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陷阱——陷阱的解释、逃脱方法,并兼举例分析恋爱_charlie_新浪博客

兴趣的起源:对职业、工作以及恋爱、婚姻的困惑,以及个人优柔寡断的性格,多为人指摘,于是去找了一点关于如何判断、做出选择的东西(比如,行为学)看看,这两天便看到了一个关于“行为陷阱”的概念。

 

一、陷阱的定义、分类和举例

什么是“陷阱”?嗯,这么说,你从事一个很有前景的事情,到后来却变得不那么尽如人意,并且陷在其中,难以脱身。换句话说,你被陷阱“诱捕”了。

 

 

有陷阱和反陷阱的分类,引用学者John CrossMelvin Guyer的话:“当我们进行可能有害的行为时陷阱(作为的过失,sins of commission)就发生了,当我们避免可能有利的行为时则出现反陷阱(不作为的过失,sins of omission)。”前者(陷阱),如难以xx的甜食、喝酒的快感;后者(反陷阱),比如,让人厌恶的宿舍卫生工作(如此房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脏、越乱,我之前就经常这样做。。。),逾期不回的回信(这种情况下,耽搁时间越久越令人尴尬,偶又亲身经历过。。。)

 

举三个常见的陷阱,每一种陷阱都会有相应的反陷阱:

l         无知陷阱(ignorance trap

l         投入陷阱(investment trap

l         集体陷阱(collective trap

 

l         无知陷阱(ignorance trap

一种行为的进行,在短期内有较好效果,但在长期却会造成消极的后果,而行为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未来的负面影响,由此造成短期的愉悦效果和长期的负面影响之间的冲突。

典型的例子,比如吸烟,从短期来说,对于吸烟者是种莫大的享受,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吸烟与肺癌和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再如使用杀虫剂,刚开始时会发现它对于杀死害虫有很好的效果,但随后负面影响接踵而来:1、杀虫剂对其他生物(鸟类、害虫捕食者等)、植被、水域和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威胁;2、害虫容易对使用过的化学药品产生抵抗能力,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虫灾”。

日常生活中,陷阱的例子:无知地食用好吃的甜食或油炸食品,可能在未来几年后导致肥胖或疾病增多;信用卡“先买后付”的便利性和它对长期财务状况的不良影响;当前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的快感与后期感染艾滋病或者非意愿性怀孕的可能性……反陷阱的例子:对目前定时运动(如跑步,反正让你感觉不容易做、看起来不愉悦)的逃避,最终可能导致体质下滑、肥胖和身体免疫能力脆弱。

 

l         投入陷阱(investment trap

指的是过去之投入对你作出选择的影响:以前花费的时间、金钱或者其他资源,容易让人们作出他们本不会作出的选择。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

xx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之前输了n多钱,你想,我先前砸进去了这么大的金钱成本,不能让它打水漂、白白损失呀!于是会继续保持甚至提高对xx(尽管这个先前选择的行为已经被证明是失误)的忠诚度,继续赌,再输,更要赌……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或许不少失败的商业投资项目也与此有关:人们被过去的沉没成本深深套牢,总是倾向于对一个失误行为持续增加投入。再如,恋爱中、工作中面临僵局时。

 

l         集体陷阱(collective trap

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导致集体的遭殃(集体利益的损失,或者最终集体中每个成员利益的损失)。“囚徒困境”就是个例子。

再如生物学家Garrett Hardin提出的“共有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个关于公共牧场放牛的问题:一个放牧部落用一个公共牧场来放养牲畜,起初没有问题,但渐渐地,牛的数量达到了土地承载能力的极限,此时再多放养一头牛,对放牧人自身而言,可以继续带来一头牛的收益,然而对整个牧场而言,却会导致过度放牧(这种过度放牧的成本由部落中所有放牧人共担,但分摊到每个人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个人都想从增加养一头牛中获取收益,结果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悲剧性的结果,牧场过度放牧进而退化,以致再也不适合放牧——最终部落里所有放牧人的利益都遭受损失。

一个集体反陷阱的例子,如Thomas Schilling提出的“床垫问题”:在高速公路上,一个床垫从一辆货车的顶上掉了下来,掉在了车道的中间,问题来了:谁会停下来移开这个床垫呢?通常,答案是,谁也不会。远离该床垫的人们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不会来移开。正在绕过床垫的人们已经等了n久时间,他们现在只想快点绕过它,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最不情愿做的事就是下车花几分钟时间把床垫从车道上移开。而已经绕过床垫的人已不再有动力去挪开它。

 

 

 二、如何逃脱陷阱

    虽然陷阱让人难以逃脱,但它们很少能永远持续。最终,肥胖后的你会更注意xx不良食品、锻炼身体,公司总裁会停止把钱投入到不良项目中,令人不悦的恋爱关系也会解除。但通常,问题不在于陷阱会永远拖住受害者不放,而是回头看时,我们希望能够更早地从陷阱中逃离出来。

针对无知陷阱,{zh0}的办法当然是,了解选择此种行为未来的潜在危害。(好吧,说了等于白说。。。)。

 

那么,以是否谈恋爱和工作选择为例,加以说明。

1、  你说,都到了大学四年级了,该定的也差不多定了,是否该谈谈恋爱呢?怎么滴,

不会连一个喜欢的异性都木有吧。。。。但是,哥,不要光想着恋爱可能带来的各种幸福和解决了长期的寂寞问题所能带来的某种快感,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种偏见似的幻想。。。不妨从可能带来的危害和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精神)分析入手。

一方面,要了解其中的潜在代价和危害,(多去了解了解ta在人群中的口碑和评价,很重要),认真冷静地设想一下,(尤其是时间和精神这两块,money成本是个相对较小的影响因素),要是我跟这位异性同学谈恋爱,我们平日实打实地相处是否会和谐、默契、习惯融合? 比如你们俩要不时一块吃饭,你是否有时间;ta生病了,你得照看;ta这几天心情不好,你学习、工作还能顺心吗(所以若是找了多愁善感的gf, 情绪起伏大,动不动生气或伤心的,估计就有的你受了。。。);她想这个时间去看电影、逛街,你想好好看书、思考、写作;她想结婚,生子,你买房的压力会更大……等等等等。恋爱是一件很消耗精神和时间的事,你在人生最开始的颠簸期是否能承受这些时间和精神上的大量成本?或者,等你有了时间和精力上的充分保证和自信后,再行考虑?(Kao,我又说远、说大了。。。)

另一方面,光设想是没有用的,必须亲身实践!你怎么知道这位同学不能和你默契融合泥?那么,去多跟ta接触、交流、交往吧!,聊天也好,一块参与一些活动也好,如此就必须要和ta有一定的接触和交往积累,所以这便延伸出了我的一个重要观点:结交异性之前要先从普通朋友做起(也便是要有一定的接触时间的积累,具体时间长度,因人而异),因为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全面了解一个人,跟你是否合适,而且也不会显得太唐突。

 

2、工作选择:其实也是两块,1、多了解,{zh0}的办法就是询问在公司内部的员工,{zh0}从刚入职到的新员工到工作5年、10年的老员工都问,这样的消息来得最真切、最有说服力;2、亲身实践,去里面实习,这是考察公司、职位的{zh0}方法了,从某种程度上{dy}种方法也被它包括了(很遗憾 ,我之前实习的两个行业的公司都没让我觉得合适,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针对投入陷阱,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可以解决,就是事先将投入的成本明确化,也就是说,你给自己设定一个投入成本的极限,这个方法不是说一旦达到了这个极限,你就立刻、马上地退出,而是你应该利用这个设定的极限点,作为你重新思考和衡量的时间点,你应该基于对未来的成本—收益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决策,而无论事先已经投入了多少。

“事先将投入成本清晰化”在xx类活动和商业投资项目中显得十分有帮助。

而在以恋爱关系和工作中的不愉快或僵局,或许应该抛去过去的投入成本和积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合适性(这让我突然想到了中日关系,过去不能忘,但是相比之下,着眼未来是更为重要的)。具体心领神会,尤其前者,恐有争议。

 

后补注意点:

1、  这仅仅提供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视角,不可能顾全所有,难免有所失

2、  理性不可缺,但理性的另一面是有失人情和感情,xx的理性人是机械、没有情调甚至没有人情味的,所以要注意有所把握尺度。

3、  不同性别的人考虑角度或有不同,很多考虑的角度难免会受性别影响,未必适用于女性

 本文部分概念和事例引自《决策与判断》(the Psychology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陷阱——陷阱的解释、逃脱方法,并兼举例分析恋爱_charlie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