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调查:金融危机之危 文化产业之机--京沪滇文化市场见闻录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肖春飞、万一)记者日前到北京、上海、云南的文化市场调研时发现,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轻松愉快、价格适中的文化消费更受欢迎,品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海外市场门槛降低、中国文化“走出去”迎来新契机。
京、沪、滇一些文化产业专家告诉记者,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产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纷纷表示:“金融危机之危,文化产业之机”,只要坚定信心,思路对头,应对及时,举措得当,xx可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超常发展,成为“寒冬”中的暖流。
金融危机之危影响不可低估
记者采访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可低估,目前主要表现在xx文化消费减少,传统媒体广告锐减,中小文化企业举步维艰。
北京798艺术区与上海M50春明创意园区均为全国xx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国际艺术品市场颇有名气,但眼下的人气明显不如以往,一些画廊已经关门。M50园区总经理金伟东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开始,艺术品销售趋势明显下降,园区内已有4家文化企业无法维持而退租。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说,海外市场消费能力在不断下降,使国内一些文化产业受到较大影响。《云南映象》《丽水金沙》是云南旅游演出的品牌项目,但记者现场观看这两个节目时发现,剧场已经难以重现辉煌时一票难求、座无虚席的盛况,外国观众明显减少。云南省文化厅的统计显示,《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演出观众减少了约40%,主要原因是海外旅游团减少,导致营业额大幅下滑。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说,去年第三、四两个季度,纸媒广告收入大幅下滑,传统广告大户如汽车、房地产、大型卖场、金融业、药品及保健品等广告投放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他认为,2009年中国报业的广告收入肯定还会继续下滑,“报纸进入寒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小文化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市场份额小、产品单一、对上下游产业依赖度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在演艺市场,流动资金少、规模小的剧团、剧场也已呈现萎缩趋势。
文化产业之机休闲娱乐市场火暴
在一部分文化企业遭遇“寒流”的同时,记者在京、沪、滇也看到了文化产业市场红火的另一面。
休闲娱乐市场持续火暴。夜幕降临,无论是在北京的什刹海、三里屯,还是上海的新天地、衡山路,或者昆明的苏荷酒吧、丽江的四方街,均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在丽江古城,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游客,在酒吧或者咖啡店里一待就是{yt},静静享受难得的清静,放松身心。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在2月底得知小成本国产电影《疯狂的赛车》票房过亿元后,神情激动。他回忆说,1999年他去韩国,晚上10时,电影院还是人声鼎沸,当时韩三平觉得特别悲壮,因为中国电影没人看。现在,中国电影也像韩国当年一样了。
部分网络文化产业同样呈现逆势飞扬。上海盛大公司除了自身主营业务在2008年第四季度逆势增长20%之外,下属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2008年收入近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表示,2009年“ 起点中文网”预计收入在1.5亿元至2亿元之间。
尹韵公认为,金融危机凸显文化的心理抚慰、精神激励功能,进一步刺激了大众化、娱乐性文化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增大,更需要精神寄托、心灵慰藉,更需要宣泄情感、释放压力,今后各种轻松愉快、价格适中的文化消费将更受欢迎,电影电视、娱乐演出、音像制品、网络游戏等,只要内容适应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上精益求精,消费需求都有可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