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陕县四亩地镇严家坪村种植中药材、板栗的项目建议书(二)_四亩地

作者:天华山保护区   来源:校团委

第七章   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

市场分析

1)天麻:天麻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药用历史2000多年,人工栽植技术成熟。天麻具有xx、定惊、养肝、止暑、xx湿、强精骨等作用。主治风湿腰痛、口眼歪斜、四肢痉挛、肢体麻木、眩晕xx、小儿惊厥等症。此外,天麻素注射液有扩张血管、增强通管弹性的作用。天麻用途广泛,不仅可作药用,还可作为饮品、事口等,市场广阔。由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提高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人类正在步入老龄社会,中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加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攀升,其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人类面临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天麻及其系列产品将面临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就国内市场而言,市场定位主要在大中城市的中老年人以及小城镇收入较高家庭的中老年人。就国际市场而言,美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定位在所有中老年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定位同国内相似。约占全球人口20%10亿中老年人是天麻的潜在消费者。

2)板栗: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板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0年产量达到59.8万吨,2005年产量将达到65万吨,年产值近50亿,年出口创汇4亿美元。目前,我国的板栗资源取得了垄断性的优势,占全世界产量的80%以上。根据有关专家的调查和预测:板栗营养性绿色食品需求量将逐年增加,2000年的需求量是57万吨, 2005年需求量为100万吨,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

一是从客观条件上看,严家坪村罗家沟组有发展板栗的优越条件。严家坪村罗家沟组板栗已经形成了农村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宁陕板栗闻名全国,而严家坪村罗家沟组作为宁陕板栗的种植地之一,有创建自己品牌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氛围。

二是从经济效益上看,增效潜力巨大。板栗俗称铁杆庄稼,受益周期长,一般板栗树盛果期可长达80年,通过更新改造盛果期可延长到100年以上。严家坪村罗家沟组板栗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严家坪村罗家沟组板栗栽植全部都在山上,而山东、河北等地的板栗大多都是在耕地上发展,成本比较高。目前,世界上板栗生产国除中国外,大多数在发达的国家,而这些发达的国家发展板栗的空间很有限。因此,严家坪村罗家沟组具有发展板栗生产的空间优势。

三是从国内市场上看,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板栗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绿色食品,在国内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栗产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板栗初加工产品如糖炒栗子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北京、山东等地深受欢迎;板栗深加工食品市场前景看好,真空包装板栗肉、保健食品、儿童和旅游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猪苓:猪苓以野生品供应医药市场,主产于青海、宁夏、陕西、甘肃、云南、内蒙古、东北三省、湖南、湖北、河北、河南、山西及北京等十几个省区市。猪苓的药用价值较高,其xx渗湿、通淋退肿、利水渗湿的作用优于茯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猪苓主含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其水煎剂有较强的xx作用,猪苓多糖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型制药和保健品企业陆续开发生产了以猪苓为主要原料的500余种xx,上市后颇受青睐,一些品种已成为医药市场上的抢手俏货。由于疗效独特,医药和保健品市场对猪苓的需求逐年升温。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需求量仅为40万公斤,上世纪90 年代上升至55万公斤。进入21世纪后,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2000年上升至 90万公斤,2001年~2003年攀升至100万公斤,2004年~2005年又增长至110万公斤,预计今年将上升至120万公斤~130万公斤。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猪苓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各国对猪苓需求甚殷,需求量连年稳步增长。猪苓已成为我国中药材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品种。多年来,我国港、澳、台地区市场对猪苓的需求也逐年上升,而且数量极为可观,特别是一级优级品;经香港转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猪苓数量,每年在30万公斤左右,出口量居高不下。

4)山茱萸(枣皮):山茱萸除用于六味地黄丸外,以六味地黄丸汤头为基础的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及其衍生而来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俗称六、八味”)都对山茱萸有较大的需求。仅六、八味地黄丸产品的山茱萸年消化量即在4500吨左右,加之其他中成药品种用料、传统中药饮片消耗、保健品原料消耗以及正常出口等占用约500吨以上,则山茱萸的年需求量在5000吨以上。
  但目前山茱萸的货源并不充足。有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山茱萸产量比常年减产30%,总产量约为3000吨左右。而今年仍是个严重歉收年。据预测,河南产区产量估计会比去年略高20%左右,即达到1800吨至2000吨;浙江产区因开花时节,受雨雪、霜冻、扬尘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加上今年5月中旬冰雹的袭击,预计产量不超过300吨,至多和上年持平;陕西产区由于在开花时节也同样遭受了提前开花和霜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预计产量比上年减少40%,即2005年的产新量约为600吨左右;其他次产区与接壤的主产区情况大体一致。如山西阳城蟒河产区、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以及与河南、陕西,浙江产区接壤的其他次产区,预计产量跟去年持平,不超过300吨。这样,全国2005年的产量约在3000吨至3500吨之间,总体来说虽比去年略有增加,但供需仍有很大缺口。

在政府和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三户种植,两户建厂先发展,再加上村里的大力支持和不断探索,一定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示范效应。

产品销售方案与营销策略

1、销售前期:由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牵头,寻找并联系商家客户,组织种植大户与相关企业签定销售协议,双方要严格遵照协议,保证产品的价格公道、双方互利。保障该区林副业产品有良好、稳定的销售渠道。

2、销售中期:协议签定后,村里按照协议规定种植作物并将种植产品进行初加工,在此期间,由商家指派相关技术监督人员对初产品的加工进行技术监督,加工后由商家统一提供运输车辆,装载运输至商家指定地点。

3、销售后期:收尾阶段,村里组织人员再次收集零散种植户的种植产品,争取当地就近消化。

第八章 投资概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投资概算

本项目包括:2007年度,选择三户种植,两户建设厂房

1、严家坪村三个种植大户的种植业规划和移植,人力由严家坪村村民自行解决,技术指导费用按天算:             100/天×3=300

培训及临时指导储备费用:        1000

2、加工机械购置费:板栗脱蓬机2台:4000/台×2=8000

烤房及其附属设备的建设:

建设厂房费用:                  15000

附属设备(蒸笼,烘炉)费用:    500/台×2=1000     

3、菌种及其它原料的购置费用:

药材购买补偿费:   天麻         5000

                   猪苓         10000

4、联络费用(交通、通讯联系):     2000

5、其它费用:(随时遇到事件等)     2000

总计:     44300

资金筹措

本项目采取世界自然基金协会和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方式,其中世界自然基金协会投资70%,种植示范户和建设厂房示范户共投资30%

基金会支出费用:                 44300元×70%=31010

项目区自身支出费用:              45800元×30%=13290

经济效益分析

1)天麻:

以身干,无粗皮、杂质,无虫蛀、霉变为合格。以个大,质坚实,色黄白,断面半透明,无空心的“冬麻”为佳;以质地轻泡,一端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有空心的“春麻”为其次。

     如果种植得当,年产干货可达110/亩,市场收购价格为50/﹌,每亩产值为5500元。

2)板栗:

盛果期板栗的平均亩产量为340公斤,产值1836元,现金收益1462元;平均每株产量为8.5公斤,产值45.9元,现金收益36.55元。成本利润率达181.16%

4年为{dy}阶段,没有收益,属纯投入期。

5-9年为第二阶段,挂果量逐年上升,属初见效益期。

1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产量逐年略增,{zh1}趋于稳定,属盛果期。第10年,亩产量340公斤,产值1836元,净利润1183元,现金收益1462元,物质和服务费用投入374元,用工18个,用工作价279元;每株产量8.5公斤,产值45.9元,净利润29.58元,现金收益36.55元,物质和服务费用投入9.35元,用工0.45个,用工作价6.98元。成本利润率181.16%

一般情况下,板栗树的生长周期较长,第10年以后,产量逐年略增,亩产量达到350-400公斤(株产量达到8.75-10公斤)时趋于平稳,可延续到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也就是说,板栗树是{yj}性资产,种植板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3)猪苓:

以个大、外皮色黑光润、断面洁白、体较重者(俗称铁皮白肉)为佳。

如种植得当,每亩年产量2000﹌,市场收购价格为3050/﹌每亩产量为60000100000元。

4)山茱萸(枣皮):

以身干、无核、肉厚柔软、色紫红有光泽为优质品。商品规格质量:统货、干货。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鲜红,紫红至暗红色,皱缩,有光泽,味酸涩,果和果核不超过3%,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

   山茱萸2050年结果树,平均株鲜果产量10﹌左右,以每亩种植110株计可产鲜果1000﹌,一般7﹌鲜果可加工得干货1﹌。每亩产干货140﹌,高产可达200﹌。市场收购价14/﹌,每亩产值为1960元—2800元。

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有效地促进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中药材供求平衡,解决社会就业,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逐步建成后将会大大增加项目区内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可明显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林副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项目区内小型加工企业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该区产品的生产效率,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的发展,促进该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使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共同致富,促进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巩固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主要染污源

由于药材和板栗的种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布局,这些本来就属于绿色经营,在环境上不存在多大的环境污染。

如果建立一个产品加工厂,为了交通的方便,可以建在人多的四亩地镇边缘,只要加强管理,可以把加工机器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至一个{zd1}水平,这是xx可以办到的。

二、环境保护措施

1、加大宣传,加强当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制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当地的绿色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还从各个方面进行维护。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首先,该地的中药材以及板栗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逐步建立并扩大原始产品的初加工,可以刺激当地加工业的发展;严家坪借此契机可发展为当地以及周边药材的周转和加工中心,若能对药材进行大规模统一加工,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还可刺激当地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而降低其向外运输的成本。

   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把药材种植作为该区的特色经济发展,从提高规模和档次上增加收入。把培植发展和壮大特色作物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通过相关单位技术输入和培训,提当地种植户的种植水平,解决以往中药材种植中遗留和遇到的问题;提高该区中药材产量和质量。

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的种植产业基地,改革以往种植混乱的现象,重新规划和布局,增强产业护理功能,以基地的发展带动产品市场的营销市场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2、药材和板栗的初加工包括加工种植初产品和初成品的运输,可以增进该区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的收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极大地拖慢了农村的经济前进步伐,通过建立一个初产品加工厂,可以发展当地的小型工业,在产品运输方面又可以大大地刺激当地运输行业的发展,加大外来人口流量,刺激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

逐步实施这一项目,由示范到推广,所有一切发展,收益{zd0}的是当地农民,农民增收是毫无疑问的。

十一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组织管理

结合严家坪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层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分科执掌、分层负责。以村支书和村长为龙头,各组组长具体负责。制订具体的创建实施方案,并以列表形式,将工作责任分解到有关负责人。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组和示范村民也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措施,排出工作计划,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把任务细化、量化,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运行机制

“山顶种药材,山腰种板栗,山脚种枣皮”的种植策略是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户的带动,将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用利益机制联结起来,实施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型的经营组织形式。

实施计划与进展安排

1)生产:生产过程中村里统一领导,在符合市场生产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做好现有示范种植大户板栗园的综合管理,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以大户带动、扩xxx猪苓的生产规模。

2)加工:对板栗的存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虫子的损害和由于天气变化造成的损坏,力求使种植户的损失达到最小值,对于天麻、猪苓和其他xxx的加工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提高各环节的效率。

3)销售: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将产品销到全国各地,争取创出严家坪村品牌。

第十二章 政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林副业结构调整,提高林副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具体就是在上面所论证的林副业规划布局和建立工厂上进行大力地支持和扶持。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对该地区经济林的管理上制订适合于该地区的条令政策。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优化林副业的产品品质结构。加强本地区林副业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当地政府要将该地的林副业产品认证重视起来,要通过国家相关标准制定部门对本地区的产品进行认证,对自己的查有明确的认识。二是优化区域布局。要加大优势林副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规模生产。建议由镇上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农、林相关部门,对该区的林副业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区域化的猪苓种植带,天麻种植带,山茱萸种植带,更好地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三是培育小部分的加工业,以及以营销、转运药材为主的小型企业。鼓励这些企业把农户的生产作为“{dy}车间”,纳入企业管理视野,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建设,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就业极不充分,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很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这是拓展农村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首先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和环境。要坚持所有制的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多层次,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活跃农村经济;其次要放手发展依托农村资源,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乡镇企业,使之成为消化农产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三、搞好农业科技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决定着收入的高低。因此,要增加该区农民收入,就要努力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搞好农业科技服务,增加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农闲时,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关于药材种植的科技培训工作,在农村举办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短期培训,广泛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种植的新知识、新技术。要鼓励支持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发挥技术优势,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在开发、引进良种、良法,推广农业科技的同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    

四、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是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在林区退耕还林后的各项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zd0}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支持林区个体经销户建厂,特别是当地政府和农林业部门要在xx、农林业技术指导等相关政策的制订上给予倾斜。

第十三章 结论

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与分析,严家坪村种植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对环境负面影响小,对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先由小规模示范再到大面积推广,符合国家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旱作农业项目要求,这是一项综合效益明显的富民工程,是切实可行的,值得进行投资建设。

     本文来源于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宁陕县四亩地镇严家坪村种植中药材、板栗的项目建议书(二)_四亩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