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上课了,何京一开始觉得上基础课自己会很容易就懂了,自己在业余时间已经学习了好多,还安装了晶体管收音机,可是当陈技师开始拿了个电子管,从电子管开始讲的时候,就深深的吸引了何京的注意力,他想到了小时后打开家里的电子管收音机找小人的时候看到的几个玻璃瓶瓶和里边的铁片片。。。。。。。
此后不久,贫困潦倒的美国发明家,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dy}只真空三极管.这一小小的改动,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它不仅反应更为灵敏、能够发出音乐或声音的振动,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因此,许多人都将三极管的发明看作电子工业真正的诞生起点.德福雷斯特自己也非常惊喜,认为“我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电子管的问世,推动了无线电的蓬勃发展.到1960年前后,西方国家的无线电工业年产10亿只无线电电子管.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就连飞机、、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
写到:1.灯丝:V;
2.灯丝: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Ω;
8.输出:W;
9.跨导:mA/v;
10.内阻: kΩ。
陈技师看到大家在很注意的听讲,接着说:“电子管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电压放大管、功率大管、、闸流管、引燃管、混频或变频管、整流管、振荡管、检波管、调谐指过管、等。
电子管按其外形及外壳材料可分为瓶形玻璃管(ST管)、“橡实”管、筒形玻璃管(GT管)、大型玻璃管(G式管)、金属瓷管、小型管(也称花生管或指形管、MT管)、塔形管、超小型管(铅笔形管)等多种。
电子管按其内部结构可分为单二极管、二极管、双二极三极管、双二极管极管、单三极管、功率五极管、束射四极管、束射五极管、双一极管、二极——五极复合管、又束射四极管、三极-五极复合管、三极-六极复合管、三极-七极复合管、束射功率各处室等多种类型。
电子管按阴极的加热方式可分为直热式阴极电子管(电流直接通过阴极使其达到热电子发射状态)和旁热式阴极电子管(通过阴极旁的灯丝加热阴极)。
电子管按屏蔽方式可分为锐截止屏蔽电子管和遥截止屏蔽电子管。
电子管按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式电子管、风冷式电子管和自然冷却式电子管。”
陈技师接着说:“下面介绍真空式电子管结构原理:
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这时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
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目前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以及二极五极等合装在一个管壳内,这就是复合管。
二极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单向导电的性质,当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再加上一个带适当电压的极点,这个电压就会改变阴极的表面电位,从而影响了阴极热电子飞向阳极的数量,这就是调制极,一般是用金属丝做成螺旋状的栅网,所以又把它称为栅极。这就是阀门功能了。由此可以知道,当作为被放大的信号电压加在栅极----阴极之间时,由于它的变化必然会使阳极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又由于阳极电压远高于阴极,因此栅阴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同样能使阳极产生相应的几十至上百倍的电压变化,这就是三极管放大电压信号的原理。
纯粹意义的四极管只是在电子管的发展史上作为验证管出现过而没有进入实用,在商品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是束射四极管。束射四极管全部是功率管,对功率管的要求是产生尽可能大的阳极电流。束射四极管在电极的结构上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使其在保持和其它功率管体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形成比其它功率管更大的阳极电流。
束射四极管的几个结构特点:
1. 阴极为椭圆型,这就增加了阴极的有效发射面积,从而增加了热电子的发射量。
2. 和五极管一样,在抑制栅极和阳极之间加有帘栅极。
3. 在帘栅极和和阳极之间加了一对弓型金属板,这就是集束屏。集束屏在管内和阴极相连即与阴极等电位,它迫使已经越过帘栅极的电子流只能沿弓型金属板的开口方向成束状射向阳极。。。。。。”
陈技师认真的讲着每一课,何京认真地做着笔记,把陈技师讲课的内容全部记录了下来。
陈技师讲了目前xx指挥所电台使用最多的是“7512接收机”,重点分析解剖了7512接收机电台的工作原理,从天线输入环路、本振槽路、超外差原理、几次混频电路、检波、功放等等,把每一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都讲的清清楚楚,{zh1}带着大家对实际电台排故训练。
何京听了陈技师的讲课和{dy}次看到7512接收机电台时,才感到原来自己学的知识太浅薄了,但也觉得这个电台虽然灵敏度高,性能稳定,但是太笨重了,平时维修需要俩个人抬才能搬得动,那么多电子管在一台机器里,每年指挥所两次的设备维护大检查时上百部接收机光检测低效的电子管也要更换一大筐,但何京深深的感到,从现在开始,他才算真正的踏上了无线电这个行业的旅程。。。。。。。。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