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回忆——期盼_吴琼靓点_新浪博客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回忆,回忆中最多的还是春节前的那份期待。而每个年龄,期待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我是70后早期的人,眨眼就奔四了。我对过年的期盼大致为五个阶段——(像写工作总结哦!)

    应该说{dy}阶段是在中学前。我们小时候是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而且也是比较贫苦的年代。家家情况都差不多,贫富分化没有现在这么明显,周围人经济状况非常好的极少。从记事开始,周围几乎所有孩子都最期盼过年。过年可以有好吃的东西,可能会有新衣服穿。男孩子则可以放炮,尽管只有大炮和小鞭炮两种,而小孩也只能被允许放几个小鞭炮,但足以让男孩子们兴奋很久。可以跟着大人或哥哥姐姐去亲戚家拜年。喜欢去拜年是因为一定有好吃的东西,还可能得到一点点压岁钱。尽管只有五毛,甚至更少,尽管就是这少得可怜的一点压岁钱也可能被母亲收回去,还是很期待能短暂持有!(那时的孩子很少有敢对父母瞒报压岁钱的!)

    第二阶段是中学后,从放寒假前就会和同学相约,大年初一在哪见面,然后先去哪个老师家去拜年。(初中时,家里有电话的非常非常少,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家里有电话那是神话。而那时,尽管也多数同学都住楼房,但不像现在,去谁家还得“提前预约”,都是想去谁家,直接就骑车找到人家了,敲门就进。)那时我们几乎所有同学都最喜欢英语老师,因为她年轻幽默,而且比较漂亮比较时髦。但我们不感先去她家拜年,因为我们必须先去班主任家。班主任几乎是掌握学生命脉的人,尽管成年后知道班主任也没什么权利。但是那个年龄,却从心里惧怕班主任,怕她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改天想写一篇曾经的老师们。)

     那时的春节,应该还是很寒冷的。但那时没有关心气温的想法,而且也从没感觉冬天有多冷。(我觉得应该和今年北京的气温差不多,因为我记得那时我家还没有冰箱,年前买了肉都直接放在室外就会冻得能砸死牛!)但给老师拜年心切,天还漆黑一片,都不用父母叫,自己很早就起床了。急急忙忙吃几个饺子,骑车飞快地直奔好朋友家去。大家谁都没说过,但好像都在比赛似的,一拨比一拨去老师家早。隐约记得上初三时,我因为不满班主任的偏心做法,春节那天先去英语老师家拜年。我去的那叫一个早,天还没亮呢,我就敲人家门。我现在已经不记得老师家什么样子了,只恍惚记得老师还没吃饭,好像还没洗漱呢!可怕的“光阴似箭”!那是1986年吧?24年前的事了!

    高中时依然如此,只是那时自我感觉长大了成熟了,已经不那样狂热地给老师拜年了,只是选择几个喜欢自己的老师去看看,自然起得也没那么早了。多数时间是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互相串门,坐着聊聊天。有时也会在同学家吃饭。

    第三阶段是上大学后,尤其是刚上大学的那个寒假,早早地就写信提前和高中同学约好过年在谁家见面。那时,同学见面没有别的场所选择,基本都是互相串门,联系基本靠“约”,或者直接去人家家。那时多数人年少轻狂,一切青春期的狂躁很容易就显现无疑——和老同学见面聊聊彼此,显得那么成熟,那么有见识……

    第四阶段是工作后,有组织还是好啊!工作后盼过年其实是“别有用心”,是盼放假休息几天,盼发东西,(单位什么都发,我是90年代初工作的,那时过年发水果,发油,发购物券……几乎不用自己花钱就年货备齐了!)盼开会,(一到元旦前,各单位各部门就会有总结会表彰会联谊会……每一个会议都会有价值还算不菲的纪念品,其实开会只是形式而已,各单位找个花钱的由头而已。有的所在部门还会给别的相关单位送礼,自然,自己员工小范围也可以“同享”哦!)盼发年终奖金!所以,那时,年前,是个丰收的时刻,谁不盼?

    第五阶段就是没有组织后,也就是像现在这样,我从2005年就不上班了,也就单位的所有好事都没自己什么事了,只能盼着雯爸给我点他单位的惊喜了!而我对春节的期盼只剩下打扮孩子,给孩子惊喜了!每年冬天我早早就开始给孩子买过年穿的新衣,里里外外,从头到脚一定得全新,而且一定得至少备两套。因为我是个保守主义者,或者说杞人忧天,担心孩子顽皮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不能大过年再穿件旧衣服吧?还想着布置家里,买挂饰,买适合孩子放的花炮,计划从初一开始带孩子去哪里玩……总之俩字——孩子!

    不管是期盼什么,我觉得生活还是多有期盼比较好,感觉日子有盼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过年的回忆——期盼_吴琼靓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