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技巧与常见不良解决方案
产品做青铜,青仿金,古青电镀技巧与常见不良解决方案。分享是种快乐,转给能用得到的朋友收藏

发来咨问:青铜缸发红,发黄,不青,长时间颜色不亮,拉丝(拉线,拉砂)易拉穿。请大师们指点一下此镀种生产技巧与常见不良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平台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希望平台内对此镀种有研究与心得的大师,高手积积参与进来,分享你们的经验,给这些困惑中的朋友帮助产品做青铜,青仿金,古青电镀技巧与常见不良解决方案 一。 氰化青铜电镀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 氰化亚铜 20~35 g/L 游离氰化钠 15~25 g/L 氰化锌 7~15 g/L 碳酸钠 10~15 g/L 酒石酸钾钠 15~20 g/L J-069添加剂 5~10 mL/LpH 9.0~10.温度 20~30℃ DK 0.5~1.0 A/dm铜锌合金镀青铜在电镀溶液中最常用,也最稳定的是氰化镀液。工厂一般都使用自己配制的合金电镀溶液。也有使用相对成本较高青铜盐的。其工艺配方和操作条件为:青铜盐 70~100g/L 氨水 1~2 ml/L 温度 35~45°C DK 0.2~0.9 A/dm2二,控制重点与各成份对镀层及色泽的影响首先:铜与锌是本镀种的主盐,各自的比例正常控制在金属铜:金属锌=2.5-3.0:1铜析出的多颜色就更红点,锌多就更青,过多了就变黄甚至发银白2.氰化钠在镀液中是主络合剂,是铜、锌的主要络合剂,起到缩小Cu+与Zn2+沉积电位而达到共沉积的作用。镀液中一定量的游离NaCN 对镀液的稳定性、分散能力、阳极溶解及镀层色泽都有重要的影响。常表现为氰化钠不足时产品颜色不均匀,不够青。但镀液的电流效率随着游离NaCN 含量上升而下降,沉积速度变慢。过量氰化钠就会产生时间镀久的青铜层粗糙,亚光,呈“泥土”状。3. 酒石酸钾钠在镀液中起辅助络合剂作用。它不能控制Cu+与Zn2+的放电沉积,但能帮助阳极溶解,减少阳极钝化及防止因阳极钝化而使氰化钠被分解成更加有毒的氰化氢气体,味道嗅与操作者中毒的危险。,讲到阳极我们团队这边分享一个经验,一定要使用杂质含量少的青铜板,否则,镀层易发黄,怎么调整都调不好而且会青铜板溶解不佳呈钝化现象,正常的阳极镀后表面应呈青黄鱼磷状。大家可以在生产中注意去观察一下。4. pH,镀液pH 直接影响镀层外观色泽。当pH 高时有利于锌的析出,也会致使镀层偏红不青。故电镀过程中,调节pH 的控制对镀层色泽影响很大5.温度控制镀液温度是保证镀层色泽一致的重要手段之一。镀层中的铜含量随着镀液温度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镀液温度升高后铜的极化值下降比锌下降得多的原因。一般镀液温度升高1 °C,相应地镀层中铜含量增加1% ~ 1.5%。镀液温度太高(一般控制在20 ~ 30 °C 为佳),镀层色泽太红,而且镀层出现雾状。所以到了夏季我们乐将团队建议各位同仁,{zh0}能给青铜缸采取降温设施。6.电流密度青铜镀层中各组分的沉积量均受到电流密度的影响。提高电流密度会促使镀层中锌和锡的含量增加。电流密度过高,镀层中锌的含量大增,致使镀层色泽苍白、发雾且易泛色。降低电流密度,镀层中铜含量增加,镀层色泽偏红.以上所讲都是对色泽不良的分析,在{zh1}关于微信网友:啊猛咨询的拉丝易拉穿见底不良,我们乐将团队,分享一个经验:可以在青铜中加入焦磷酸钾,主这样镀出的镀层不但色泽青亮,还能大大缩短厚青铜拉丝件的施镀间,我们亲自试验过同一产品相同电流,加焦钾后的时间能减少一半而不出现拉露底。青铜镀种千变万化,我们平台团队所讲这几点难免显得有所“片面”甚至答非所问!还请各位平台内高手发来补充与纠正,分享你们的经验,谢谢!赠人玫瑰,手有xx,如果你有奋斗在电镀行业的亲人;朋友;同事,请分享给他们,也许此刻他正为这一问题烦脑请支持我们中国电镀人这共同的资讯平台,参与进来,讨论与研究。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xx。这是来自全国{zd0}电镀资讯平台,微信公共账号:DD3699999你可以点“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共帐号“--”输入:电镀资讯”--点击xx。也可以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帐号--点xx阅读原文阅读 296110举报
郑重声明:资讯 【电镀技巧与常见不良解决方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