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前电动汽车的自主研发策略_盖世汽车英雄_新浪博客
  • 【要闻回顾】

    据韩国经济新闻8月2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现代(Hyundai Mobis)和LG化学将成立一个合资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向现代、起亚汽车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

    为了配合日产汽车2010年的新电动车量产计划,日本NEC东金(NEC Tokin)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锂离子电池电极产能,实现到2010年底将锂离子电池电极产能增加约50倍。

    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储电量的新技术,从而为开发更为实用的电动汽车提供了机会。丰田汽车公司发言人Paul Nolasco 表示,此项进展——单晶体锂钴氧化物的加工——出自于与日本东北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此项新技术朝制造电量更为充足的电池迈出了一大步。

    【要闻点评】

    有关国外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展的报道,一直吸引着国内汽车专业人士的高度xx。随着跨国巨头们在电动汽车项目上的持续发力,我们在电动汽车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会不会被逐步拉大?为此,盖世汽车研究院专门对话了一位国内知名车企新能源项目的负责人,就中国的电动汽车研发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进行了深度探讨。

    电动汽车对于中国汽车业的战略意义

    中国政府在不久前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的重大战略目标,但是短期内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尚不会形成规模。这与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度、油价、车企在提高传统内燃机效能等方面原因有关。不过,单从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方面也能看出电动汽车推广之难。

    根据这位国内车企新能源项目负责人的说法,目前电池的性能和价格,以及配套措施与设施的不健全将是困扰纯电动汽车市场化的主要因素。而在短时间内,要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可能性十分微小。

    虽然电动汽车的市场化与产业化时机尚未成熟,但是电动汽车对于中国汽车业的战略意义却是毋庸质疑的。毕竟,在传统内燃机汽车方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汽车国家有着数十年的差距,想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越,是不符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的。而在电动汽车方面,我们落后得并不算多,至少还有紧紧跟随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如果在我们在电动汽车方面不有所作为,一旦落后,我们很有可能由于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不得不再度受制于人,不得不延续“以市场换技术”的尴尬。

    我国政府与众多车企都已经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国内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车企,都已经上马或即将上马电动汽车项目。

宜采取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的策略

无论哪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技术突破,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的进展。一般国外车厂都会投入数百名工程师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而丰田更是有上千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新能源汽车可以研究的技术问题十分广泛,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汽车业自主研发在经验与实力方面真有足以解决全部技术难点吗?在这种情况下,自主研发电动汽车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在与这位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的新能源项目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听到了这么一个观点:集中力量重点选择最核心的技术难点攻克,符合我国的现状。

据这位留德多年的汽车博士介绍说,在电动汽车项目众多需要攻克的技术中,最重要的是电机控制、电池等技术。而其他一些涉及到整车的布置、配合,ABS、ESC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安装和调整,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外围技术。在目前暂时可以无法实现电动汽车市场化产业化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应该先集中力量,解决掌握电机、电池这样的核心技术,而其他外围技术可以等到看到电动汽车市场需要时再投入资源补充研发。而且,由于这些外围技术相对难度较低,许多是现有的成熟技术,攻关难度较小与研发周期相对较短,有些方面甚至可以学习借鉴或是直接购买技术,因此这些尚不是目前电动汽车自主研发的重点与当务之急。

这位负责人还补充道:在一支上千人的庞大研发团队中,其实大部分人员都是负责各种各样的外围技术,而真正研发电机、控制策略等核心技术的团队,也就需要几十人。因此,维持一支电动汽车的研发核心团队,一年也就上千万元,这对于一家整车企业来说,并不构成什么沉重的负担。正因为投入不大,而且对于企业乃至全行业的未来都有着极大的战略价值,所以全国几乎各家自主品牌车企都已上马或即将上马电动汽车项目。

中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的希望

的确在汽车底盘、悬架以及ESC等安全及舒适性部件方面,我国和国际{lx1}水平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而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传统内燃机车,同样也适用于新能源车电动汽车。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与世界巨头的主要差距所在。因此,在这些领域,我们更合适采取跟随发展的策略,甚至是在知识产权法规许可范围内的学习与借鉴。

但是在电池、电机控制方面,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在电机技术方面我国甚至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所要解决的问题,最主要是电机的控制与车载化问题。在这些方面国际巨头的研究也没有比我们早多久,我们xx可以通过努力把这段较小的差距弥补起来。

另外,在最被看好的锂电池方面,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研发和制造经验,也有丰富的锂矿资源,可以说比外国企业有更多的先天优势,中国xx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实现在锂电池等核心技术方面{lx1},为抓住将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的增长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产业化前电动汽车的自主研发策略_盖世汽车英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