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资建议

  一、电信设备行业

  物联网产业的四个短板

  首先,新兴物联网企业融资难。资本市场新增了“物联网概念”板块,从此一路走俏,相关个股甚至几度涨停。然而,这不能xx解决物联网企业的融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不能立刻上市的初创型中小企业而言。物联网拥有较长的产业链,大致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以感知层的RFID产业链为例,其环节包括标准制定、芯片设计、标签封装、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等。但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技术水平和产品稳定性方面较为落后,导致目前RFID芯片裸片仍主要由国外业内巨头如飞利浦、英飞凌等把控。“RFID在国内的规模不是特别大,做RFID的企业虽然不少,但是每个企业自身的规模都有限。”曾在资本市场一路领涨的RFID企业深圳远望谷也坦承这个产业的局限。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从物联网产业源头提升竞争力,就需要投入巨额和长期的资金。物联网产业覆盖的链条很长,需要跨越感应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技术等多领域。而这些领域中大量的技术属于新兴技术甚至是处于孵化期的技术。众所周知,基础技术的前期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靠上市公司所吸纳的资金难以为继。然而,据了解,传感行业的回报周期一般为3-5年,一般难以获得风投的青睐。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研发投入大、收益预期不明朗,许多蜂拥而上的中小规模传感企业都存在融资难题。其次,行业应用零散,尚未产生成熟的应用链条和模式。交通、物流、医疗、金融、文博、家居、教育、环保、安防……几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物联网的用武之地。然而,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蓝图,未免有些杂乱无章。

  未来物联网产业最关键的环节是应用层面的行业用户,但目前看,行业用户对物联网的xx程度并不太高。物联网下一步的发展,应找到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从行业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物联网与用户现有信息化体系结合,以实际应用促进物联网产业与市场的发展。中国物联网战略规划应该先在一些{zj1}有物联网特征的行业进行应用试验和规模实践,然后通过多行业共同推动应用来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因为物联网是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多个方面的产业,这就注定了其会相对较长。但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相信会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出现相对比较专业和精炼的合作链条。由于很多物联网企业早已存在,并出现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因此在现阶段,相比融资问题,如何培育成熟的市场应用对物联网产业来说更为关键。这也决定了行业应用的不成熟,是当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最致命的短板。第三,物联网产业链缺乏主导者和整合者。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由于物联网所处的是一条复杂的产业链,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必须平衡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力量,促进协同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有一个主导者来发挥整合的作用,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整合起来,促进产业链的平衡和快速发展。目前产业链条的界定和分工还不明晰,一些重要的环节尚未发展起来,比如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处于缺位状态。从促进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缺少产业的主导者和推动者。物联网产业链需要一个能“查漏补缺”的主导者。{zh1},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标准不统一。

  物联网现在的状况比较分散,从市场状况来看,大家都是在各做各的,相互之间不统一,也没有一个xx的标准,不利于产业化。产业链确实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处于导入期的物联网产业,不可能会出现统一的标准,因为任何一个产业在起步阶段,都需要鼓励创新,这就需要允许多种标准和技术的出现。看起来,标准不统一的短板效应将更多体现在物联网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在现阶段并非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文章来源:http://www.cninfo360.com/

郑重声明:资讯 【2013-2017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资建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