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发烧补品电容的特性及音质表现_音乐无疆界
以下都是转自中国音响大家谈之DIY磨机知识连接总汇
7, BHC Aerovox  
英国的 BHC Aerovox 也是一家老资格的电容器制造商。BHC電容国内市场也不多见,印
象中常出现在一些英制器材中,而美、欧、日、国产器材中极少见到。常见的包裝有兩种顏
色,一是深藍色(ALS10系列),另一为黑色(ALS20、30、40、ALC系列、ALP系列。见图十
六。个别大型深兰色电容器的罐身上,为提高机械强度,冲压有跟费力普蓝六角相似的凹
坑。
好象是一个不成文的默认定规,同一家产品的各种型号中,适合音响应用的产品大多以
亮黑色金字包装的品种为上品,BHC同样如此。黑色金字的ALS、ALC系列声音浓郁、厚声,
温暖、平滑,是一款具有“英国声”和“胆味”的电容。他的高频相对与同规格的SIEMENS
而言还要保守些,中频质感也梢欠强烈而增多了一份柔顺。对于喜欢BHC的胆机DIY发烧友来
说,如果你的胆机中频太软少质感,高频偏暗欠空气感的话,使用BHC就要小心了。而当使
用在风格相左的胆机上时,你会发现BHC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东西。那细腻流畅的音乐感
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和诱惑。港台的DIY发烧友非常喜欢搜寻收藏BHC电容的xx产品。
8,Rubycon
一个具有50年建厂历史的日本厂商,赫赫有名的“红宝石”(图十七)。八、九、十年
代在其他欧美xx电解电容没有进入大陆市场前,曾经是风靡国内音响界的“补品”电解电
容。
全球的电解电容市场主要由日本厂商主导,市场占有率约80-90%,前五大厂商排名依次
为:Nippon 、Nichicon、Chemicon、Matsushita、Rubycon、ELNA 。但如果按照国内音响
界的市场排名的话,当属Rubycon。翻开一些当年的国产器材评论文章经常可以看到“滤波
电解为xx的“红宝石”;由X棵X万UF的“红宝石”电解电容坐镇”等字眼来标榜用料精
湛,其地位也可见一斑。
但是对Rubycon声音特点的评价文章却是少之又少。是不是觉得大家对他太熟悉了,再去
介绍声音特点显的多余了?或者是并无突出的优点值得推荐也不得而知。 写到这里,笔者
有意识的给几个DIY烧友打了电话,提起“红宝石”真的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用过,问到其
对声音的评价时大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其实也难怪大家如此表现,实在是 Rubycon的
产品系列规格太多了,各个发烧友手中可以有多款系列规格而又系列规格互不相同,因此也
比较难以达成共识。下面是部分常见规格型号与推荐应用范围:
Rubycon电容在国内市场上方便易购,可靠耐用,xxx高,是DIY发烧友乐于采用的大
众化电容。他的声音两端延伸良好而中频稍薄点,通透,层次感也不错,高频稍有点颗粒。
应用在大多数中低档功放的滤波电路中,可有相对不错的表现。
9,其他日制品牌
日制电解电容品牌比较多,篇幅和精力所限无法一一赘述。但这又是大家最熟悉、接触
最多的一些品牌。因此只把笔者经常接触的几款简单的提一下。
松下电解电容:松下公司大家都不陌生,他生产的电解电容素质也相当不俗。最近推出的
高可靠的HD系列的SMT型铝电解电容器。可在105℃条件下使用5千小时,在50℃条件下预计
其使用寿命可达20年。 松下的金字音响专用电解(图十八),是我比较喜欢使用的电解电
容,声音中性平和,中频自然亲切,高频的层次延伸有不错的表现,柔和细腻感有别于常见
的其他日制品电解电容,最值得称赞的是损耗角tg值在100Hz与1KHz相差无几,具有优良的
高频特性。尽管还不能跟RIFA等品牌叫板,但胜在便宜容易采购以及优良的xxx。国产锺
神JA100的早期版本就是采用的他做滤波电容的。
Nippon chemi-con :拼音太长了,不太容易记,但是那个小盾牌标记相信大家都已经过
目不忘了吧(图十九),xx的Sprague就是归于他的麾下。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也有相
当的实力。笔者只使用过他的几款一万微法的电容,总体印象还是不错的。由于使用的较少
又缺乏对比,所以也不便对其做更多的评价。
Nichicon日本{zd0}的电解电容供应商之一。从个人喜好习惯上说,他与ELNA都是我很喜欢
使用的品牌。图二十是我手头现存的几只。他的声音通透清澈,声底干净利落,层次好,低
频紧凑,高频有穿透力,唯中频稍淡一点。整体上偏向HIFI性,喜欢品味道的DIY朋友不太
适合选用。近年来美国Krell及加拿大Class'e Audio的Hi-End后级新机种也采用了Nichicon
电容,其实力不可小瞧。不过有小道消息说这些xx机所采用的电容都是向厂家按照要求特
别定做的,寻常百姓难以弄到。是非暂且不论,能够被这些 HIFI 名厂选中的话,足以说明
厂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素质。
滤波电解电容的选用A、B、C:
如何选取品牌?这话似问的多余,谁都会知道买xx,其实这只对了一点。任何一家名
牌功放的设计师在确定采用什么品牌规格的电源滤波电容时都会非常慎重的。如果以产地排
座次的话,多数人默许的排名是瑞典德国{dy},美国英国排第二,日本货打死不用(过激了
些)。大多数情况下选RIFA会很好,但是相同规格下体积大,价格贵,思碧也很好,但是高
频表现不是强项。。。世界上xx电容有好多,各自各风采,各有各绝技,又各自有短项。
因此音色特点的表现就应该是{dy}位的。当然是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了。
同规格时,体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这也是经常困绕DIY发烧友的一个问题。先些年国内
某杂志曾有文章推荐同规格时优先选取体积小的,理由是卷绕电感小,其实这只说对了一个
小的方面。一般的说,作为滤波用电容,涟波电流的大小更重要一些,而同规格下小体积的
电容相对于体积大的电容,涟波电流要小一些。有没有体型不大,漏电低、ESR低、tan低,
而涟波电流高、适用温度范围高的铝电解电容?没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高级电容很难
做到小体积。 说到这里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何RIFA的xx电容总是比其他厂家同规格的体积
大了。另一个实例是被兼并后的思碧电容,同规格下的体积大为缩水,原本40mm×80mm的改
成40mm×50mm,但ESR增加、Irac也减小了。
罗嗦了不少,观点出来了:同规格档次、产品日期相近的前提下,体积大的更好一些!当
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哦。另外一个与外观体积有关的是,电极采用螺栓的要比板焊式引脚
的涟波电流更大些。还有一个重量问题,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电容重量都不相同,很难从重
量上来分辨性能的优劣,但是大家还是愿意挑选分量重一点的,认为起码用料会实在些。心
理因素更多些吧?其实我也是这样想。实际上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产品差别是很大的,一
些早期产品和工业用产品的体积重量都很足,而应用在音响器材上效果却很差。但我想大家
总不至于连这都分辨不出吧。
温度的选取呢?电容器上所标注的温度是指的管芯内铝箔的温度,一般常见的为85度--
105度,由于损失角 、等效串联电阻ESR 、涟波电流Irac 、使用寿命等都与温度有关,相
同条件下标称温度高的要更稳定可靠些。所以当然是标称温度高一些的好了。胆机跟纯A类
石机更要优先选用105度C规格的。
耐压呢?电解电容几乎大多数的性能参数与标称耐压大小有关,前面已经叙述过了,只要
其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选高耐压规格的产品好处多多。普遍认为只要耐压余量为工作电
压的15%就够了,但这只是从电原理设计考虑,从性能声音的角度选取还是高一些更好。这
里不再考虑耐压的安全工作范围,而是高耐压规格的电容具有更好的性能参数。尽量选取同
系列产品的高耐压品种你会多多受益的,而你{wy}的代价就是多花费点银子。
总容量大些好还是小一点好? 都不好!这里有一个校声的问题,总容量大些声音浑厚稳
重,中低频段显的浓郁一些,而过大则会影响高频的层次感; 总容量偏小的话,则与之相
反,高频清秀,层次分明,但缺少分量感,声音轻飘无根。无论是胆机还是石机,都有这个
倾向。到底多大为好要根据自己的电路、声音表现去取舍,一般可先比电路设计值预取大一
些,然后减小容量,直到你觉得声音合适为准 。
相同的容量采用一只好还是多只并联好? 一般认为多颗小电容并接成一颗大电容可以降
低阻抗,涟波电流要比单只电容来的高,高频层次也优于单只电容。国内大多数功放生产厂
家以及我本人也喜欢这样使用。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从校声因素上讲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低频
的浑厚大气、温暖丰韧上不如单只电容来的好。解剖很多欧美xx功放,都不喜欢使用多只
并联的做法,可能与这点有关。当我们在检讨自己的产品跟欧美产品声音的差距时,有没有
想到我们的一些做法是否过于教条和机械了?
在主滤波电容上并联小电容呢? 这个问题似乎大家都已经公认了,对于高频的改善效果
确实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并联不同小电容的品种会对高频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不可随便找
一棵MKP并上既OK,这棵小电容的位置放置在靠近电路端要比直接并联在主滤波电容上更合
理些。
滤波电解电容在胆机中属于仅次于电子管的早衰元件,在石机中的使用寿命跟其他元器
件相比恐怕是最短的(机械调控元件不算),使用年久的功放音质劣化大多因素是电容老化
引起的。避免超温、超压使用,减少开关机次数(大电流冲击),可以有效的延长使用寿
命。考究一些的功放设置开机软启动电路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好处多多,值得提倡。以后笔
会另行撰文介绍。
写完这篇稿子,自己看着看着,忽然觉得心中有点忐忑不安起来,这题目起的也太大些了
吧?各厂家那么多的产品系列,又岂是我寥寥数语能够评价的了的?好在我们只是把题目限
定在了功放滤波电解电容的范畴内,而且大多又附加了笔者试听时使用品种的照片,因此有
必要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些评价只是针对照片中所提示的部分电容更为确切些,也更公平合
理一些。同样的这些听感也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罗嗦了这么多,自己也觉得意尤未尽。也许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会觉得一头雾水,到底哪
款电容{zh0}啊?我就担心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各品牌不同系列产品之间,都有自己的
风格特点,自然声音的音色走向也不一样,只有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声音特点,在电路中进行
有针对性的搭配和调校,才会事半功倍,即便是普通电容也是会出好声的。相反不懂校声搭
配的话,任你名品堆砌,实难弄出好声来。 {zh1}引用梁中锷先生的一句话:“笔者不建议
哪种电容{zh0},因为只要用得恰当,每种电容都可发出好声。至于刻意强调电容、电阻、焊
锡、保险丝非xxx品牌不用的人,{jd1}是不懂线路结构的外行人!
AE公司在1987年成立于伦敦西部。公司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将金属材料应用在扬声器振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AE成功地开发出{dy}个用铝镁合金作振膜的扬声器单元。早在1988年AE公司{dy}次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参考系列AE1中,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创始产品的设计是非常独特的,可以产生出强大的声压,准确的立体感以及华丽的音场,被誉为一个划时代的作品,是音响工业的一个里程碑,有不少的录音室将AE1作鉴听音箱使用。最初AE1和AE2的设计是为了满足音响界的专业人士和录音工程师的,但音响发烧友很快发现了AE的参考系列音箱,因为AE系列音箱在家庭中使用亦有很好的效果。不久,AE公司的音箱便大量进入民用市场,并受到一致好评。
AE公司的另一成功之作就是在1995年推出的AE100。该公司成功地将AE1的技术移植到AE100身上,开创了高级音箱平民化的先河。每年AE公司均有新产品面市,难得的是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取得了成功,AE音箱在世界各地的销量已充分证明了这点。由AE1的开始,AE公司一直推崇5英寸低音单元,这是在因为该口径下,对音质有害的“分割振动”最小,从而获得清晰、紧凑的低频重播。而质轻、刚性高之金属振膜的采用,更是AE音箱获得“闪电般低频”的重要秘诀。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AE已充分掌握了以低成本生产优质音箱的诀窍,“AE”已成为高xxx的代名词,成为世界音响市场的xxxx之一。
频率响应:75Hz-18KHz(±3dB)
额定功率:100W
灵敏度:89dB
阻抗:6Ω
高音单元:25mm 软球顶,磁液冷却
中/低音单元:110mm 的单元振膜是由改性树脂浆浇制而成,而长冲程音圈更能承受高功率的冲击。xx防磁设计
接线方式:双线分音,镀金接线柱
箱体尺寸(WxHxD):180 x 295 x 250mm
重量:6kg
AE 100,我们曾经拥有
作者:李宇凡 出处: 发表时间:2004-08-11 14:41:09
  十年,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特别对发烧器材而言。
  十年前,记得AE 100刚推出市场时,也象一个精力充沛的“劲量”小子、敢打敢拼。一晃眼,我们就老了十岁,而AE 100历经AE 100i、AE 100iLE、AE 100iSE,到今天的AE 100I2010版,那份夺目的锋芒早已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美。此刻,AE 100再环顾左右,当年的对手或战友们或隐退、或逝去,怎么说心里总是酸酸的——“寂寞最是难受”呀!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说,AE 100给他们的印象是——“姜还是老的辣”,经过时间洗礼留下来的才算经典;而对于资深玩家来说,不管他们是否曾经拥有AE 100,一提前它,就总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慨,想起当年自己的狂热、激情,想起那个电器城里人声鼎沸的岁月!
  个人认为,AE 100吸引人的地方还在其甜美、厚实的音色,是传统英国声的路子,各方面表现很平均,令你很难挑出什么毛病来。而当需要的时候,它又能提供与其体积不相称的强劲低频和动态,这是其有力的“杀手锏”,也是它可以从众多平价英国书架箱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以这样的价钱,能够调出这样的声音,确实不简单!难怪有位xx的国产音箱设计师在听了AE 100之后,曾这样说过:如果换了他来设计,他就只有投降的份儿,因为AE 100卖得实在是太便宜啦!所以,在AE的历史上应该有两个经典:HI-END经典AE 1和平民化经典AE 100。前者使AE公司一炮而红,奠定了在音箱制造业的地位,并使金属振膜技术声名远扬,成为AE公司的标志物;而后者则开创了进口音箱平民化的先河。想当年,95、96音响{zh0}卖的时候,三、四千元的进口箱根本是供不应求的,进口货的价格永远是高高再上,与国产音响{jd1}是泾渭分明。而AE却将AE 100这枚“平价重镑xx”投向市场,以2500元/对的售价,对进口器材市场的震动绝不于亚一场6-7级的台风!应该说,AE 100迈出了进口器材平民化重要的一步,因为此后KEF、Mission、Rogers等纷纷推出了平价系列,后来由音箱又漫延至功放、CD机,越来越多的进口品牌逐渐放下了它们原本高贵的架子,变得亲切了、平民化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上月亮,当然也使众多发烧友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
  就凭这些,当年AE 100很快在国内就深入人心。十年间,AE 100卖了多少?——肯定是个相当大的数目,其销量至少可以在平价进口箱中名列三甲!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AE 100在广大发烧友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与日俱增,基本上成为“进口入门箱{sx}”的代名词,在十年后的今天,AE 100在发烧友中仍有相当高的提及率。所以,在一年多前AE公司宣布AE 100停产时,断不会想到中国发烧友群体要求AE 100重新生产的呼声竟会这么高!实际上,不仅仅在中国,世界其它国家的发烧友也同样热爱AE 100。我曾浏览xx的Audioreview(音响评价)网站,发现AE 100的综合表现平均分高达4.75分(满分为5分),xxx得分更是满分5分。在上面,国外烧友毫不掩饰他们对AE 100的热爱,相互交流玩好AE 100的心得,有位烧友甚至还公开了他“大摩”AE 100的招数:1、预先做四个装满细干沙的小布袋,在密封前将袋中的空气尽量排出;2、将AE 100的低音单元拿出来,然后在每只箱体内的前方和后方各放一个小布袋并固定好,但注意不要堵塞倒相孔;3、在箱体内再多放一些软填料,进一步降低谐振;4、将AE 100的高音单元拿出来,然后在单元背后的磁钢上缠绕一层薄薄的毛毡,并且把它们固定好。据说这样可以使AE 100的声音变得更开放、清澈,结像更凝聚云云,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其他的赞美之词包括:“它的声音很开放,在任何音量下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其通透的人声表现,令你在听歌剧时特别过瘾”、“AE 100是一对很忠实的音箱,只要你搭配得当,就可以挤出它丰满的低频。相信我,你不能对这样价位、这样体积的箱子要求太多,在它已经维持如此良好平衡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这{jd1}是一对精彩的音箱。我原想买其它音箱,但听了AE 100后。就再也放不下了,听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有点奇怪的是,至今AE 100还没有与某台或某种功放有“绝配”、“龙凤配”的说法。我想,个中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于AE 100易推,以及本身音色没有明显癖性所致。所以,AE 100基本上是“百搭”的。这些年来,我曾试过用Musical Fidelity A1/B1、Arcam alpha 5、 NAD 3020i等进口功放,以及“天逸”AD86、“xx”A100、“艺术家”NO.6.4等国产功放来推AE 100,都获得不错的效果。按照个人的感觉,这些搭配在音色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摆位都不同,在音场的营造效果上就差异很大,摆位摆得好,平价功放所出的效果分分钟会胜过较贵的功放。所以,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AE 100对摆位的重要性要超过对功放的选择。
  我曾经试过在一间25平方米的房间里,给AE 100留下足够的呼吸空间,它真的可以营造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三维空间,可以称得上是脉络清晰、有条有理。所以,当你购入AE 100后,一对金属质地的优质脚架是必不可少的,木质脚架会使AE 100失去宝贵的音场“边缘”。离后墙0.5米、离侧墙0.3米几乎是{zd1}要求了,有条件的话,可拉离后墙1米、侧墙0.5米左右,两箱间距1.8—2.2米,并把音箱稍内拗,可使定位更鲜锐一些。有些朋友因条件所限或者贪方便,将AE 100靠墙摆放,这样会使音场变浅、变平。而不靠墙摆放时,AE 100表面上是损失了一些低频的量感,但实际上损失的是靠墙时所产生的“假低频”,这时你将会觉得低频更结实有力,并且具备同价位书架箱所欠缺的、在低频上段的丰满度。所以,当你发现家中的AE 100在音场方面存在收缩、内陷或平面化的现象时,千万不要错怪了它,要怪的,只能怪自己摆位不当,没能充分发挥AE 100的优点。
  再次强调,AE 100其实是一对非常随和的音箱。一般音箱普通要求做好的三样因素:功放搭配、声学条件、摆位,前两项AE 100都可以将就过去。所以,你从来不会听说AE 100一搭某牌子功放就“恶声”(说句实话,要它“恶声”也不容易),或者非得搭某个牌子、某个级数的功放才好声的说法;同样地,在反射普遍较强的一般发烧友家中,也没有听说AE 100会出现高频尖刺、低频浑浊的问题。AE 100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对得住它的主人了,如果连花点心思摆位都做不到的话,那真是太说不过去了!至于线材的选择,当以清爽而略带甜味者为佳,进口的可ECOSSE(艺康斯)、Audioquest(线圣),国产可选“惠普”、“新德克”等。
  好了,把AE 100摆好,你就可以静下心来品尝音乐的佳酿,这种美好的感觉,总是可以历久常新。也许
值得留意的AE100
作者:潘志强 出处:《视听技术》第40期 发表时间:2001-09-04 16:16:46
它的外表简直就是xx的AE 1的翻版,而庞大的动态、极少的音染还有超级的制作,都是廉价书架箱中少有的。
初见AE100小音箱,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的外表简直就是xxAE 1号箱的翻版:箱体的大小,单元的排列和那两个小倒相孔都毫无差别。只是细看后,AE100的PVC外皮和丝振膜高音还是“暴露了它的身份”毕竟,两者售价相差太大了。
AE100售价多少?仅仅两千余元!当我弄清售价后,不由大吃一惊,作为一款进口箱,且来自英国名厂,这样的价格能有这样的制作太令人吃惊了。价位稍低一点儿的KEF Coda 7和Mission 731I,箱体制作都用上了塑料障板,因而“身轻如燕”;而AE 100则显得异常扎实沉重,原来它全部采用厚达18mm的MDF板制成,内部还有加强措施,用手敲一敲,小家伙竟是如钢筋铁骨般的结实。这样的箱体做工,许多售价远高于其二倍的产品也没有。单元方面,AE100是1寸丝膜高音和一个5寸带有相位校正锥的聚丙烯低音,高音外的防护条兼有改善扩散度之用,低音为长冲程设计,二者皆为防磁单元。联想到一些平价音箱会把高音单元“简化”到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小,再看一看 AE100上这两只货真价实的单元,不由感慨颇多。AE100箱内用了聚丙烯电容,OFC导线等素质不错的元件,接线端子为Bi-Wire式设计,许多贵价小音箱上做到的,AE 100也做到了,虽然它仅售两千余元。
声音表现如何呢?这才是最重要的。
很遗憾,我没有领教过AE 1,但更xx的AE 2 Signature倒是多次聆听过。在金嗓子、天龙等大功率功放驱动下,AE 2 Signatute的超群表现令人难忘,其高低频延伸非常出色,高频响亮艳丽,解析力很高,中频饱满丰厚,而低频动态简直就是书架箱中的典范,只要功放有能力,AE 2就绝无动态压缩。播放爆棚的管弦乐《春之祭》,AE 2 Signature令两百平方米的大厅在震荡……
既然AE有“大动态”的特长,就先试一张RCA的《狂想曲》在{dy}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中,AE 100轻易撑开了一个不小的音场。透明的弦乐,细腻的木管,灿烂的铜管,雄壮的低提,一切都栩栩如生。而当爆棚场面到来时,小小的AE 100更让人激动不已,如此宏大的声音,如此壮观的场面,确实是出自这对小不点吗?确实是!
可接下来的另一张CD就没那么好运了。这张CD版卡拉扬指挥的柴可夫斯基4、5、6交响曲小双张,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播“四交”的终章,音量一大就显得有些单薄吵耳,音场也不够深。是AE10O的原因吗?再换上Decca版阿什肯纳齐指挥的小双张”柴四”终章,音场深度有了明显的拓展,乐队低音部分也明显地更为理想而不显得“单薄吵耳”了。看来,是录音问题所致。
换上《民歌蔡琴》一碟时,AE100播出的蔡琴温柔而丰满,人声较为厚暖,有时觉得口形略大。但在场的许多人都喜欢这种厚实、略显暗淡的中频。AE100的定位能力中规中矩,这在《恰似你的温柔》和《出塞曲》中体现得较好,而《渡口》中的鼓声则嫌迫力不足,下潜不够。
试音当然少不了弦乐,AE100的弦乐并不太理想。平时听惯了Souns Faber、Chairo、Opera、B&W、Dynaudio 之类的小音箱,和它们相比,AE100显得有些逊色。AE100缺乏B&W、Dynaudio的分析力,缺乏Souns Faber、Chairo、Opera的华丽色彩和高贵质感(当然这些音箱的售价也非AE100可比),琴声不仅粗糙了一点,超高频的延伸也不够,好在有限的频响内AE100的声音还不算疏松。大提琴表现要好一些,不过同大多数小音箱一样,AE100播出的大提琴显得不够深沉,尺寸小了一点。AE100给出的频响是75HZ~18kHz士3dB,我想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数字。因为AE100不仅在超高频方面延伸似乎一般,高频不算光亮,而且在超低方面也有所遗憾。听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日出”部分,管风琴的超低频量感较少。大家熟悉的《加州旅店》中的鼓点也不够过瘾。但是,AE100的中低频是比较结实的,放一些节奏强劲的流行乐,则比许多小音箱更为出色。
AE100和同价位的产品相比,箱体制作、用料是数一数二的;声音素质出是颇为出色的。和KEF Coda7相比,AE100动态更大,音染更低(这得益于那个坚固的箱体);虽然低频不如Coda7丰满浓郁,但真实清新。和Mission731i相比,AE100不够甜美明亮,但低频更好,中低频更结实,动态更大。
廉价小音箱要获得成功,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对AE100不仅声音准确、动态庞大,而且制作超级,更具备了防磁功能,确实是一款值得留意的小音箱。
搭配方面,AE100能和许多平价器材合拍。进口器材中的NAD、力士、马兰士、Rotel、Arcam等都能推好它。音色或厚实或清爽都可按自己口味选择。国产的八达、天宝、新德克等合并机也值得一试。另外,AE100的脚架不要过于高挑,摆位也不要过于远离侧墙和后墙。只要注意了以上几点,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内,AE100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它不仅让你花不多的钱就体味到玩书架箱的种种好处,而且,一旦升级时,这对漂亮的AE100还可以用作一对高素质的环绕箱--只是这样是否有点可惜呢?
可爱的小精灵--AE100扬声器
作者:霹富全 出处:《音响世界》第六十三期 发表时间:2001-09-04 16:13:42
我拥有AE100的理由很简单——AE-1太贵了。当AE100推出市场时,我发现这对很可爱的小精灵做工精细又独特,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它给人的{dy}印像一定是这对音箱可真小。另外,还要给它订制一对很稳固的脚架,不仅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也会令它发出美妙的声音。我拥有AE100有近2年的时间了,下面就与各位谈谈它给我的乐趣。
不应以貌取人
刚开始试听时,我将AE100摆在正对聆听位的水平线位置,发现它的声音不错,但伴有隆隆声与嘶叫声,我估计是刻意加强低频与高频的那种假声。低频我通过摆位调整它与墙的距离来解决;高频方面我通过将2只音箱内拗,使它们的轴线汇集到聆听位正前方一段距离,此时AE100的音域开始变得平衡了。它的低频够饱满,规模感与重量感也具份量,很多朋友来听都误以为房里摆了超低音音箱。在大音量下,中频和聚焦力不受任何干扰。
AE100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声音开放充实,不像从这个小箱子里发出来的声音。AE100与其它相同价位和体积的扬声器{zd0}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产生的音像的物理性——音场。我不是说我们平常所接受的平面式以及和照片一样真实的音像,我是指这些重放的音像(演唱者、乐器等)给你实体的感觉。它们好像活主生的出现在你的眼前,而不只是一些音符。我们可以将音乐当成抽象的理念,实际上音乐也确是如此;可是当我们坐下听唱片时,音乐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将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重新产生一次。这个过程不仅占有空间,也是由占有实际物理空间的人或者乐器所产生的。我认为我们常常见树不见林,不是把音乐当成抽象的概念,就是相对地只注意到它的物理或是空间特性。
AE100再生的音乐物理空间,令人沉醉在里面,欢乐在里面,放纵自己在里面打滚。王菲录音不错的CD--《天空》,我所提到的物理实体音场几乎有要溢出来的感觉。
AE100的音场确实丰富,每当乐器进入时,它似乎占有舞台的一个空间--是真正占据有相当音量的空间。我并不是想说它们--乐器的存在与实体一样,它们都是缩小的版本,就像是你在音乐厅的后方所能看到的演出者那样。虽然它们看起来小了些,但是你不会觉得它们不是真的。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不过AE100令我和音乐间没有距离。AE100仍然屈服于先天上的不足,它无法产生较低的低频,也无法处理某些低频中段。大型乐器那种地动山摇的声音还是受到9cm低音单元的限制。如果你对低频的要求是毫不妥协的人,这对扬声器{jd1}不会令你满意了。但遗憾的是,获得这种低频的代价通常是牺牲声音的自然度。同样,这也有许多人愿意为自然度而牺牲地动山摇的低频。
根据物理学原理,假如音箱的容积减半,则低音单元的辐射面积会相对减半,低频输出也随之减少。不过人耳听感上的低频质感与量感涉及因素很复杂,不一定与技术上所规定的低频范围有直接关系,比如说,如果一个小音箱的低频不够,只要将它的高频降低1dB左右,马上就会感觉到低频多了一些。
不少牺牲低频以换取在其它方面有良好表现的小型扬声器,通常都会有音色不平衡的缺点。但我听到的AE100声音开放、细节平衡;它没有刀斧尖利、刻痕分明的发烧声,声音显得轻松自然。当然对那些己经习惯于冷冰冰的细节的发烧友,它们的声音会显得暗涩封闭。它的高频和低频部份一样,你要么会喜欢它,要么xx无法接受。
在这里我想将我太太对它的评语说出来:“这对扬声器的声音才是真的音乐,其它同价位的扬声器只是有不错的声音。”难道不是吗?我们发烧友因为是喜欢音乐才听音响的,我们拥有音响的目的也只是喜欢听音乐。
AE100还让我明了有关扬声器的摆位:扬声器在听音室的位置会强迫你决定什么样的音质对你比较重要,它强迫你在开放度和低频之间作出选择。当把扬声器放在接近墙壁的位置,你可以加强低频响应,但是扬声器的声音会因此显得厚重缓慢。
若从音质的角度来看,脚架是书架箱的必需品,而且不要对脚架太随便。任何的改变都可听得出来,比如脚架是否灌沙、是否水平、是否稳重,对声音的影响你可轻易分辨出来。
总结
AE100的中频平坦、人声自然,并且声像也有一定的厚度。高频的细节充分,发音准确、开扬,听起来不刺不利,没有颗粒感或嘶叫声。中高频之间的衔接圆滑,因此空间感与气氛感表现不错。
AE100在一定的功率范围内,动态表现栩栩如生,对古典音乐与摇滚乐都可应付,这表明它的整体平衡性较好。若能搭配高素质的音源器材,整体表现还可有更上一层楼的表现。不取下面罩时,音质较粗,结像力变差,听上去不太理想。我建议,在聆听时应将面罩取下。


郑重声明:资讯 【几种发烧补品电容的特性及音质表现_音乐无疆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