒体制作的重要工具。高级的视频捕获卡还能在捕获影像的同时进行MPEG压缩,制作VCD。
  :
  中断是计算机处理特殊问题的一个过程。当在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出现某个特殊情况(或称为“事件”)时,暂时中止现行程序,转去执行这一事件的程序,处理完毕之后再回到原来程序的中断点继续执行的整个过程叫做中断。
  :
  即“中断请求”,是其它设备发出的请求计算机响应的信号。计算机将根据IRQ的级别和优先程度决定何时发生响应。原则上每个设备有自身的{wy}的中断请求通道,即IRQ值(又叫IRQ号),如果两个硬件设备使用同一个中断通道,必定会发生IRQ冲突。
  DMA:
  即“直接内存访问”,是计算机内的一种数据传输操作。整个数据传输操作过程在“DMA控制器”控制下进行,不通过CPU。数据传输过程中CPU只在数据传输开始和结束时作一点处理。DMA技术使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DMA传输通过DMA通道进行,如软驱、声卡均占用DMA通道传输数据。两个设备不能同时用同一DMA通道传输数据,否则会发生DMA冲突。
  与:
  主频指CPU内核工作时钟频率。外频指CPU与外部(主板芯片组)交换数据、指令的工作时钟频率。
  系统时钟就是CPU的“外频”,将系统时钟按规定比例倍频后所得到的时钟信号作为CPU的内核工作时钟(主频)。例如某电脑使用Pentium 233 CPU,那么这台电脑的外频是66MHz,而它的主频则是(66×3.5)=233MHz。
  系统时钟(外频)是电脑系统的基本时钟,电脑中各分系统中所有不同频率的时钟都与系统时钟相关联。如当前100 MHz 外频系统中,系统内存工作于100 MHz (或66MHz),L2 Cache工作于100 MHz,PCI 工作于33MHz,AGP工作于66MHz。可以看出,上述频率都与外频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提高系统时钟(外频)可以提高整个电脑的性能,但提高外频必然将改变其它各分系统时钟频率,影响各分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这一点对CPU超外频运行时应该加以充分重视。
  :
  即数字通用光盘。DVD光驱指读取DVD光盘的设备。DVD盘片的容量为4.7GB,相当于CD-ROM光盘的七倍,可以存储133分钟电影,包含七个杜比数字化环绕音轨。DVD盘片可分为:DVD-ROM、DVD-R(可一次写入)、DVD-RAM(可多次写入)和DVD-RW(读和重写)。
  目前的DVD光驱多采用EIDE接口,能像CD-ROM光驱一样连接到IDEas、SATA或SICI接口上。   

人类{dy}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dy}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坦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它能够在{yt}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里接线方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成为一台通用机。它的一种改型机曾用于氢弹的研制。“埃尼阿克”程序采用外部插入式,每当进行软件中心一项新的计算时,都要重新连接线路。有时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计算,要花几小时或1- 2天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准备,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另一个弱点是存储量太小。
  1996年2月15日,在“埃尼阿克”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隆重纪念仪式上,再次按动了这台已沉睡了40年的庞大电子计算机的启动电钮。戈尔在向当年参加“埃尼阿克”的研制、如今仍健在科学家发表讲话:“我谨向当年研制这台计算机的先驱者们表示祝贺。”埃尼阿克上的两排灯以准确的节闪烁到46,标志着它于1946年问世,然后又闪烁到96,标志计算机时xx始以来的50年。[4]


郑重声明:资讯 【电脑1_朱真莹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