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是推动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仪器领域的市场态势正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快速扩大,国内市场对生物技术类仪器的需求快速上升,这其中蕴含巨大的市场商机。经过市场调研与分析发现其中一些特点,以引起国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重视和参考。
国内生物技术市场规模
从全球来看,在未来30年内,生物科研领域的仪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国内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著,中国的生物技术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3.5%,到2012年前后,有望达到全球的5%。保守估计,2005年当年生物科研仪器的销售额超过20亿元,而且每年以30%以上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在2006-2015年,中国的生物技术相关仪器市场规模超过500亿人民币,而且这一数字并不包括每5-7年一次的仪器更新换代。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生物科研仪器市场充满机会。
热点仪器设备领域
仪器的领域是否热点,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在广泛调研与分析,总结出以下九大类产品,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热点。
-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设备
- 超低温与低温设备
- 酶标仪与ELISA相关检测设备
- 电泳相关
- 生物芯片关键设备,如扫描仪
- 新药筛选关键技术设备,如高通量筛选设备
- 光谱色谱质谱类设备
- 蛋白分离与纯化类设备
- 环保类设备
当然,这九大类产品中,每一大类又包含许多具体的产品。在部分领域,如色谱质谱领域,国内有一批产家近年来脱颖而出,成为国外同行的重要竞争对手。而全自动生化分析,新药筛选,蛋白纯化相关技术设备,则主要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在短期内,国内企业难以对进口产品形成竞争和挑战。
数量与质量
产品的竞争,以往都被认为是人情关系的竞争,是渠道的竞争,是价格的竞争,但从长期竞争来看,最终还是质量的竞争和数量的竞争。质量反映市场的认可度,数量则决定于产能,也反映了市场的认知度。前几年,国内在不少领域都有自已的生产商,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天平,移液器等,最终随着市场竞争,绝大部分产家都退出市场。相反,少数国内产商,随着竞争,找到自身产品的定位和特色,从而扩大的市场规模。
能否意识到质量是生命,是决定中小规模生产型企业能否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全面竞争,而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多是团队的竞争,是企业的竞争。从产品,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品牌推广,配套产品的推出的xxx的竞争体系。因为限于财力,不少公司只注重生产仪器的本身,而缺失品牌的推广与传播,使用户在选择设备时,缺乏对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最终选择知名的品牌,虽然价格更高。另外,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后续服务跟进不足的情况,如有了离心机,是否有不同的转子,某一部件损坏,能否得到及时地更换等等。这些都对企业的设计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能否实现模块化设计理念,产品不断更新换代,配套产品持续跟进,都是重要的战略措施,也企业的立身之本。
专注与专业
全面竞争与专注专业是相反的,也是相同的。对于科研领域产品来说,用户群是有限的,因此,无法象其它大众用品那样,细分到{jz},如仅仅生产某一型号的螺丝等等。这种专注与专业指的在某一领域的深耕细作,而不是哪里利润高就选择做哪种产品。尤其中小型企业规模有限,如果产品线太多,太长,导致售后,技术支持难以到位,虽然短期获利,最终砸了自己,企业难以得到长久地发展。即使是国外相对知名的品牌,如Bio-rad.
Qiagen,
Invitrogen等,仍然选择专注!当然,专注不等于只做一种产品,而是一个系列的产品,这些经营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悉悉相关。
缺乏对市场的认知,叫好不叫座
国内不少企业也不缺少创新,如多年前生产磁珠的一些企业,最终逐步被市场淡忘。他们产品质量也还不错,也很专注。这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缺乏对市场的认知,了解市场xx通过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和数据支持,不少产品推出往往叫好不叫座,缺少市场对产品的认知度。不少公司往往只知道眼前的市场情况,结果等自已的产品出来以后才发现,这个市场已经不火了。有些企业观察到XX公司某些产品附加值较高,也进行生产或OEM,但等自己做的时候才发现,利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可观。
缺乏规范化管理与创新
中小型企业往往只注重产品或销售的本身,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管理,管理的缺失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我们调研发现,近60%的中小型企业,年员工流失率接近50%,也即平均每年公司新员工占到员工总比例的一半,许多企业面临员工刚刚熟悉业务,又跳槽的尴尬情况。另外部分企业的核心客户数据掌握在少数经理手中,只要市场部经理跳槽或自身创业,便带走大量客户资源,从而对公司形成严重地打击。我们进一步调研发现,90%的生物技术类中小型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或自动化办公系统(OA)。许多企业经营了六七年,但问及哪些是他的大客户时,竟然并不清楚。这些情况是众多中小型企业发展初期的重要制约瓶颈。联合相关知名的CRM公司,为部分企业提供了企业内部培训,CRM建设,以及流程再造,从而使企业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业绩显著上升,在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而创新管理,则更为艰难。由于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生物技术背景,而且他们的咨询费用极其高昂,超过了中小型生物技术类企业的承受能力。也联合了多家管理咨询公司,共同为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和发展建设,使企业在管理方面快速正规化,建设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案,使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
行业重组的必然趋势
中小型企业众多,几乎是中国的特色。据统计,到2006年止,中国约有600万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9000万人,平均每企业14人左右。据统计,生物技术类企业全国约3万家,规模超过50人,不到200家;其中具有自主生产能力的国内企业不足1000家,其它以代理商为主。随国内生物行业逐步规范化,现有的体系,不再适应长期发展需求。有一种假设,如果未来ThermoFisher和VWR如果在国内进行收购的话,可能对现有的以代理商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产业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使行业快速发生重组,许多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市场地淘汰。从欧美来看,市场同样遵循二八原则,即20%的企业占住了80%的市场人份额。
因此,当前形势下,企业间优势互补,联合作业,规范企业管理,成为重要的问题,这也是企业有否长期生存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