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测量

计量与测量

古文记载:计量:计算,度量。

《管子·宙合》:“天淯阳,无计量;地化生,无泮崖。” 戴望 校正:“ 丁 云:‘阳当为养。叚借字。’”《佛说月明菩萨经》:“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饶益於世间不可计量,积累功德,欲度一切故。” 唐 沉亚之 《表医者郭常》:“ 常 曰:‘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誉集(一作希售)榷买,计量於毫銖之间,所入不能补其望。’” 明 袁宏道 《答陶石篑书》:“此何异牛肚中虫,计量天地广狭长短哉!”又如:计量标准。

计量的定义: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广义的理解是指有关测量知识的整个领域。计量在历史上称之为“”。随着生产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计量已远远超出“度量衡”的范围。现有长度、热学、力学、 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光学、声学、化学等计量专业,已形成了 一门独立的学科──。

  计量涉及到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试验、国内 外贸易、人民生活等各方面,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

法定计量单位表

  长 度

  名称 厘 分 寸 尺 丈 里

  等数 10毫 10厘 10分 10寸 10尺 150丈

  面 积

  名称 平方厘 平方分 平方寸 平方尺 平方丈 平方里

  等数 100 平方毫 100 平方厘 100 平方分 100 平方寸 100 平方尺 22500 平方丈

  地 积

  名称 厘 分 亩 顷

  等数 10毫 10厘 10分 100亩

  质 量

  名称 毫 厘 分 钱 两 斤 担

  等数 10丝 10毫 10厘 10分 10钱 10两 100斤

  容 量

  名称 勺 合 升 斗 石

  等数 10撮 10勺 10合 10升 10斗

  计量单位比较表

  长度比较表

  1千米(公里)=2市里=0.621英里=0.540海里 1米=3市尺=3.281英尺

  1市里=0.5千米(公里)=0.311英里=0.270海里 1市尺=0.333米=1.094英尺

  1英里=1.609千米(公里)=3.218市里=0.869海里 1英尺=0.305米=0.914市尺

  1海里=1.852千米(公里)=3.704市里=1.150英里

  地积比较表

  1公顷=15市亩=2.471英亩

  1市亩=6.667公亩=0.165英亩

  1英亩=0.405公顷=6.070市亩

  质量比较表

  1千克(公斤)=2市斤=2.205英磅

  1市斤=0.5千克(公斤)=1.102英镑

  1英镑=0.454千克(公斤)=0.907市斤

  容量比较表

  1升(公制)=1市升=0.220加仑(英制)

  1加仑(英制)=4.546升=4.546市升

==========================================================

  测量的概念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食物的量化过程。

  测量的定义

  1.早期的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坐标的学科。

  2.当前的定义:研究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是指使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测量的工具

  长度——刻度尺、

  质量——

  时间——、

  体积——液体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梯级的测量:量筒&量杯。

  要注意

  1)正确读出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

  (2)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4)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数字;

  (5)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精密测量,要注意

  (1)要考虑测量温度及对的影响,和被测工件应尽可能放在同一环境温度中,1m以下不少于1.5h,1~3m的为3h,超过3m时应在4h以上。

  (2) 要减小测力引起的误差

  (3)测量周围环境要求:无震动、无磁场无粉尘等

  测量的分类

  组合测量:如果被测量有多个,虽然被测量(未知量)与某种中间量存在一定函数关系,但由于函数式有多个未知量,对中间量的一次测量是不可能求得被测量的值。这时可以通过改变测量条件来获得某些可测量的不同组合,然后测出这些组合的数值,解联立方程求出未知的被测量。

  比较测量:比较法是指被测量与已知的同类度量器在比较器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被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用于高准确度的测量 。

  零位法:被测量与已知量进行比较,使两者之间的差值为零,这种方法称为零位法。例如、天平、杆秤 、

  偏位发 :被测量直接作用于测量机构使等偏转或位移以指示被测量大小。

  替代法 :替代发是将被测量与已知量先后接入同一测量仪器,在不改变仪器的工作状态下,使两次测量仪器的相同,则认为被测量等于已知量。例如曹冲称象。

  测量的单位

   unit of measurement

  把测量中的标准量定义为“单位”。单位是一个选定的标准量,独立定义的单位称“基本单位” (base unit );由物理关系导出的单位称“导出单位” (derived unit )。

  国际单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1980年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注: SI是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

  目前,国际单位制下7个基本单位:

  长 度 米 M

  质 量 千克(公斤) Kg

  时 间 秒 S

  电 流 安[培] A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

计量与测量的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在表示测量结果时应将测量结果与误差同时标注出来,说明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计量则是为了保证量值的统一和准确一致的一种测量。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准确性和法制性。计量学就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要有:计量单位及其基准;标准的计量、保存和使用;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测量的准确度;计量法制和管理等。

   计量与测量的区别在于下面3个方面:

   1、测量是用已知的标准单位量与同类物质进行比较,以获得该物质数量的过程,这时认为被测量的真是数值是客观存在的,其误差是由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引起的。

   2、计量则认为使用的仪器是标准的,误差是由于受验仪器引起的,它的任务是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计量学把测量技术和测量理论加以完善和发展,对测量起着推动作用。

==============================================================

郑重声明:资讯 【计量与测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