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二) - 周敬岩的日志- 网易博客

忆童年 (二)

童年的往事真是令人不堪回首,思想起来老是觉得“我们为什么长大?”“做个孩子多好!”“始终长不大多好!”可是人总是要长大,要去完成各个阶段的使命。人生的规律不可抗拒,但经常回首童年的趣事,保持一颗童年的心,努力使自己有年轻的心态、有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会让我们每个成年人开心不已。。。。。。

冬天到了,记得儿时的冬天特别的冷,雪也比现在下的多、下的勤,一下就是好几天,农家小院的门往往因为一夜下得雪太大,天明都有时打不开。雪天,是农家孩子玩乐的好时光,一大早就爬起来,穿上半年没洗过、袖子已被鼻涕“油”得耀明的粗布棉袄,来不及穿妈妈用好几层破布纳制的长筒袜子,赤着脚蹬着木底和芦苇做的叫做“芦烘”的鞋子,(由于农家孩子多,买不起鞋子,家家户户的孩子就穿着用芦苇编制的鞋子,男孩子太调皮,鞋底易破,于是就在木板上穿几个眼拧上芦苇,这就成了木底芦苇鞋,然后在里面放上麦穰,穿起来挺暖和,只是走起路来“呱哒”作响,有声响倒无妨,{wy}的害处就是遇到雨雪天,地面路滑,稍不留意,随时都有“摔溜七”的可能。)忙着帮大人们扫雪,待家中一有了一条小路,便不管大人如何吆喝,一手拿着自制的小木板,一手扛着妈妈用大号“鏊子”烙制的又厚又大里面包着一块老咸菜疙瘩的地瓜干煎饼扬长而去,门外,小伙伴们早已列队等候(儿时,我被尊称为“孩子王”),一声“出发”,小伙伴们两人一对,一人蹲在自制的木板上,一人在后面推,待木板在雪地里滑得飞快时便也跳上木滑板一起滑行,由于滑得太快,穿的鞋又缺少摩擦力,不时有伙伴们摔个“仰八叉”,换来的是一阵阵欢快的笑声。随后“打雪仗”、“堆雪人”、“山沟探险”……雪地里的游戏不胜枚举。一直玩到地瓜干煎饼被消耗掉、肚皮“咕咕”叫的时候,便带着一脖子雪水、半“芦烘”雪粒回到家中,有时等待着的是一顿“笤帚疙瘩”……每每回想起这些童年的趣事,对照现在的孩子,从心里为我们那些小伙伴们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自我生存能力感到自豪。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背着妈妈用特意精心积攒的“布头”拼制的花书包,胸前抱着写字的“石板”(由于买不起本子和铅笔,农村的孩子就用柔软的石块在青石板上写字),粗布褂兜里装着从山沟里捡的“石渣”(面石块),抹着两行不断流淌的鼻涕,极不情愿地被妈妈送到村里的小学校,开始了九年的学习生涯(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初入学时,曾和小伙伴们爬墙逃学(学校周围是土墙,因多年风雨侵蚀,土墙变得又矮又窄,所以小孩像走路一样便可越过,每当放学时,我和伙伴们从不走校门,因翻过土墙就到了家门前小巷),后被教我们的顾德英老师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吓得我们再也不敢了,看来孩子还是怕“揍”的。不敢逃学了,就装病,先装“肚子疼”,妈妈背着去看“赤脚医生”(当时乡村的医生),医生说喝得凉水太多,消化不好,吃几片“食母生”吧。“食母生”不知是xxx做的,吃起来不但不苦,还有点香、脆,甜。拿一包药不用妈妈劝,不到时间就吃没了,吃饭时,妈妈还特意给煎一个鸡蛋,这装病的方法可真妙!可肚子疼不能总装,装长了,怕露馅,唉,再装一回头疼吧,坏了,这回“赤脚医生”看不透什么毛病,非打针不可,我从小怵针,就是现在看见医生给人注射也打怵,我被好几个人按住,“哇哇”大哭,强行被攮了屁股,听医生说晚上再打一针,吓得我吃了口午饭,连妈妈煎的鸡蛋是什么滋味都未品出就推说病好了,背起书包赶快去上学。从此,再也不敢逃学了……

童年的趣事太多,不能一一赘述,童年的“狡黠”之处,已化作成年人笑话,但幼小心灵所蕴藏的思维方式,必须得到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这个时代走过来,虽然境遇不同、待遇不同,但童年相同,所以说,尊重现在的孩子,也是尊重了过去的自己。

凡是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衷心希望你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始终列入童年的行列,在生活中多发现自己童年的影子,极力寻找自己已经失落的童心,你会发现你真的找到了人生的快乐!!!!

               

郑重声明:资讯 【忆童年(二) - 周敬岩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