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舒宏瑞_翡翠大明_新浪博客

    舒宏瑞,男,1951年5月生,上海市工商联常委,青浦区政协常委,青浦区工商联副会长,高级工程师/MBA。

工作经验
   1968年10月—1972年10月,在江西宜黄电机厂工作,工人
   1972年10月--1975年8月,在江西南昌公园机电修理厂,任厂长
   1975年8月--1984年6月,在江西南昌五建公司,任技术厂长
   1984年6月—1991年6月,在南昌沪东电焊机厂,任厂长
   1991年6月—1993年1月,在江西南昌瑞特实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3年1月—至今,在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教育状况
   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习
   1998年11月参加上海市委党校学习
   1999年10月参加上海市委党校学习
   2000年10月25日参加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2001年11月参加中央党校学习
   2000年2月-2002年11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硕士(MBA)

寻找民族品牌与国际市场的"焊接点"

——记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舒宏瑞

个人档案
  舒宏瑞
  1951年出生 江西南昌
  MBA学历
  高级工程师
  1972年 江西南昌公园机电修理厂,厂长
  1975年 江西南昌五建公司,技术厂长
  1984年 南昌沪东电焊机厂,厂长
  1991年 江西南昌瑞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93年 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创业历程

积聚能量,释放自我

认识舒宏瑞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儒商”,这源自他的博学多才,尤其是对儒家学说深有研究,在学习、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个人的儒雅之气,同时也注定了舒宏瑞先生有别于他人的创业过程。“积聚能量,释放自我”是他人生进步的座右铭,也是他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今天,不仅成为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理念,而且成为沪工人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努力工作,汇报社会的精神。

舒宏瑞先生是学机电出身的,不满二十岁即开始在江西宜黄电机厂工作,70年代初期能在国有企业工作,那相当于拿着金饭碗,令人羡慕。当其他人还在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沾沾自喜的时候,舒宏瑞每天下班后手捧一本书在认真学习和钻研,当时是厂里有名的“书呆子”。但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1971年夏天,某大型工厂变电站一大型变压器突然出现故障,包括舒宏瑞的师傅、师兄在看到这个肚皮可以装纳几个人的庞然大物惘然兴叹的时候,舒宏瑞挺身而出,通过从书本上掌握的知识解决了难题,修复了变压器;还有一次,仍然是这个厂的一台200多千伏电动机出故障,当时请了xx技术维修单位和有名的师傅都修不好,生产一度陷入瘫痪,舒宏瑞勇敢地站出来,硬是把这块骨头啃下来了,修复后的电动机性能如新,很快舒宏瑞就成了厂里和全南昌市有名的技术能手,也因此凭借专业技术在1972年调任南昌公园机电修理厂但任厂长,并在技术领导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

1984年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的创业梦,舒宏瑞毅然放弃手中的“金饭碗”,与朋友合作成立了南昌沪东电焊机厂。这让很多人疑惑、诧异,但舒宏瑞那个志在天下的企业梦想并不为他人知。

创业的道路是崎岖的,由于经验不足、地理位置不佳、国家政策不明朗等因素,创业前期企业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舒宏瑞面对现实,并没有放弃,他深知,创业之路就像他的产品——电焊机,只有不断地吸收、积聚能量,才有可能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1993年,在中国上海青浦区的蒸淀镇成立了华东{dy}家私营经济开发区——富民经济开发区,这在当时是个轰动性的新闻,虽然改革开放也有了些年头,但很多人仍然对私营经济抱保留甚至否定态度,舒宏瑞又作出了在当时有点“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在家乡江西创办多年且已小有成就的公司,带着十几个弟兄开始闯荡大上海!

当时的上海,公有制企业占据着整个市场,很少看到私有企业,而且私有企业被很多人瞧不起或者有种种偏见,甚至社会上有人认为私有经济都是那些下岗职工、无业游民、劳教释放、无法安置就业……等人干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舒宏瑞没有被这些吓倒,反而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和信心。

如今实践证明舒宏瑞当时的这一决定颇具战略眼光。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于93年1月注册成立,在富民经济开发区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在舒宏瑞的带领下开始了从无到有的二次创业过程。资金缺乏是当时面临的{zd0}困难,制造电焊机必须有一些加工设备,一些xx设备至少要几十万元一台,但舒宏瑞没有那么多资金,当时公司最值钱的就是一台折弯机,价值4万元,全部机械设备总价值也只不过30万左右,就是在这样条件下,舒宏瑞真正开始了他的企业腾飞之梦。

93年的中国尤其是沿海城市,经济得到全面复苏,对基础设施、工具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汽车制造、轮船制造、水利大型工程,甚至一些手工作坊,都需要焊接设备。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企业把握市场机会的反应速度,舒宏瑞既抓生产,又搞技术研发,同时负责产品销售,针对公司现状,生产能力、设计能力都相对不足,走大而全的产品路线,周期长、投资大,因此他要求只做一两个品种,把它做好、做精。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到93年5月公司就正式投产了,并在年底就完成了将近300万的产值。以速度取胜是上海沪工创业时的制胜法宝,也成为现在沪工人的行为准则。

93年5月至96年1月,经过不到三年时间,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初始的原始积累,但也越来越暴露出发展的瓶颈:场地限制、地理位置限制等等导致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焊接设备快速增长的需求。而这时,青浦区宏城经济开发区成立,地处城区,交通便利,这极大地吸引了舒宏瑞,他毅然决定再次搬迁,在宏城经济开发区购买了33亩土地,投资数百万元再造新厂。96年5月完成搬迁并投产,当年即完成近千万元的产值,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上至舒宏瑞董事长,下至一般普通员工的心。

事实再次证明了舒宏瑞的英明决策,搬入新厂区的沪工犹如苍龙出海,每年产值以几百万的速度递增,1997年完成产值1800万,2001年完成产值近4000万,是96年的4倍,是93年的13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

上海沪工腾飞了!

质量为根,品牌为本

“品牌是企业对市场的庄严承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为品牌注入新的内涵,保证企业实现对品牌的承诺,从而使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使品xx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舒宏瑞先生对品牌的理解。而“质量为根,品牌为本”也是上海沪工四大价值观之一,产品质量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石。同时,始终坚持质量方针的六个“度”(质量意识有深度、监督检查有力度、科技含量有高度、销售服务有宽度、企业形象有亮度、贯彻标准有长度),为沪工产品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专业电焊机制造企业,沪工所有的产品全部通过国家CCC认证,出口产品通过了CE认证。舒宏瑞清楚地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焊机领域必然向着高效、节能、节材、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在他的领导下,上海沪工自行研发了一系列的高技术含量的逆变产品,2002年公司逆变式直流(脉冲)TIG弧焊机获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证书。沪工的所有产品均获行业推介证书,沪工的产品还获得了上海市名优产品的称号。2004年被上海科委认定为专利“试点企业”以来,公司研发部积极挖掘潜力,查阅大量国内外的专利文献资料,积极申请专利。多项产品荣获国家专利,有三项实用型和外观专利获青浦区实用新型专利奖和外观专利奖。凭借自主创新,沪工焊机在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已连续几年全市销量{dy}。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舒宏瑞坚持质量{dy}经营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他通过采用市场调查、走访用户、树立公司内质量标兵、严格质量奖惩等方式,对职工进行“质量为根,品牌为本”的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起“质量优劣与企业兴衰、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理念,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自觉地以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生产每一件产品。
同时舒宏瑞先生扎扎实实地把企业管理纳入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海沪工始终不渝地把质量放在xx,每个系列产品、每个生产环节,以及每个操作岗位,公司都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制订了作业指导书,并做成卡片摆放在各个工位上,对操作要求、程序和动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新职工上岗,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包括安全生产、质量规范、岗位责任等各项制度,保证产品质量信得过。在连续五年国家11次质量抽查中,被抽查的23种产品全部达标。企业也通过ISO9001和CCC质量认证。

与此同时,舒宏瑞十分重视搞好产品售后服务。把认真做好产品售后服务作为铸造企业品牌的重要环节,以上海为中心,构建了辐射全国的22个销售服务网点,并建立了一系列以用户为中心、人性化的售后服务制度,一旦用户使用公司的产品出现问题,就立即有技术精湛的服务人员上门解决疑难杂症,保证了“沪工”品牌的信誉。“沪工”牌电焊机2002-2003年被评为上海焊接行业名优产品,2005年初“沪工”商标被评为上海市xx商标,2006年公司又荣获“上海xx产品”荣誉称号。

交天下朋友,树百年企业

2002年,舒宏瑞先生高瞻远瞩,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接连作出大手笔,为将上海沪工打造成中国国际电焊机制造基地夯实了基础,为做一个百年企业培育了根基。当年上海沪工被青浦区认定为“小巨人”重点培育单位,也极大地促进了舒宏瑞先生走向更高、更强的决心和信心。

舒宏瑞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和创新,内部力量总是有限的,社会力量是无穷的,如能很好地利用对企业非常有利,并能始终保证企业的技术水平处于{lx1}。因此,2002年上海沪工同华南理工大学进行合作,全面引进产品技术和产品生产工艺方面的创新成果。先后合作研发了:TIG焊13个品种,手工焊3个品种,气体保护焊7个品种,等离子切割机5个品种。这些产品经过2年时间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2004年已经全面投放市场,同时经过市场的严峻考验,此类产品市场销售形势非常稳定。“产学研”相结合让上海沪工在产品技术领域与{sjlx}水平拉近了距离。

2002年舒宏瑞又先后投入2541万元,在厂房、设备、工艺、检测、环保、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造和完善,以国际高标准为要求,努力打造{yl}的厂房、{yl}的设备、{yl}的制造工艺。2002年底,在紧邻厂区东面和北面批租土地60946平方米,投资1100万元新建了两栋近2万平米,可以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大型钢结构厂房;为了改善办公环境,提升企业形象,投资386万元,新建了一栋3600平米,集办公经营、产品研发、性能测试、教育培训、企业文化展示和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大楼;投资12万元,新建了一座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站,有效地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投资120万元,新建一座630KVA配电站和一座供气站,成功的改组改造配电供电系统和供气系统,为规模生产提供了保障;投入120万元,新建了一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静电粉末涂装自动流水生产线,为保证质量提供了良好环境。技改项目创新,为沪工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保障,沪工取得的丰硕市场回报与此息息相关。

上海沪工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舒宏瑞从功能和效益出发,在狠抓硬件更新改造的同时,加强公司运作模式和流程管理控制等软件建设工作,打造集团公司已跃然纸上。

2004年8月舒宏瑞先生成立了电磁线公司,将焊机主要组件(有色金属线)由外部采购转为自主生产,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掌控了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保障了产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4年11月,舒宏瑞以550万巨资全额收购了国有企业上海气焊机厂,承担了该厂全部债务和100多名职工的安置,这也让很多人“看不懂”,因为这家国有企业频临破产,买过来很有可能成为烫手的山芋,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负担。但舒宏瑞认为,上海气焊机厂是一家国有老企业,拥有技术和人才,只是经营机制不适应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落伍。收购气焊机厂,对国家、企业和职工都有利:一是公司增加产品品种,完善了焊割产品系列,扩大生产能力;二是职工能解决就业和稳定社会安定团结;三是保住了国有50多年的品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的多嬴格局何乐而不为呢?现实又一次证明他是对的,现在企业已基本度过了磨合期,开始融为一体,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数控火焰切割机,每套价值20多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lx1}水平,填补了沪工切割产品系列的一项空白,投放市场后获得的了客户的肯定与称赞,市场潜力巨大。

为了便于销售环节的规范运作与管理,舒宏瑞果断做出决定,在2005年5月,成立上海沪工电焊机销售有限公司,使国内销售独成一体,积极更新经营模式,采用有效的经营策略,细分国内电焊机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已走入有序的运营、系统管理经营模式。

舒宏瑞还重视同国外xxxx的交流,并从中提高自己,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998年以来,沪工电焊机制造公司先后与美国林肯电器(Lincoln Electric)公司、米勒( Miller)公司、法国液空焊接公司、意大利Cea公司等国际xx电焊机生产企业建立了联系。通过双向的互访和考察,这些外国企业了解了沪工电焊机公司的规模、产品、技术和管理水平;而舒宏瑞也从考察交流中,开阔了眼界,吸取了营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舒宏瑞先生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因为他知道,海外还有更大的蛋糕。做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性公司时机已经成熟。2003年以对外销售为主的海外部成立,舒宏瑞采取主动出击,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与五大洲各国经销商洽谈合作。为了迅速开拓海外业务,舒宏瑞先生非常重视海外营销团队建设,不断调整海外经营方式,扩大视野,主动出击,稳抓稳打,取得了海外订单源源不断、销量迅猛增长的良好效果。2003年至今,海外销售已经从成立之初的几万元销售额增长为现在的单月100多万美元的销售业绩。2006年初,舒宏瑞又注册成立了上海国际贸易公司,作为专营海外业务的公司。到目前为止,上海沪工已经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阿联酋建立了海外销售分公司,正在酝酿在美国、欧洲、印度尼西亚等地方设立机构,甚至考虑在海外设立“沪工”的制造基地,在海外创立自己的xxxx。这与舒宏瑞先生的愿景和目标是一致的(打造中国国际{yl}的电焊机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基地),让“沪工”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国外客户能用上沪工产品和享受沪工的服务。

这一系列大手笔给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集团)带来的是销售收入飞速增长,04年突破1个亿,05年为2亿,06年完成3亿,07年计划完成4个亿。

面对成绩,舒宏瑞先生本人却十分谦逊和低调。他认为电焊机制造行业人才辈出,上海沪工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做一个百年企业这只能算一个阶段性的小成绩,要把沪工品牌创建成世界品牌、世界xx,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社会责任,奉献社会

舒宏瑞先生始终坚持“取之于民,报效社会”的信念,回顾舒宏瑞先生的创业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dy}阶段:“赚钱”,创办企业之初,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养家糊口,妻子、孩子、房子、车子,就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第二阶段:“争气”,96、97年,私营经济还未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舒宏瑞先生要向社会、政府证明,私营经济也是在为民族工业、民族经济做贡献,解决社会很多人就业问题;第三阶段:“兴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私营经济是{zyx}的经济体制之一,政府不用投入资金、人力,就能对社会有很大的贡献,基于此而兴致盎然;第四阶段:“社会责任”,现如今,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团化公司,对政府要有交待、对市场要有责任、对产品要有保证,同时更多的还要对沪工的职工负责,教育好、管理好他们,为社会、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尽管工作十分繁忙,舒宏瑞还是担任了青浦区政协常委、上海市工商联执委、青浦区工商联副会长、上海市私营企业协会理事和青浦区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等等社会职务,并认真履行了相应的职责。

迄今,上海沪工安排社会就业近千人(不包括离开沪工的人员),对社会的贡献率(包括税收)逐年大幅度增加。此外,舒宏瑞先生还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各种社会活动和希望工程捐款已超过200万元。这是一个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见证,也是先进社会对一个优秀企业潜在的要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舒宏瑞先生的带领下,在打造民族品牌,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繁荣,扩大出口,让世界广大客户享受沪工的产品与服务上,上海沪工必将走上更高、更新、更强的国际化企业之路。

社会担当
  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
  上海市青浦区政协常委
  上海市青浦区工商联副会长
  上海市青浦区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私营企业协会理事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焊机分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焊接协会常务理事

荣誉榜
  2002年获上海市A类财务信用登记证书;
  2002年获上海市青浦区“小巨人”培育单位证书;
  2002年获上海市高新企业认定证书;
  2002-2003年获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证书;
  2002-2003年所有产品获行业推荐证书;
  2002-2003年大部分产品获行业名优产品、上海市市优产品证书;
  2003-2004舒宏瑞本人荣获青浦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05年1月上海沪工荣获“上海市xx商标”称号;
  2006年3月沪工电焊机荣获“上海市xx产品"称号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舒宏瑞_翡翠大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