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计局姚大师、王亚伟现象和基金年报的简析- 先看森林再看树木 ...
对统计局姚大师、王亚伟现象和基金年报的简析 [原创 2010-01-23 16:20:59]   

  最近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一番高论,引发网上一片热议。在股市上,一些媒体刻意热捧“王亚伟现象”,令我不由得不说些看法,当然结合最近出台的公募基金年报,揣摩、整理一下他们的思维异同点。

  姚大师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说:我国在短时间内抑制住经济下行趋势,并在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回升,不是经济学家所猜测的“W”形或“L”形而是“V”形。
 姚大师还说,很多人担忧单靠汽车和房地产两个产业来拉动经济不可持续。而他认为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不但不能动摇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关联度高。“汽车关联100多个行业;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个电视,窗帘也要换新的。”

  我倒不是对姚大师的“高房价不可动摇”惊讶,对他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感兴趣,他“讲故事”的能力一点也不比股市上黑嘴差,或许退休后可以到私募、游资那里发挥余热的。
  社会是个系统,任何一个行业都关联至少几十个行业,顺着这个思维讲故事,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有意义吗?比如xx业,更应该作为支柱产业呀,且不说关联租房、家具床垫、餐饮夜市、卫生检疫等无数行业,仅嫖客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精神饱满了,投入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工作效率更高了,可以带动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嘛,这比换个窗帘、电视机要重要的多啊。哈哈哈哈

  再说了,去年房地产爆炒,你看看国内水泥、建材等领域的产销量等数据,没有同比增加啊!去年汽车销售火爆,但是钢材、汽柴油等产销量并没有同比增加啊!难道姚大师光凭想象力而没有具体数据等而信口说的?

  我说过,姚大师2007年底时到处游说“中国经济防火墙理论”,2008年底又到处解释为何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造成影响,其间还在央视说过“老百姓吃不起猪肉,但可以吃牛肉、吃羊肉”、“丈母娘推高房价”等等。
  “W”型、“L”型、“V”型等GDP有什么意义?难怪数据发布会上举着牌子上画“V型”走势,显得“too simple,too naive”的。
  网上有说法,GDP就是“刮地皮”、“搞地皮”的缩写,很有道理。
  雷人的话语、观点不断,这可是{gjj}的“国脑”、“大师”的思维形象啊,代表了国家和政府形象啊。我都感到脸红!
  难道国中无悟空,八戒当大圣了?

  最近“王亚伟现象”被别有用心的人和媒体炒作,有人说王亚伟概念股都涨了,欲引发散户跟风接盘。其实,他做的中小市值股确实有段不错的走势,公募基金这么多钱,坐庄个中小盘股不算啥的,这是主要原因。他先前做的大市值股并不怎么样,亏损或大亏居多。
  用私募、游资的手法炒作中小盘股,用公募基金计算市值的方法统计盈亏战绩,就是王亚伟去年不错的原因(私募基金是靠跑光xx后的盈利获取利润的)。只要散户不理睬“王亚伟概念股”、别去高位接盘,今年可以看看会咋样。

  各基金年报公布后,我倒是对其思维揣摩感兴趣,纯粹个人好玩。
  四季报将王亚伟的操作思路一览无余,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仓位继续攀升,且均逼近其契约规定的上限。其中,华夏大盘的仓位高达94.70%(契约上限的95%);华夏策略的仓位为78.79%(上限的80%),近乎满仓运作。
  王亚伟在四季报中指出,四季度的操作中提高股票仓位,大幅增加金融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配置,减持了采掘业和金属非金属行业。同时,他认为下一阶段市场的主基调是震荡格局。
  工行、建行、交行、招行成重仓品种(高到低依次)和广汇、白云、乐凯等。

  令我感兴趣的,不是后面几个高价但市值不算很大的个股,而是4个银行股。看好什么行业,属于各自看法,都正常的,他看好食品加工、机场和传统胶片行业无xx议。问题是,看好金融业中的银行股,也是正常的,但为何要一起加仓重仓几乎xx相同的四个银行股,尤其工行和建行。
  按一般思维和逻辑,看好某行业的话,建仓或重仓该行业中的趋势{zh0}的某股,就够了。最多该行业中大盘股的之外再加个小盘股。但王亚伟却重仓了几乎“齐涨齐跌”的大市值银行股,令我困惑。
  我的理解,一个超大市值银行股,再加一个或二个中小市值银行股,应该是较合理的配置,即使再看好的话。

  实际上,从四季度配置中反映了他看好一季度行情,而不是说的什么“震荡格局”。“震荡格局”理应中小市值仓位,或许他脑子里真的看高一季度3800点或4500点呢。
  另外,抛售房地产股(猜测战绩不佳的)而重仓银行股,也反映了其思维较为混乱的。假如房地产因各种原因而大幅降价了,银行业的风险也大大加剧了,这就是美国次贷嘛,为何还会重仓银行股,我是没猜出其思维逻辑。
  除了判断对错之外,还反映了他“押赌”的心态很重,大量押赌某一个板块上。

  中小投资者、尤其新投资者,一定要自己多思考、多分析,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乱跟风。

  60家基金公司旗下594只基金4季报今日全部披露完毕,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4季度末,基金的股票仓位已逼近历史高位。
  全部可比基金中:股票型基金仓位达到89.68%,四季度提升6.08%;偏股基金达到79.76%,四季度提升6.15%;混合型基金达到81.97%,提升5.62%。
  四季度基金大幅减持房地产板块、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其他制造业以及造纸、印刷等;增持的是金属非金属、采掘业、批发和零售贸易、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机械设备仪表业等。
  594只基金四季度报表利润为3252.67亿元,基金“活钱”仅剩余1463.5亿元。

  基金绝大多数近乎满仓操作,难怪其去年底出台的研究报告等都相当乐观,2010年{zd1}点看低于3000点以下的都极少。屁股决定脑袋,原来他们真的都满仓了。
  问题是,去年底散户们都跑了吗,没有多少吧(个人账户持仓率上二周迭创新高),谁抛了这么大的货呢。跑的游击队倒成了{zd0}赢家,从目前来看。
  问题是,在一片消费物价上涨声中,去年水费都大幅上调、春节后电煤气费等上涨可能性也很大,此即使不增加相关企业的利润,也至少可以延缓成本上升和亏损程度吧,为什么基金们都大幅减持了这些行业呢?
  假如金融危机二次探底,金属非金属、采掘业等受损{zd0},去年爆炒后的回归,基金们却大幅加仓了。

  呵呵,基金很好玩的,其思维和分析能力不是一般的混乱和不可琢磨性。估计券商也差不多的自营盘。
  他们却对股市期货和融资融券等特别积极呢,对这个“超级大利好”信心特别强呢,呵呵。至少我是较为害怕、担心和谨慎的。
   只怕到时候被人卖了,还傻乎乎地笑呢,还帮着数钱呢。仅个人之见,不作为投资依据。

  中国股市目前{zd0}的特点是:不断增长的散户、“游击队”智商,和不断下降的公募基金、黑嘴媒体的智力和道德水准。

郑重声明:资讯 【对统计局姚大师、王亚伟现象和基金年报的简析- 先看森林再看树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