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之间-石油储运设备的研发与生产_ panxinaimme _ 中金博客

北京一位朋友请我上餐馆。他无论点菜、加茶、要求换毛巾,都得到优先的服务。我问他怎么如此能干,他得意的说:「我从不叫她们『服务生』,我都是叫『美女』,她们立刻热情响应。」

    多少年轻女孩可以拒绝「美女」的称呼?即使知道别人只是藉此利用自己,也不愿揭穿他的口是心非。我由此想到道家的看法,就是:美与丑是相对的。这个看法其实还有丰富的内涵。

 

一,人与万物各有标准

    道家眼见儒家的人文主义强xx育,既不讨好又收效甚微,于是采取「超越」观点,要从人与万物平等的角度来思考有关美丑的问题。庄子在〈齐物论〉中说:

    「猵狙与雌猿交配,麋与鹿作伴,泥鳅与鱼共游。毛嫱、丽姬是众人欣赏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就飞向高空,麋鹿见了她们就迅速逃跑;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真正悦目的美色是什么?」(引文直接采用白话译文,见《傅佩荣解读庄子》,立绪文化版)

    由此可见,人类所欣赏的美,只能局限于人类世界,对别的生物是不起作用的。问题在于:人类会以自己的审美眼光来判断万物。譬如,我们宣称要保护野生动物,但是受到我们关爱的眼神的总是那些「看来很可爱」的动物。自从大陆送了两只猫熊给台湾之后,就有年轻学生告诉我,如果真有轮回,还有来世的话,他希望下辈子成为猫熊。猫熊住在有空调的大花园中,每天品尝不同口味的竹子,生活中除了吃与睡,就是玩耍,真令人羡慕。

    这种保护动物的作法,大概全世界都差不多,其中偏执之处也不可能加以化解。美女俊男吸引众人眼光的情况,不是也与此类似吗?庄子目光犀利,言论更是尖锐,他随即以美女丽姬为比喻,说明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尴尬处境。〈齐物论〉接着谈到有关生死的问题:

    「我怎么知道贪生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返乡那样呢?丽姬是艾地边疆关的女儿。晋国国君刚迎娶她的时候,她哭得眼泪沾湿衣襟;等她进了王宫,与晋王同睡在舒适的大床上,同吃着美味的大餐,这才后悔当初不该哭泣。我怎么知道死去的人不后悔自己当初努力求生呢?」

    碰到生死问题,人哪里还会想到什么美丑呢?既然如此,就请不必太在意别人对我们外貌的评价吧!

 

二,人的评价是相对的

    世界上有些少数民族,他们对美女的看法与我们大不相同。譬如,有一族认为女孩长颈为美,于是,该族小女孩个个戴上颈圈,藉以撑长或拉长脖子。记者询问时,说:「这样不会疼吗?有的人皮肤都溃烂了!」回应他的是一群女子的灿烂笑容,为了爱美,疼痛算什么?她们看我们女子正常的脖子,会觉得真丑。

    我们不必责怪她们。不过是一百年前,中国女子不也是以足小为美,为此忍受缠足之苦?当时她们看到乡下女子的天足,同样会觉得真丑,难怪只能当个平凡百姓。

     因此,美丑的判断显然受制于种族、时代与环境。亦即,即使在人类之中也没有共同的标准。我曾应邀去无锡演讲,接待我的两批朋友聚在一起用餐时,一位男生对两位女生说:「今天来了两位美女,环肥燕瘦。」他原本想表达善意的奉承,但是卖弄成语却出了差错。他话一讲完,女士中较胖的一位立刻变脸说:「你说谁是环肥?」

    即使大家都知道这是描写杨玉环(杨贵妃)与赵飞燕这两位美女的成语,但是今天的女子对于「肥」是毫不领情的,总认为只有瘦才是美。其实美丑也受社会风气与个人习惯的影响。你看什么人习惯了,就会欣赏他的特色。庄子〈德充符〉中说:

    「有一个人叫做阉跂支离无脉(跛脚、驼背、兔唇),前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而看到正常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瘦长了。另有一个人叫做瓮盎大瘿(脖子上长了大瘤),前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而看到正常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瘦长了。」

    庄子所见的不只是习惯问题,他是哲学家,所以接着又说:「所以,只要德行上有过人之处,形体上就会被人遗忘。人如果不仅忘记容易忘记的形体,还能忘记不容易忘记的德行,那就叫做『真忘』。」

    不过,在尚未抵达真忘的境界之前,我们不妨再继续探讨有关美丑的问题。

 

三,美丑与个人心态

 ,;  美丑是对外表的判断,而人与人相处不能只靠外表。人的个性或心态扮演更关键的角色。庄子在〈山木〉讲了一则小寓言。他说:

    「阳子到宋国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人美丽,一人丑陋;丑陋的受主人宠爱,美丽的却受到冷落。阳子询问其中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美丽的自以为美丽,我却不觉得他美;丑陋的自以为丑陋,我却不觉得她丑。』阳子说:『弟子们记住,行善而不要自以为有善行,到哪里会不受到喜爱呢?』」

    在旅店主人看来,美丑是外在的判断,成为客观而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其美者自美」,难免骄气凌人,容易耍脾气,相处起来较为辛苦。然后,「其恶(丑)者自恶」,既然长得丑就认命了,于是心态转为谦和温柔,长期下来反而得到丈夫的认可。我们且先不管是否为妻妾,男女亦然,试问:谁愿意同骄傲自大的人来往?谁又不喜欢与温柔和善的人为伴?由此可见,美丑对人的心态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是反效果。如此一来,丑者较幸运而美者反而是不幸的人了。

 ,;   不过,如果丑者缺乏上述适当的心态,而一味想要模仿美女,那么结果将是非常不堪的。庄子在〈天运〉批评儒家抱残守缺之后,,笔锋一转,说了一段话:

    「所以,西施因为心痛而皱起眉头;乡里中的丑女见她样子很美,回去后也捧着心,皱起眉头;乡里的富人见到她,紧闭门扉不出来;穷人见到她,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丑女知道皱起眉头很美,却不知道皱起眉头为什么很美!」

    这是「东施效矉」的故事。丑人到了这个地步就无计可施了。所以,还是回到前一段话中阳子所说的「行善而不要自以为有善行」,若能化解对美丑的执着,则人人皆可欣赏。

 

 

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在〈逍遥游〉谈到大鹏鸟,说牠往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天色苍苍,那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遥远得看不到尽头的结果?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是像这样的情况吧!」

    当我们观看天空时,当然必须在风和日丽的季节,会发觉天空很美,并且显得宁静悠远。但是别忘了,从天空往下看,地球上的万物也有同样的美感。距离产生美感。当你排除利用心态,化解人类中心的判断模式,而只就一物本身去观看,会觉得万物无一不美。原因是万物皆来自于「道」,而道也遍在万物之中,就看我们是否体悟了。庄子在〈秋水〉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同样的,物无美丑之分,并且进一步可以肯定:万物都值得欣赏。

    从前念书时,听方东美先生上课,他只要谈到庄子,一定会朗诵〈知北游〉中的一段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学习道家,常存思这一段语句,就很容易消解人类中心的价值观,觉得心胸也随着天地、四时、万物而变得xx开阔了。至于人间的美丑,又何足费心?

郑重声明:资讯 【美与丑之间-石油储运设备的研发与生产_ panxinaimme _ 中金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