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须警觉国际贸易流向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顾定槐)尽管复合肥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带来了很多机会,但中国化肥行业来年仍将面临重大挑战。6月28日,《德勤化工季刊》发布的中国化肥市场调研报告称:警觉当前国际贸易流向的变化,建立更加坚实的市场路径,这对于中国化肥企业可持续成长非常重要。

    德勤的调研报告指出,2011-2015年间,中国化肥消费量的增速将放缓,主要归因于城市化进程而导致的耕地减少,以及化肥施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这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的预测相一致。

    中国化肥行业的未来发展,正面临出口受阻和国内业务整合的双重挑战。德勤报告称:中国是氮肥和磷肥的重要出口国,同时又严重依赖于钾肥进口,尤其是来自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钾肥;中国化肥的进出口平衡成为全球化肥供需格局的组成部分。鉴于化肥是全球流通的大宗商品,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对可能影响其出口和国内市场的国际贸易流向变化作出预测非常重要。

    德勤中国化工行业主管合伙人观洋分析:当前中国的氮肥生产企业应特别xx预计在短期内有显著产能扩增地区,特别是受页岩气兴起带动的北美地区的出口风险。因为这些地区近期氮肥产能将大幅提高,之后将不仅满足本地区供应,也可用于出口。“如,历来是氮肥进口大国的美国,由于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行业格局正发生重大改变,大量尿素生产的新扩建投资项目,正纷纷上马或进入规划阶段。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表明,2012年美国净进口630万吨无水液氨及660万吨尿素,其中半数来自中东,5%来自中国。而美国和加拿大此前宣布,未来5年新建尿素产能已超过1000万吨。这些新增产能将会减少美国从中东和中国的进口需求,从而可能迫使中东企业寻找周边替代市场,比如印度或泰国等,而印度、泰国正是中国氮肥传统的出口国家。

    在供应结构方面,该报告分析说,中国的化肥行业高度分散,2010年国内前八大化肥企业合计在中国5070亿元的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到20%;而钾肥高度集中,2012年国内前5名钾肥生产企业合计占有中国硫酸钾和氯化钾600万吨总产能的90%;中国的磷肥产能过剩。“十二五”期间,中国化肥行业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包括氮肥业的整合,推进钾肥业国际化进程,同时限制磷肥业的产能扩张。

    德勤报告的结论部分强调了中国肥料、农药等农化企业的建立市场路径的重要性。观洋先生表示:中国化肥企业需要为未来12至24个月出现的某种特定肥料的业务困难做好准备;优越的市场路径是维持和争取市场份额的关键成功因素,有多种传统和替代做法可供选择,通过调整并购、创新、海外收购等举措,在管理控制、销售效益和服务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责任编辑:吕海波)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化肥须警觉国际贸易流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