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地铁站售报面面观:伦敦地铁无卖报小摊

  国际在线消息:近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要求地铁站内禁止出售报刊,引发国内媒体热议。世界各国的地铁站在卖报、卖食品这方面到底都有些什么规定?各国人在乘坐地铁时又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呢?为此,本网连线了驻欧洲、美洲、亚洲各国的记者,请他们介绍世界各地地铁站售报情况。

  主持人:近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要求地铁站内禁止出售报刊,引发国内媒体热议。我们也了解到,在有些国家是允许在站台内售卖报纸等物品的,而另一些国家则只把报刊亭开设在地铁车站入口处或者附近,那么世界各国的地铁站在卖报、卖食品这方面到底都有些什么规定,各国人在乘坐地铁时又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呢,下面我们就分别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欧洲、美洲、亚洲各国的记者为我们做出介绍。

  主持人:英国伦敦的地铁是世界上的{dy}条地铁。它开通于1863年。如今,伦敦仍然是世界上地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那么伦敦地铁里是否有专门的报摊呢?我们就请驻英国记者张哲为大家介绍一下!

  张哲:好的。伦敦地铁站里没有专门卖报纸的小摊儿,一般是设有专门的杂货店,兼卖报纸,这些报纸杂志种类繁多,主要是卫报、泰晤士报、太阳报等等主要报纸。不过,据我观察,一般的乘客都是在地铁入口处取一份杂费的《地铁报》METRO看,而且在一些地铁站的入口,还会有专门的人员散发免费的报纸杂志,比如说伦敦标准晚报或者体育杂志。这些免费报纸杂志印刷质量一般,属于随看随扔的消遣类读物。内容十分庞杂,政治经济社会体育新闻等等,当然少不了那些明星们的八卦。人们看完就往旁边一扔,其他乘客感兴趣了也会抓过来看看,够不着了还会要求别人帮忙给传递一下。看报纸也成了人们地铁交流的一个契机。主持人!

  主持人:那么在欧洲的另一座国际大都市巴黎呢,1900年,法国{dy}条地铁线在巴黎开通。巴黎地铁每天的客流量超过600万人次,那么法国人乘地铁的时候爱看报吗,巴黎地铁里的报刊发售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请驻法国记者何滨介绍一下。

  何滨:据我观察,法国人坐地铁时还是有看报纸的习惯的。他们看的报纸既有免费的地铁报纸,也有《世界报》、《费加罗报》、《回声报》等主流报纸。免费派发的报纸一般放在设在地铁口或者换乘通道的报箱中,乘客可以自由拿取。对于正常销售的报纸,一般在小的地铁站进出口附近都会设有报刊亭,方便乘客可以购买。而在一些较大的地铁站,一般都设有便民服务点,比如报刊店,出售各类报纸、图书、饮料食品等。当然这些店一般都挨着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所以即便是客流量很大的高峰时段,也并不妨碍乘客通行。在法国,地铁检票口以内的范围,包括站台、车厢等是不允许卖报纸的。

  主持人:而在波兰首都华沙,当地的{dy}条地铁线才开通不久,那么华沙地铁站有没有设立报刊亭呢?我们请驻波兰记者汤黎介绍一下。

  汤黎:波兰华沙地铁只有目前一号线,今年将动工修建2号线。1号线建成前后用了25年。说到地铁卖报,记者特地去市中心不远的两个站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个地铁站口入口处的地面上都有一个到两个绿色并用黄字标有“ruch”的专有报亭,主要出售各种报纸,还有公交车票和香烟等。在通入地铁的地下通道里商店里,如食品店或是彩票点之类的商店也有报纸出售.一位正在商店选报的顾客说,在地铁通道里的商店里出售报纸对他来说非常方便,当他早晨去上班乘地铁时,有时顺便进通道里的商店买杯咖啡加三明治,在买一份当天的报纸。店主说,他们店里的报纸挺受欢迎,波兰主要报纸之一《选举报》每天能出售上百份,xx报纸和杂志的销售量会成倍增加。记者看了一下,报架上摆放着近10种波兰的主要报纸以及各种各样的杂志。

  主持人:日本东京的地铁和城铁的密集程度也算世界xxxx的了,下面我们请驻日本记者谢宏宇说说东京的轨道交通车站里是如何解决报纸问题的。

  谢宏宇:日本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电车,地铁就是在地下行驶的轨道电车,而电车则是在地面行驶的。由于日本多地震,出于避难等安全考虑,日本的地铁站里是不卖报纸的,也没有售货亭,要买报纸必须出站才行。而在地面电车的站台上,倒是经常可以看见卖报纸和饮料,小吃等的售货亭。日本人有看书读报的习惯,不仅仅是电车站台,在很多便民的小超市都可以买到各类报纸和杂志。在电车上常可以看到有乘客在津津有味的阅读各类书报,不过看书的人,书皮常常是被包裹着的,从外表看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书籍,此外,日本人好像很注重人的隐私,不会出现一人看报,周围人都伸头看免费报纸的情况。现在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手机技术的提高,在地铁和电车上看书报的人和以前相比有所减少,而用手机上网阅读各类新闻和消息的人越来越多了。

  主持人:韩国的地铁系统也非常发达。韩国首都首尔的地铁载客量位居世界前五名,{yt}载客量可达5百万人次。让我们来听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韩国记者张玲的介绍。

  张玲:一般来说,韩国人在地铁里都非常安静,很少有大声说话的人,很多人会选择在乘地铁时看报纸。而设在韩国地铁站里的小卖部,既有卖口香糖、饼干、饮料等食品,也有卖日常小用品,如丝袜、纸巾等等,当然,各类报纸也是少不了的。有意思的是,除了《朝鲜日报》、《中央日报》、《每日经济》这类的大报,韩国人在地铁里看的报纸大多数不是买的,而是在上班路上在地铁口拿的,这些免费报纸主要是通过扩大读者群,靠广告获得利润。免费报纸的内容也很丰富,就是深度性和评论性文章比较少。

  据我观察,在一般的韩国地铁站台内,小卖部分布的比较合理,基本与乘客等候的座椅排在一起,不会防碍正常的人流交通,不会让乘客感觉到不方便。据了解,在决定设在地铁内的小卖部的租赁者时,地铁管理部门会对65岁以上老人、单身母亲、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给予一定的优先照顾。

  主持人:南美洲的阿根廷也是开通地铁比较早的国家,我们请李珊珊介绍一下阿根廷地铁报刊亭的情况。

  李珊珊: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有南美{dy}个地铁,于1913年12月通车,目前仍在使用。在阿根廷地铁站里普遍设有卖小商品的亭子,其中报亭是最常见的。另外,与北京相似的是在上班时间,一些阿根廷报纸比如《民族报》、《号角报》等等也会向乘客免费派送。我观察到这些报亭或是卖商品、食品的亭子一般都设在站台的中部,基本不会影响乘客走路,而且大部分阿根廷人还是很喜欢在这些小亭子里买上一份报纸或是一个汉堡。

  另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铁可以说历史的缩影。从最早由英国人出资兴建的A线,到{zx1}投入使用的E线等等,在换乘过程中,让人感觉犹如乘坐了时间机器。比如A线目前仍在使用的机车内部都是木质的,悬挂着昏黄的顶灯,每节车厢的车门都是单独控制的,因此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站时为乘客开门,机车启动时还要负责拉响警铃并关门。而在这条地铁线上除了报亭、售卖小商品的迷你商铺外,还有继承了老手艺的擦鞋匠为形色匆匆的人们提供服务。经常能看到一些穿着西服的上班族,坐在近1.5米高的特质木擦鞋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而老擦鞋匠带着眼镜一丝不苟地打亮顾客的皮鞋,给人一种非常复古的感觉。阿根廷地铁的情况就是这样,也希望大家有机会体验一下。主持人。

  主持人:埃及是中东和非洲{dy}个拥有地铁的国家。那里对于地铁内销售报刊又有怎样的规定呢,我们请驻埃及记者戴贝介绍一下。

  戴贝:好的,主持人!埃及是非洲和中东地区最早开通地铁的国家,埃及地铁已经有23年的营运历史。埃及首都开罗目前有两条地铁线,日客运量达到250多万人次。在开罗的每个地铁站附近都有一些书报摊,而且很多地铁站的售票窗口也有报纸出售,因此,乘客可以很方便地买到报纸阅读。但是在地铁站台和地铁车厢内,是不允许商贩兜售报纸的。开罗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600万,其城市地铁自然也是十分拥挤。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车厢过道内会挤满站着的乘客,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发现还有乘客阅读报纸。

转发到:

关键词:地铁 地铁站 报纸

郑重声明:资讯 【世界各地地铁站售报面面观:伦敦地铁无卖报小摊】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