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环保厅帮排污企业遮丑实属无奈:唯GDP作怪

CCTV《新闻1+1》2009年4月23日播出《环保莫成环境污染保护》,以下为完成台本:

黑龙江环保厅召开执法会议,却拒绝曝光违法企业名单,究竟是环境保护还是污染保护,人们质疑不断。

纳税大户政府保护,污染企业身份特殊,投鼠忌器,执法难行,环保部门角色尴尬。从盐城水污染到阳宗海砷污染,环保问题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错综复杂的环境生态下,怎样寻求环境保护的良方?环境保护怎样从口号变成实际行动?《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就在前两天,黑龙江省环保厅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个会邀请了十多名记者参加,但是会议的一些核心内容,比如说有多少家污染企业,这些污染企业都是谁,却不告诉记者,说这是保密的信息。这件事情经过新华社的记者披露出来以后,很多人就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环保厅还是保密局?你保密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呢?王教授,不知道看完这个新闻你有什么感想?

王锡锌(特邀观察员):

我首先想到,环保局顾名思义就是保护环境的,但是我们现在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的官员居然将一些排污企业的名单当作秘密,藏着捂着,这实际上就是在保护这些污染企业,这首先是违法的,其次也严重违背了环保部门的职责,那我们自然要问,环保局到底要保护谁。

主持人: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黑龙江省环保厅的这次保密信息的会议。

解说:

就在4月21日,当黑龙江环保厅替排污企业遮丑的新闻曝出后,几天以来,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疑问、愤怒、同情、体谅、反思,当各种声音和情绪交织在一起,无疑也把黑龙江环保厅这个平日里不太引人注意的部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源自于黑龙江省近日召开的2009年全省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据新华社的报道,这次会议共邀请了10余家媒体参会,而会上对有些企业仍在违法排污的情况一概保密。那么,保密的到底都是一些怎样的内容呢?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用相机拍到了一部分内容和标题,其中包括《松花江流域涉水排污企业督查情况的通报》、《超标企业家数》、《后督察抽测污染物超标企业统计表》等等,更多的内容记者最终也没有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黑龙江环保厅帮排污企业遮丑实属无奈:唯GDP作怪】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