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笑声、歌声、呐喊声的校园是残缺的
■ 半月谈记者 周清印 苏雁 沈渊
学生减负:三条“军规”逼出玩的权利
记者:“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罗大佑一曲《童年》曾喊出一代儿童的心声。最近,我们3位记者随机走访苏州几所中小学时看到,傍晚的阳光下,随处是你追我赶的身影,红扑扑的笑脸,还有汗渍渍的脑袋。打太极拳的,打篮球的,骑木马的,学昆曲的,xx笛的,还有搞机器人的,观测天文的……如此景象,昔日在别的地方校园真的很难见到。 鲍寅初:我愈来愈认为,学校里除了有琅琅读书声、教师讲课声外,还应该有悦耳的歌声、开心的笑声、运动的呐喊声!没有笑声、歌声、呐喊声的校园是残缺的,是悲哀的,是不健康的。 记者:听说苏州市教育局专门出台铁规让孩子们 “好好玩”,在当地被誉为一次“教育风暴”。当时你会不会觉得很冒险? 鲍寅初:2007年年初,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项规定”,即丰富校园生活、规范办学行为、不搞有偿家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几条是:“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小学每天下午3:20后、初中每天下午4:00后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初中非毕业年级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节假日集体补课”。我当时准备有20%的人反对,就召集校长们开会讨论,结果没有一个校长反对。 记者:家长方面会不会有意见?在竞争年代,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们的孩子却在玩,考试起来不是吃亏吗?孩子是全面发展了,但{zh1}的高考场上拼得过那些狠抓应试教育的城市吗? 鲍寅初:实际上,每年高考结果出来,苏州考生交出的答卷很漂亮。苏州的高考成绩稳居江苏省内前列,今年一举囊括文科、理科、艺术类三个全省{dy}名,这在全国也是极罕见的。铁的数字足以回击社会上的流行说法:搞素质教育的看上去挺美,高考成绩上不去。 记者:你是说,素质教育和高考分数并不是水火不容。 鲍寅初:是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用考试配置教育资源和人的社会地位的制度还会延续,高考作为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还将长期存在。我从来没说过苏州的教育不要抓分数,我只是反对老师以牺牲学生的健康、运动和兴趣爱好为代价获取分数。如果要牺牲这些来获得一个好分数,代价太大了。我从1972年起从事教育工作,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为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我们的现实选择应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内应对考试升学,努力把分数和素质的“两难”转化为“双赢”。二者事实上也是可以化敌为友的。 记者:我们也发现,这几年的高考优胜者已罕有高分低能者、死读书者。 鲍寅初:高素质与高考分往往相伴而行。去年江苏省文科{dy}名的常熟中学学生杨清嘉,不仅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喜欢唱歌和漫画,而且在老师指点下,学习习惯良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三项规定”实施当年,仅苏州中学就有86名学生因综合素质优异和后劲足被哈佛、早稻田大学等提前录取。 记者:从大的背景看,素质教育实施10多年来,高考题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全面素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是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 鲍寅初:说实话,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是能获得高分数的。
教师加压:给人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
记者:我们听到,苏州一方面很关心教师,另一方面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也不好当啊。 鲍寅初:老师有本领,学生才轻松。给学生减负,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自我增压;为了让学生少吃点苦,我只能让老师们辛苦点了。 记者:教师究竟靠什么法宝让学生在考试战场上出奇制胜呢? 鲍寅初:最根本一条,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什么是教育规律?{dy}兴趣出成绩,第二鼓励出积极性,第三名师出高徒。所以,我评价老师好不好,不问你的学生考多少分,先看你是否热爱学生,你的学生喜不喜欢你,爱不爱听你的课……什么是科学的方法?题海战、时间战就是不科学的,人的大脑运动规律就是兴奋和抑制交替,你不能老要求学生兴奋啊。所以,我们要求老师们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你们可能想象不到,苏州教师每年都要参加把握学科大比武,这在全省是个xx,在全国也不多见。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必须报名参加,每个学校推荐优秀教师逐层参加初赛、决赛。 记者:就好比学生问老师去北京开车如何走一样,一般的老师就按照地图线路介绍给学生,而优秀的老师在介绍之前,自己先开车跑一趟,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不过,比武输了,会不会让老师们特别丢面子? 鲍寅初:为了不给老师们增加过多的心理负担,每个参赛老师的具体分数校长们是不知道的。比武不是让老师们出丑,更多的是一次专业的反思和精进。其实,教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的。 记者:班主任们的压力是不是更大些? 鲍寅初:班主任也要比试啊。在苏州市首届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全市各区域选拔出来的近30名选手,围绕班主任工作7项技能同台竞技。在笔试环节,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还被列为分析案例。 除了比武,我们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也强化素质教育导向。凡有违反“三项规定”者,职称评定时给予一票否决。在以上激励下,各个学科名师辈出。 记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德育、心育教师对看不见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如何虚功实做呢?这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头疼的难题。 鲍寅初:可以说,苏州建立了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室(须接受评估达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等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培训的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过千名。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去年还夺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该中心组建了百名专家型的“苏老师”心育志愿者团队,推出热线电话、短信交流、QQ聊天室等心理拓展活动。一开始,打电话的都是家长,后来,孩子们多起来了。 记者:咨询的都是哪些话题呢? 鲍寅初:五花八门:交往有困难,厌学,与父母有代沟,竞选班干部不公,对异性有好感,xx难,网瘾大,人活着的目的等。该中心严格保护孩子的隐私,很多孩子都把“苏老师”当成了说知心话的可靠朋友。
一校一品一特色,总有一个学校适合你
记者:经常听到其他城市的家长议论,本市某某学校{zh0},挤破头也要把孩子往那里送。我们想问,苏州究竟哪个学校{zh0}?择校风厉害么? 鲍寅初:很难说哪个学校{jd1}比哪个学校好,因为苏州的学校各具特色,总有一个适合你。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教好每一个学生”问题上,要有四个不同:对不同学生提不同的要求,这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设不同的奖项,使更多的学生得到肯定和激励;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机会。苏州全市通过艺术和体育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光是去年就有967人。学生初中毕业后,通道也是很多的。可以升普通高中,可以读职业高中,也可以读国际课程,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zh0}的学校。 记者:提到职业教育,据说苏州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外企很抢手。 鲍寅初:是啊,苏州中高职院校每年近7万名毕业生,其中一半在全球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就职。在太仓,更是发生了10家德国跨国公司向学校交付培养费、“{qg}”毕业生的新鲜事。 记者:苏州自古人文荟萃,如何将百所百年老校积淀的校园文化传承好? 鲍寅初:在“办好每一所学校”问题上,我们做足特色教育,突出“一校一特色”。像苏州一中一直独擅环境文化,凸显园林风貌和古典风韵,连校园门前小河上的一座草桥都深深印刻在学生们对母校的记忆中。另一所名校苏州中学自范仲淹创始以来素以王国维、钱穆等国学名师和叶圣陶、钱伟长、李政道等杰出人才而著称,形成了人文独特的社团文化。苏州中学一个学校就已拥有沧浪文学社、春雨生态社、爱迪生俱乐部、苏格拉底会、模拟联合国等90多个学生社团。下次你们好好采访我们的学生社团,其活力真可用雨后春笋来形容。 记者:我们今年在苏州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时特别注意到,当地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绝活进校园,获得复兴和再生。 鲍寅初:这确实是苏州校园的一大亮丽风景线,全国其他地方恐怕难以伦比。仅以平江区为例,我就可以给你们列出一长串名单:设在大儒中心小学的小兰花昆剧团;设在善耕实验小学的小牛牛苏绣传习所和苏派盆景培训班;设在平江实验学校的银杏娃评弹艺术学院;设在城东中心小学的小茶花民乐团和小桂花民乐制作传习所;设在敬文实验小学的小皮皮喜剧表演队……像桃坞中心小学还出了教材《桃缘》,设计了26课,聘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为顾问,每周三下午定期辅导学生创作桃花坞木刻年画,很受娃娃们欢迎。 记者:我们在联合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少学校确立了国学教育的特色,“子曰诗云”进了课堂,温良恭俭让成为班会主题,仁义礼智信成了板报主题。 鲍寅初:除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也进了校园。我认为,科学与人文,应该两翼齐飞。平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敲定了首批13所小学开展特色教育,有机器人教学,有小学生气象站,还有航海航天航空模型教学。在历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比赛中,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已有12名选手夺取世界{gj}。在一次未来之星机器人亲子夏令营活动中,机器人六角虫往返跑比赛吸引了21个家庭的小学生和家长参与,场面很热闹。 记者:生活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里的苏州人民无疑是幸福的,共享着现代化素质教育果实的苏州学生无疑也是幸运的。从应试教育年代走出来的我们,真的很羡慕今天的孩子能够成长在全面发展的环境里,在这里面,空气、阳光和雨露享之不竭,童真、自由和爱不复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