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县地产中药材(饮片)流通管理的思考_ ...
旺苍素有“林荫药乡”之称,中药材资源丰富,1980年全县普查时共有2300多个品种,常年收购品种210多个,冬花、天麻、淫羊藿以及“三木”(杜仲、黄柏、厚朴)药材的种植面积极广。从50年代起,我县就被列为四川省中药材主产县之一,1998年又被列为四川省中药材科技产业基地县,2000年3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杜仲之乡”。由于中药材具有农副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作为农副产品,《药品管理法》允许中药材进行集市贸易,农民可以自行对地产中药材进行种植和采挖、加工成饮片、收购销售。如何加强对地产中药材的加工、收购、销售和监管,在源头上确保中药材(饮片)的质量,切实维护好农户的利益,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及问题
    ㈠存在地下经营和非法收购加工中药材(饮片)违法行为,质量令人担忧。根据药监执法人员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我县中药材收购人员流动性很大,收购和粗加工品种复杂多样,存在地下生产、经营中药材(饮片)的行为。地下生产加工的中药饮片一部分经过违法经营者销售给县以下的医院、个体诊所、药店,这些经营、使用单位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加之追求{zd0}利益的主观动机,往往忽视中药饮片质量,直接从地下经营场所购进中药材(饮片)。也有一些经营者借着合法企业的庇护,非法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经营活动,长期地下生产、经营中药饮片,造成大量地下非法生产的中药饮片流入合法的药品流通渠道,既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又给人们用药留下安全隐患。
    ㈡中药材正规收购单位少,大多靠外地商贩收购,中药材不能良性流通。许多种植户不了解情况或不能掌握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采购技术要点,缺乏信息服务。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等取决于市场需要,市场信息不灵,已成为中药材种植户增收的制约瓶颈。大多数外地商贩走乡串户到产地低价收购中药材,运回家中自行加工后高价卖出,收购、销售呈自由放任状态。过去药材收购点,都是县中药材公司分设的机构,也有的是乡镇供销社的购销部,收购人员多数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懂得何时收购,并能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而如今,县内中药材公司以及乡镇收购点已改制,原来的专业人员多数改行从事其它工作;乡镇产地收购中药材(饮片)都是外地或者本地个体商贩,不具有药学专业知识。少部分到工商行政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大多数未办理任何手续。个体商贩在收购的同时开展地产中药材饮片加工,加工无人管理,已呈失控状态。
    ㈢加工和收购环节技术力量薄弱,致使假冒伪劣从源头上开始滋生。产地中药材粗加工后有的晒在农户房前屋后的地上,有的晒在公路旁边,这些饮片里容易混杂农户家养禽畜粪便,同时受公路及汽车排出的废气、灰尘等污染;不懂加工技术,不按规范操作,大多数不具有药学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按规范操作。只凭感观、经验或跟市场走,有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前该“润”的而不能用水泡,该用“蒸”而不能“煮”。例如,我县产量较xxxx加工应该用“蒸”的处理方法,而一些农户图操作简便,大多数直接放置锅内煮。造成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加工方法不当或多或少地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从事中药饮片地下加工的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不清,无健康xxxx,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也有可能从事中药饮片加工工作;饮片包装不符合规定,贮存保管条件差。包装材料大多是二次利用塑料袋包装,如用过的化肥袋、水泥袋等一切可利用的包装袋,有的甚至用前不清洗。中药材(饮片)专项检查发现,一部分县以下药品使用单位药房内有大量用化肥口袋、洗衣粉口袋包装包装的厚朴、黄柏、杜仲等中药材切制品,以上包装会对中药材(饮片)造成污染,不符合中药材的性质。有的药农为了不让中药材(饮片)变质、颜色好看,自我加工的中药材(饮片)大都是含水量严重超标,为防霉变、变色、变质,就用硫磺熏制,有的长期多次反复使用硫磺熏。硫磺属于外用药,用硫磺熏制的中药饮片很可能造成硫化物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这些中药材(饮片)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医院、药店,{zh1}用到了患者身上。
    二、对策与建议
    ㈠贯彻落实省、市中医药发展大会精神,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2006年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2007年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中医药发展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发展中医药的重大现实意义,把中医中药工作摆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位置。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息息相关,中药材产地乡镇更要予以足够重视。加强对“三木”(杜仲、黄柏、厚朴)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坚决打击采剥幼林等乱采滥剥行为。杜仲资源是我县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旺苍的招牌和形象,应特别加强对杜仲资源的保护。近几年,由于杜仲市场疲软,加上管护难,毁损和偷盗严重,出现了大量的采剥幼林现象,据笔者下乡调查和一些群众反映,全县杜仲面积每年都在减少。全县现有杜仲面积已达40万亩以上,资源储量相当丰富,对现有资源必须加强保护与管理,严格按照《森林法》的规定,实行凭证采剥, 凭证运输,规范杜仲皮的收购市场,坚决打击乱采滥剥,毁坏杜仲资源行为。
    ㈡从加工、收购等环节入手,抓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注重产销衔接。着力引导培育几个大宗地产中药材(饮片)协会等专合组织,加快药材信息网络快捷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以我县农民为主体的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大力扶持和发展中药材专业协会,努力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加强与国内各个药材市场和中成药制企业的联系,寻求联姻合作,发展“订单药业”,让地产中药材流通增值;加快中药材产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中药材网上购销。同时,要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观点,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为地产中药材(饮片)营造出“品牌独特、质量优良、管理有序、市场规范”的良好发展氛围。
    ㈢加快中药饮片加工企业GMP改造,确保地产中药材资源加工增值。四川省中药材公司旺苍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许可证的中药加工企业之一,年加工中药材100多吨,加工的中药饮片畅销省内外。我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全力支持中药饮片厂GMP认证改造项目的论证实施,力促企业早日通过GMP认证。同时,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投资中药材加工企业,政府在资源开发、企业融资、场地选择、协调关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推进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GMP认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督促指导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通过GMP认证,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做出积极贡献。对道地药材实行保护政策,鼓励其发展,并保护其品牌,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道地中药材(饮片)规范、科学化管理。
    ㈣进一步规范中药材(饮片)的购销渠道和管理,强化质量意识。规范采购渠道,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合法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购进中药饮片,加强对供货单位资质的审核,查看证、照、销售人员资格、质量保证协议等材料,确保购药渠道合法。强化质量验收,查看中药饮片的包装是否有质量合格标志,标签项目是否齐全,有无错斗串斗现象,是否有完整的装斗前质量复核记录及质量验收记录。完善储、养措施,查看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降低中药饮片在储存、养护和流通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异的机率,确保中药材(饮片)质量,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审核:何光贵 审签:王 茂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郑重声明:资讯 【旺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县地产中药材(饮片)流通管理的思考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