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线路安装规定

仪表线路安装规定

一般规定:
1.1电缆、电线的绝缘地租试验应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100V一下的线路应采用250V兆欧表测量;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检验方法:检查电缆绝缘试验记录。
条文说明:
仪表用电连、电线虽然其绝大部分的工作电压值不高,但工作中的检测,控制信号大多为毫伏,毫安级,为例使信号在通过线路时只有极小的漏电量以保证其准确度,所以对电缆,电线绝缘性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及时是在多雨潮湿的区域,虽然气候对电缆,电线的绝缘油较大的影响,但只要不破坏绝缘层,其各芯之间以及芯线对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一般都可以高于5MΩ。至于特殊要求的电缆,电线,其绝缘电阻值的要求不一,此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值进行检查。
1.2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光纤导通检查;光纤连接应按照制造厂规定的工艺方法进行操作,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熔接。连接操作中应防止损伤或折断光纤。在光纤连接前和光纤连接后均应对光纤进行测试。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测试记录。
1.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及有强磁场和强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或屏蔽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4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和妨碍设备、管道检修的位置,应避开运输、人行通道和吊装孔。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5当线路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场所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为保证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缆的有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当电缆长期工作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1.6线路不应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应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正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7线路与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检验方法:用尺测量检查。
1.8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和封堵措施;线路进入室外的盘、柜、箱时宜从底部进入,并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9线路的终端接线处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余度。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终端余度是为了便于施工和维修。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留出的补偿余度,是为了避免线路受损伤。
1.10电缆不应有中间街头,无法避免时应在接线箱或拉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线路的中间街头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不应有中间街头。但是有时线路太长或中间分支,不可避免要有中间街头,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将接头放在接线盒内,以便于维修。为了避免酸性等焊药腐蚀线路,因而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
1.11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2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并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绝缘试验记录。
1.13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地下埋设的线路,应有明显标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4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检查。
2支架的制作与安装规定
2.1支架材质、规格、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2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2、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3、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
4、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当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5、支架不应与高温或低温管道直接接触。
6、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7、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结构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结构的坡度相同。支架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结构上时,其安装弧度与设备或结构的弧度相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3支架安装的间距、垂直度和水平度检查应符合表2.3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拉线用尺测量检查。
2.3支架安装间距、垂直度和水平度检查
检验内容    要求    允许偏差
直接敷设电缆的支架间距    水平敷设    0.8米    50mm
    垂直敷设    1米    50mm
同一直线段的支架间距    均匀    100mm
支架垂直度    垂直    2mm/m
成排支架顶部水平度    水平    2mm/m
        总长大于5m时,为10mm
条文说明:
安装电缆槽及保护管时,其支架之间的距离主要决定于电缆槽和保护管本身的强度。这方面的因素很多,如电缆槽和保护管的规格,以及槽内电缆的多少等都要考虑。本条中规定的支架间距和允许偏差,可作为一般情况下的检验要求。
3、电缆槽安装规定
3.1电缆内、外平整,内部应光洁、无毛刺,尺寸应准确,配件应齐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电缆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连接处对合严密;电缆槽垂直度大于2米时,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米时,还应在其中部增设支架;电缆槽成排拐弯时弧度应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电缆槽采用螺栓连接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电缆槽外侧,固定应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电缆槽具有镀锌或其他防腐保护层,一般情况下都采用螺栓连接,以利于美观,防护和保证安装质量。
3.4电缆槽的开孔应采用机械方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保护管安装规定:
4.1保护管不应有变形记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是为了保证顺利地将电缆或电线穿入保护管内,避免损伤电缆或电线而规定。
4.2保护管敷设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弯曲后的角度不应小于9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金属保护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
4.5埋设保护管连接处宜采用套管焊接,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作防腐处理;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柜、箱时,宜高出盘、柜、箱内地面5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6保护管在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位置敷设时,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7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应用金属扰性管连接,并应设有防水弯。与就地仪表箱、接线箱、拉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将管固定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4.6、4.7)
为了防止水或其它液体进入检测元件、仪表和仪表想、接线箱、拉线盒的内部,与保护管连接时,应密封并有防水措施。与检测元件及仪表连接时,为了维修和拆卸方便,规定用金属扰性管连接。
4.8当保护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湿气体侵入时,应在其{zd1}点采取排水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电缆、电线敷设规定
5.1电缆型号、贵的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电缆敷设记录。
5.2电缆应排列整齐,固定时松紧适当;不应有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电缆穿线敷设时,仪表信号线路、供电线路、安全连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是为了减少各种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相互干扰。
5.4电缆与绝热的设备和管道绝热层表面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尺测量检查、
条文说明
为了电缆的运行安全和便于维修,故制定本条。
5.5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管擦检查。
5.6电缆终端应由适当雨量。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制作电缆头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密封电缆头保护电缆不被潮湿气等有害气体侵入而损坏芯线绝缘。
6仪表线路配线规定
条文说明:
为了保证接线质量和便于安装维修作出本节规定。
备用芯线应标注设计文件所编的线号,当设计文件未对备用芯线编号时,应在现场编号并记录在施工图上。
6.1接线应正确,牢固,线段应有标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不应有街头,其绝缘保护层不应有损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宜敷设在汇线槽内,明线敷设时线束扎带应使用绝缘材料。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4多股线芯端头宜采用接线片压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5备用芯线应接在备用接线端子上,无指定备用端子的备用线应按本盘、柜、箱的{zd0}长度预留,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标注备用线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郑重声明:资讯 【仪表线路安装规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